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征文] 周茗睿 | 博观厚积为基,快速获取为翼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6

主题

125

帖子

19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1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博观厚积为基,快速获取为翼
周茗睿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强调了广泛积累与精准提炼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有人主张快速获取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两种观点貌似对立,实则互为补充。唯有以博观厚积为基石,以快速获取为助力,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博观厚积,是成就人生辉煌的根基。马克思耗费数十年研读经济学著作、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资料,为撰写《资本论》做了大量深厚的积累,最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ZBZY社会的本质。他的成就,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厚重的知识积淀。达·芬奇能创作出《蒙娜丽莎》这样的传世之作,也离不开对人体结构、光线与色彩的深入研究和长期反复的实践。这些事例都说明,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离不开时间的沉淀、知识的积累。正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然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迅猛,知识迭代速度极快,仅靠传统的缓慢积累,已很难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尔·盖茨在创办微软前,不仅广泛学习计算机知识,更时刻把握技术前沿动态,敏锐捕捉行业变革的机会,最终引领了个人计算机的浪潮。中国航天事业也是如此,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整合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些例子证明,快速获取能够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快速获取,决不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而是在牢固的基础上高效吸收、合理整合。正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厚积与快速获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关系。华为公司的崛起正是两者结合的典范。华为长期坚持高投入研发,厚积技术底蕴,同时时刻关注行业前沿,迅速整合新信息、新思想,因此在全球通信领域持续创新、领先。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也是如此。学生既需要系统扎实地学习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又要有意识地训练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博观厚积如树之根基,为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快速获取如枝叶展伸,使我们能更好汲取阳光、适应环境。

  综上所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唯有以博观厚积为立身之本,辅以快速获取之能力,才能既行稳致远又把握先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应变亦难以登高望远。在成就人生和事业的路上,让我们兼修厚积与敏捷,既深耕自我的土地,也展开搏击长空的羽翼,成为既有分量又有速度的时代新人。

  点评:本文结构清晰,论点鲜明,紧扣“博观厚积”与“快速获取”两者关系展开论述,兼以中西事例、名言穿插,论据翔实,论证有力,并注重两者的结合与辩证关系。语言流畅且有文采,整体较为严谨。略有不足之处在于事例选取可再新颖些,个人思考和现实联结略显不足,可进一步加强。(编审:李靓才)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33今日 7299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