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人来 于 2025-10-1 13:11 编辑
国庆遐想
文/岸柳
这节日不同于中秋。中秋向内,是月下私语,桂香入酒;而国庆向外,是山河远阔,万众同声。秋日里这两个佳节,一个关乎风月,一个关乎风云,一个教人缠绵,一个令人振奋,恰好将中国人的性情,都占全了。 我独自沿着湘江风光带慢慢行走。大道两旁,红旗如海。那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秋日澄澈的蓝天下,迎着风,猎猎地响,像一片片跃动的火焰,又像一阕阕无声的乐章。路灯的杆子上,也挂着整齐的国旗,一路延伸过去,便成了一条红色的河流。这红色,看久了,心里便生出一种肃穆的、温热的感动来。它不是闺阁中女儿家的胭脂红,也不是春日里花朵的娇艳红,它是一种厚重的、有分量的红,仿佛沉淀了太多的岁月与故事,每一丝纤维里,都织进了风雨、热血与荣光。 路上的行人,也似乎比平日多了些从容与喜气。有牵着孩子手的年轻父母,指着国旗轻声讲解着;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穿着整洁的衣裳,慢悠悠地踱步,眼里是一种饱经沧桑后的恬淡与满足。远处广场上,传来一阵阵悠扬的乐声,也许是哪个团体在排练庆祝的节目。走近一看,原来是爱好乐器的退休老人们聚集一起,演奏欢度节日的乐曲。放眼望去,这景象,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平日里是爱清静的,此刻身在这喧闹中,却并不觉得烦躁,反而感到一种踏实的安稳。这安稳,便是“国泰民安”四个字最平实、最动人的注脚。 我的思绪,便不由得飘得更远了些。我想起父辈他们曾与我讲起过去的艰难岁月。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风雨如晦。国庆于他们而言,或许更多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守,是于漫漫长夜中对一丝光明的殷切期盼。他们所想象的“未来”,大约就是我今日所见的这般模样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国庆。从曾经的筚路蓝缕,到今日的锦绣繁华,这其间,是多少人默默的奉献与牺牲,才将这片土地,浇灌得如此丰饶。 我又想起古人。他们虽无“国庆”之名,却也有家国之思。“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陆放翁的执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文天祥的气节。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他们所求的,不也就是一个河清海晏、国祚绵长的盛世么?如今这盛世,如他们所愿了。我们今日的欢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古往今来所有为国为民者的一种告慰与回答。 不知不觉,已走到一片开阔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来,暖洋洋的。一群白鸽扑棱着翅膀,从红色的楼宇间飞过,在蓝天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我看着这安宁祥和的景象,心里忽然充满了感激。感激这个国家,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感激这个时代,承平已久而奋发向前。 这国庆的秋日,于我,便不只是假日,而是一次沉思,一次回望,更是一次积蓄力量的远望。那满街飘扬的中国红,是写在大地上的最美诗行,无声,却震耳欲聋。 2025/10/01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