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湖南怀化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8 14:1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站长
  
- 积分
- 213733

|
两则游记,以质朴详实的笔触记录了一次户外徒步的双重体验,在登山者的汗水和喘息中,交织着自然壮美、人文观察与生命哲思。作者以“行”为骨,以“思”为魂,在攀登与休憩的节奏中揭示了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复杂心境。
《登齐云山记》如同一部微型纪录片:从皮卡车的颠簸惊险、山路上的励志布条、无人机与卖水人的现代性对照,到玛尼堆前的暗祷、智障小贩的生存艰辛——作者不仅捕捉了山川的巍峨,更凝视了人间真实的褶皱。文中对水泥阶梯“偷工减料”的忧虑、对帐篷经济侵占古寺的观察,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现实关怀,使游记超越了单纯的风景描摹。
而《仙缘桥》则更像一幅文人水墨,在疲惫与坚持中氤氲开精神的超脱。引用东坡“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之语,将一次体力不支的窘境升华为“熟歇”的人生智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进退皆宜”的生命美学。结尾诗作“心穷空傲世,高低与己争”,巧妙呼应了前文对高度与难度的讨论,最终将对外在山峰的征服,转化为对内在本心的观照。
两则游记一实一虚、一张一弛,共同构建了当代户外文化的双重镜像:我们既渴望征服自然证明存在,又需要停下脚步安顿心灵;既陶醉于科技带来的便利(无人机、帐篷酒店),又为最原始的生存挣扎(卖水人)而动容。这正是现代徒步者的真实悖论——我们以消费主义的方式逃离消费主义,用精心规划的冒险寻找意外,而作者诚实记录了这种矛盾,并与之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对楹联的品评、对古文的化用、即兴赋诗的习惯,延续了中国传统游记“以文载道”的基因,在智能手机与无人机时代,依然保持着文人行走天地的风骨与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