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8-11-29 22:5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版主
 
- 积分
- 22319
|
《龙津风雨桥》(外四首)
四百三十三年了, 杉木的关节仍含着 舞水的蓝。 那些斜穿的暗语, 在卯眼里 长出新的年轮。
青石舰墩切开烽烟时, 弹片在檐角 凝成琉璃的鳞—— 被炸碎的夕照, 总在酉时 准时拼回完整的桥影。
商旅的铜铃沉在廊柱的皱纹里, 长虹寺的钟声 将散落的茶香 织成云锦。 八角亭的飞檐 称量过多少晨昏? 而老墨师的墨线 仍在丈量 未完成的苍穹
《抗日受降坊》
青石里沉着的, 不是霜, 是未拆封的 一九四五年八月。
四柱三门, 以骨折的姿势, 托住 低垂的云层。 ——它们比羽毛更懂得 如何称量 投降书的重量。
当鸽子剪开薄雾, 坊角的铃铎, 突然摇响 八十粒 未锈的寂静。
《侗乡鼓楼》
她站在明山褶皱里, 用榫卯的暗语, 将风雨编成经纬。
杉木的骨节咬合, 比誓言更沉默—— 不借一颗铁钉的锋芒, 只以年轮的密码, 支撑整片侗乡的天空。
鼓声沉下去时, 瓦檐接住坠落的星子, 替流浪的云, 守住归家的路。
月光浸透她的关节, 每一道凹槽里, 都蓄着 未说出口的, 那舞水河的传说
《芷江天后宫》
青石阶上, 乾隆年间的月光仍未干涸—— 福建客民带来的潮声, 在飞檐的曲线里 凝结成 一粒未融的盐。
戏台的锣鼓沉入地脉, 观音的净瓶 接住舞水河 漂来的所有黄昏。 而财神袖中的算珠, 至今还在细数 廊柱上 渐渐模糊的船号。
最锋利的是那方山门: 用整块乡愁雕刻的 妈祖目光, 将二百七十年的漂泊 削成 一片薄薄的 可以透光的 故乡
《㵲水河》
四百年的月光浸透榫卯, 㵲水在杉木纹路里迂回—— 那些被"几"字型河湾 反复誊写的族谱, 总在子夜 浮出青石桥墩。
屈原遗落的芷草, 仍在河滩辨认 西汉的云影。 而侗歌里游动的银饰, 是未凝固的 沅水支流。
远征的马帮铜铃 沉入明代驿道的石隙, 偏沅巡抚的官印 化作河床底 一枚温润的卵石。 龙津桥的每一道木纹, 都在续写 川黔滇三省的 月光条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