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788|回复: 1

[征文] 杨金涵 | 感受精神归乡,寻找生命意义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主题

110

帖子

18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李靓才 于 2025-4-25 19:24 编辑

感受精神归乡,寻找生命意义
杨金涵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为物质追求和外在忙碌,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与精神滋养。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言:“人类所有的不幸都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不能安静地独处一室。”因此,我们更应重视精神归乡,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纪伯伦的这句话准确描述了当代人的状态。陶渊明曾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感叹,如今我们在房贷、车贷的压力中,也渐行渐远。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逆境中从容的心态,正是现代人所缺。我们着急前行,忘记欣赏沿途风景,不断积累物质,却让心灵荒芜。正如海德格尔所警示:“最令人担忧的不是世界的喧嚣,而是人们不再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中国古人早已重视内心的滋养。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强调通过自省净化心灵;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指出万物的价值判断皆源自内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人生,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主动选择精神回归。西方思想家同样重视内心世界:梭罗《瓦尔登湖》以生活实验追求觉察与宁静,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提醒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不在外在积累,而在内心充实。

  林语堂提倡生活的艺术:一杯清茶、午后小憩、夜晚静读,都是滋养心灵的良方。丰子恺所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村上春树则通过跑步实现精神的修行,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跑步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精神的修行。”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要学会暂停。仿效李白的洒脱,王维的从容,学会在忙碌中保持宁静,在物质中滋养心灵,就能如苏轼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宁与满足。

  让我们为自己保留片刻精神归乡,在内心净土审视得失,安顿灵魂。唯有如此,方能拥有丰满而完整的人生,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点评:本文结构清晰,名言警句与古今中外例证交融,层层递进地探讨了精神归属的重要性,富有哲理和文学意蕴。论据多样,能引发共鸣。略有部分句式或内容稍显重复,可适当精炼。整体表达真挚恳切,是一篇富有思想深度和时代感的随笔。(编审:李靓才)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江西
来自- 江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4

主题

1万

帖子

27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8172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
点评:本文结构清晰,名言警句与古今中外例证交融,层层递进地探讨了精神归属的重要性,富有哲理和文学意蕴。论据多样,能引发共鸣。略有部分句式或内容稍显重复,可适当精炼。整体表达真挚恳切,是一篇富有思想深度和时代感的随笔。(编审:李靓才)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江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18今日 7236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