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1

[随笔] 古稀之年读《宣言》​

[复制链接]
来自- 山东滨州
来自- 山东滨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264

帖子

27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93
发表于 昨天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滨州


  在古稀之年伊始,我从书橱中翻找出不同版本的《gongchandang宣言》,怀着庄重且虔诚的心境,正襟危坐,反复细读了数遍。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我对自身的“补课”,甚至可说是一种忏悔。过往大多是“被动学习、随声附和”,着实未曾静下心来通读、精读、系统研读,更遑论将其融会贯通、理解透彻。我深知,作为一名信仰者,若仅仅满足于朦朦胧胧、一知半解,这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对信仰的辜负。故而,在步入“老年人新时代”的当下,我拿出“恶补”的决心与精力,细细品味这部经典,越读越觉清醒:《宣言》永远是我们的“政治老祖宗”!诚如恩格斯所言:“不管这个《宣言》有多老,我们认为永远值得一读。”​

  书橱里珍藏着几个版本的《gongchandang宣言》,有些是工作期间发放得来的,有些则是出于信仰与崇敬特意收藏。其中,有几本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最早的一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从村里图书室借回家的。那时,我翻看了开头和结尾,只觉内容晦涩难懂,心生敬畏,尚未读懂便搁置一旁。恰在此时,村里的图书室撤销了,这本书也就阴差阳错地留在了我手中,成了我的“收藏品”,几十年来,我始终妥善保存着。后来,我在外出时又寻觅到两个版本:2016年8月,我参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的“《GCD宣言》纪念馆”,带回了一本1943年由博古译释的版本;同年,我前往大连“红方块集团”编制“红色纪念文案”时,偶然发现了1920年陈望道的译本,不惜放下颜面,百般求情才得以拥有。此外,还有近几年单位发放的“干部读本”。

  回想起从村图书室“借阅而未还”时的懵懂,到辗转各地寻觅珍本时的执着,再到欣然接受单位发放版本的过程,每一个版本的收藏,都标志着我对《宣言》的崇敬之情日益加深,对其认知也在不断转变与提升。然而,若仅仅将这些版本当作摆设,束之高阁,实在是说不过去。此次,我下定决心,要让这些沉睡已久的文本重新焕发生机,将收藏转化为对初心的探寻,力求让泛黄的书页成为叩问信仰的钥匙。​

  经典的魅力在于其常读常新的生命力。从年轻时对《宣言》的崇拜,到一生将其作为信仰的坚守,再到如今古稀之年的“补课”,我将这部“政治老祖宗”的智慧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使其成为观察时代、思考现实的有力工具。这或许就是对“永远值得一读”的最好诠释。在我看来,重读经典并非思想的倒退,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人类文明更为广阔的远方。我们从中获得的并非教条式的结论,而是对世界认知的深刻转变,同时也为自己的政治信仰确立了全新的思考坐标。在此,我想记录下自己的几点收获。​

  《宣言》的广度,再次拓宽了我的视野。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冲破思想的重重枷锁,创作出这部划时代的巨著《GCD宣言》,这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它开辟了GCD人的精神家园,高高擎起了全人类解放的光辉旗帜。真理的光芒,跨越时空的界限,从欧洲大陆诞生,一路播撒到神州大地。从英译本、俄译本,到第一本中文译本的艰难辗转,其影响力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从“七篇序言”中可以看出,凡是有《宣言》出现的地方,都吸引着全球各地人们的敬仰与追寻。在我国,陈望道翻译《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这甘甜的真理,坚定了一代代中国GCD人的信仰与初心,指引着一次次中国革命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她激励着最初的中国GCD人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奋起;如今,她继续引领着中国GCD人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带领中国人民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阅读《宣言》,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建与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拓宽了政治视野。​

  《宣言》的温度,让我深感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宣言》绝非历史博物馆中仅供展览的文物,也不是书橱里的装饰品,而是能够让世界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碳”。特别是当读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句话时,仿佛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就站在眼前,他们用澎湃的激情呐喊出心中的坚定信念,让人热血沸腾!就我个人而言,加入党组织已有40多年,却从未真正精读《宣言》,更未曾对照经典审视自己的初心,实在是一大憾事。此次研读之后,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显著提升,更真切感受到了《宣言》所蕴含的温度。由此,我对自己的选择深感无悔,也倍感骄傲。当然,我也深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宣言》的厚度,让我明白理应终身学习。《宣言》绝非简单的历史事实与过程记录,其中无时无刻不闪耀着与时俱进的真理光芒。《宣言》基于科学原理,紧扣时代脉搏,观照世界发展,其理论突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与发展路径,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这是我阅读后的深刻感悟。《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事实上,《宣言》带给我们的指导意义远不止于此,其方向与原理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正如后续序言所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例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maozedong思想、dengxiaoping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宣言》思想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崭新形态。《宣言》为我们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新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这便是《宣言》的深厚内涵与强大力量,值得我们终身崇敬、终身学习。​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我在晚年才深入细读《宣言》,但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对无限真理的追寻中,有所认知、有所醒悟,始终跟随《宣言》指引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党员而言,便是最大的教育意义所在。​

回复 来自- 山东滨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滨州

来自- 湖北
来自- 湖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主题

956

帖子

793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7939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
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32今日 7387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