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7-13 10:08 编辑
《自由写作,快乐朗诵》(下) 孙志刚
4:创作的自由及收获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面的文字,纸质的作品,越来越变得游离大众目光之外。且推广之势有弊端,更令人担忧。而新型的自媒体及宽泛的创作理念,来势如潮,风起云涌。对于创作者本身,如何在潮流中岿然屹立,且自保一片清流,也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拷问。
我退休后,便把自由写作和快乐朗诵当作生活的精神支柱。积极的投入其中,将日常生活的点滴,以自己的目光透视它的真谛。也以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及痴迷,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掘它,感悟它,咏诵它。对社会的认知,对制度的肯定,对国家的信赖,文字与诵声交融互动,生成一曲曲动听的和谐乐章。
我根据对季节变化的理解,将大自然与人文思想,社会变革相融合,在前几年创作了四季交响系列之《春之声》《夏之花》《秋之韵》《冬之梦》,而且用视频结合音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赞人颂国,吟山叙水,美诵天籁,可心悦生。
我还在张家口崇礼举办冬奥之际,创作了《冬奥畅想》《冬奥之光》等冬奥朗诵作品。我的家乡能够举办如此的体育盛会,它不仅代表了我们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是这块古老的土地重新焕发青春朝气的象征。所以,我的这些作品,也经常在网络平台以及庆祝活动中频频采用,亮相舞台。小小的作品,能为伟大的盛会做星火点缀,其乐无比。
5.朗诵的日常
我是较早涉足朗诵艺术门类的业务诵者,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我为朗诵的美好,我为朗诵的未来,愿意投入精力,愿意不辞辛劳,愿意创新实践,愿意探讨更新。
在退休后的八年里,我自己创作了许多适合朗诵的诗文。如:歌唱家乡的有《古城冬恋》赞美爱情的有《那片白桦林》歌颂党和祖国的有《党啊,我想为你唱支歌》《中国,我为你骄傲》展望未来的有《留给未来》唱赞四季的有《秋天,你是一首丰收的歌》《春之歌》推崇人性的有《一百岁生日》
尤其是我八年前,自己编程的朗诵教案20集《朗诵杂谈》,至今,仍被运用于我在老年大学的教学当中,真是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用心做的事情,实在是天赐的恩宠。
上述这些作品,几年来,广泛的在社会文化活动中,被采用,被宣传,或独诵或合诵,极大的丰富了朗诵内容,也为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精神赞助。我身在其中,虽辛苦有加,但累且快乐着。
6.最近的写作和朗诵计划
我几乎每天都在写诗,但水平有限,平常遇事睹物,只要有感,随意而就,几分钟出诗,不顾结构,不按条理,无深度也没厚度,确实拙。真的要写些高质量的诗文,那一定要深思熟虑,布局得当,意蕴皆佳。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安排。
倒是有关朗诵方面,有此考虑。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很多,演出机会不少,提前打造作品,即是准备,也是义务。积极的配合做好工作,都有其实际意义。我打算打造一个多人合诵的作品,再为自己加一个独诵的任务。二者都是歌颂英雄,缅怀历史,树立民族精神,提倡爱国主义,为正义呐喊,为英雄赞美,义不容辞。
说到朗诵,给人的感觉大多是一种由好声音读的文章,生动且有味。其实不然,我觉得朗诵虽很小众,但真正从艺术的角度理解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成为一个令人称赞的诵者。
我是一个提倡上台表演的诵者,觉得这种艺术的呈现,一定要把你的真实的自我展示出来,有身影,有声音,情感凸显,一览无遗。至于那些躲在后面,做个短视频,欣赏自娱,而且更怕上台,怕见观众的朗诵,不敢苟同。我们用声音诠释作品,不光是以声音打动人,而且,它包括了许多艺术成分在里面。所以,我一直觉得做为诵者,以自己的感情投入,理解作者的主题深意,把用声音二次创作后的作品,以飨观众。真正的诵者,没有千遍次的锤炼打磨作品,无法做到心中有数,自信满满。
7.朗诵作品的初衷与创作
在我中学时代,曾经接触过诗人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诗集,并为这首绵长宏大而激情澎湃的长诗折服。每年的学雷锋日,又见诸多的义工服务项目遍及城市角落。于是,在我心里就想把《雷锋之歌》长诗,作为朗诵作品尝试一下,以此奉献社会,也算为学习模范,提倡为人民服务,尽微薄之力吧。2022年9月,我们秋韵诵读班几十人的大型合诵美篇,终于面世。作品大气恢宏,诵音悠扬,既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也充分体现了秋韵诵者的集体意志。作品通过微信平台等自媒体传播宣传,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影响巨大。
我还是在中学时代,被诗人蒋光慈的长诗《写给母亲》所感动。那些革命者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红色思想的追求,今我敬佩,今我仰慕。也因此,我在2023年11月,以秋韵诵读班最佳阵容,完成了大型朗诵节目《写给母亲》。作品厚重且深沉,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先行者们,不负青春年华,投入革命洪流,游子有梦,赴死舍生。作品一经展示,好评如潮,立意高远,创意新颖,实为业界佳品。
2024年7月,我对央视推出的视频大作《何以中国》情有独钟,认为它诵读有价,可谓珍品。于是便组织了秋韵团队,经过历时两个月的攻关,八个小组的精诚所至,大型朗诵作品音视频展示《何以中国》告罄。浩荡史迹,洋洋洒洒,寻根问祖,子来何方?我们是炎黄子孙,不忘来路,初心不改,方得始终。朗诵,让人心静待世,更让人识得自己。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