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征文] 李丹 | 以奋斗之力,破躺平之境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3

主题

122

帖子

19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6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以奋斗之力,破躺平之境
李    丹

  生命如奔腾的江河,或激荡如海,或平静如湖。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却愿逆流而上。奋斗与躺平犹如两条平行的铁轨,承载着不同的人生选择。正如孔子所言:“志在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随波逐流,而在于逆流而上,让奋斗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奋斗是生命的力量,是精神的脊梁。自古以来,凡是成器者无不以奋斗为舟,在时代的洪流中破浪前行。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这种正气正是奋斗精神的写照。岳飞的精忠报国,辛弃疾的笔耕不辍,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们都以一生的奋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即便生命如此渺小,也要以奋斗之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

  而躺平,则是精神的懈怠,是生命的沉沦。《菜根谭》有言:“镜中养出端倪来,动处不失闲趣味。”但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强调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若将“躺平”视为人生的常态,无异于自甘堕落。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躺平之风,正是心中之贼;它让人失去奋斗的勇气,丧失向上的动力。久而久之,躺平之人只能在平庸中消耗生命,逐渐失去精神的光泽与价值。

  奋斗与躺平,表面上是两种生活态度的选择,实则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知。大禹面对滔天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与担当”。他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安逸与享乐,而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的选择,不仅是对自然灾难的对抗,更体现出对奋斗精神的深刻理解。而庄子笔下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则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独立。庄子的“躺平”,并非对生命的轻视,而是对世俗名利的反思。无论是大禹的奋斗,还是庄子的超然,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追问。

  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奋斗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胸怀天下的担当,正是奋斗精神的最高境界。唯有以奋斗之力,才能肩负家国天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点亮时代的火炬。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更应以奋斗之光照亮前路。纵使“躺平”一时流行,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终将被时代的巨浪冲散。让我们以奋斗之姿,在时代的激流中破浪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真谛。正如李白《行路难》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唯有以奋斗之力,破躺平之境,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印记。


  点评:本文结构清晰、论据丰富,通过历史人物与名言增强说服力,紧扣“奋斗与躺平”主题,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但局部论述与引用略显堆砌,个别段落论证层次稍显单一,缺乏深入的现实例证。整体仍是一篇立意高远、文采兼备的议论文。(编审:李靓才)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41今日 7266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