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8 14:1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站长
  
- 积分
- 202568

|
发表于 2025-3-26 2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卖糖担》是一篇充满怀旧情愫的散文,通过对童年记忆中卖糖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与人情温暖。文章以“老时光、慢生活”为基调,通过对卖糖担的回忆,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人性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1. 怀旧与温情的主基调
文章开篇以“老时光、慢生活”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怀旧情愫的世界。卖糖担作为童年记忆的象征,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卖糖担的吆喝声、拨浪鼓声、以及村民们围拢过来的场景,都像“发黄的照片”一样,既真实又温暖。这种怀旧情愫贯穿全文,使文章充满了温情与感伤。
2. 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
作者通过对卖糖担的细致描写,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卖糖担的箩筐、小百货、麦芽糖,以及卖糖担人的外貌、动作、语言,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卖糖担人“不急不躁的话语”和“浓重的温州腔调”,赋予了人物鲜明的个性与亲切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卖糖担的真实存在,也唤起了对那个时代的生活记忆。
3. 人性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文章通过对卖糖担人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尽管村里的大人们常说“温州人头发空心”,暗示他们精明、会算,但在作者眼中,这位卖糖担人却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的典范。作者通过对卖糖担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人性善良的肯定,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温州人的误解与偏见。这种对人性与时代变迁的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与哲理性。
4. 卖糖担的象征意义
卖糖担不仅是童年记忆的象征,也是那个时代乡村生活的缩影。卖糖担人走村串户,不仅带来了小百货和麦芽糖,也带来了外界的消息与交流。到了八十年代,卖糖担的货物从麦芽糖变成了海产品,吆喝声也随之改变,这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卖糖担的消失,不仅是一个职业的终结,也标志着那个“老时光、慢生活”的结束。
5. 情感的真挚与共鸣
文章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卖糖担人的深切怀念与关心:“我还想听一听他那不急不躁的话语声呢!”这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与共鸣。卖糖担人不仅是一个卖糖的小贩,更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形象与声音,早已深深烙印在作者的记忆中。
6. 语言风格与结构安排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叙述流畅,既有对细节的细致描写,也有对情感的真挚表达。结构上,文章以卖糖担为线索,从童年记忆写到时代变迁,最后以对卖糖担人的怀念收尾,层次分明,情感层层递进。这种结构安排使文章既有叙事的连贯性,又有情感的深度与张力。
这是一篇充满怀旧情愫与人性思考的散文,通过对童年记忆中卖糖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与人情温暖。文章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卖糖担作为童年记忆的象征,承载了作者对“老时光、慢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唤起了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共鸣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