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伐木丁丁 于 2025-8-31 21:49 编辑
编者按:苏家澍以《剑器近》祭南岳忠烈祠,上片“红叶”“翠柏”绘血色山河,“号声咽”直透生死;下片“金瓯铁”“凌烟阁”承千秋史页,结以“凌云剑气”,英魂与山河同热。全词声律铿锵,意象苍劲,读罢如闻凯钟长鸣。
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衡阳南岳衡山香炉峰下。四周青山拱卫,两侧翠柏肃立。 1938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衡山召开“南岳军事会议”。参会的一些将领提到,抗战以来激战频仍很多阵亡将士不及掩埋。蒋介石采纳众议,决定由政府拨款外加社会赞助,组织修建烈士公墓。因战事紧张等因素影响,公墓1940年9月才得以动工,1943年6月竣工。当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6周年之际,南岳忠烈祠落成,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名殉国将领首批入祀。 忠烈祠共有19座大型烈士陵墓,墓葬分布四周,庄严肃穆,祠内有殿宇、石雕炮弹等景观。纪念碑形如五颗直指蓝天的巨型炮弹,象征着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决心。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享堂设有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 1996年11月20日,南岳忠烈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12月,南岳忠烈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缀红叶,拥翠柏、霞披陵阙。伴循柏松参谒,缅忠烈。号声咽,马革裹尸生死别。拼将一腔鲜血,唤鹈鴂。 碑碣,续千秋史页。沧桑窅窅,八十载、铸就金瓯铁。而今欣喜慰忠魂,绘凌烟阁图,悼国殇众英杰。九霄澄澈,丽日辉煌,奏凯钟声激越。凌云剑气丹心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