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2-18 19:17
 |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安监部   
 
	积分21902 
 | 
 
| 【编者按】才欣赏完,读罢甚觉沁人心脾。文章不疾不徐,娓娓动听,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欣赏,欣赏他人要跳出“自我中心”的框架,为他人的闪光点鼓掌;欣赏生活中的琐碎,慢下来,别匆匆赶路,会发现生活中的诸多美好都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脆弱,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活的轻松愉快。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温婉,没有空洞说教式的大话,而是告诉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大的格局,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这样生活就会处处充满阳光。(清秋丽影) 
 
 我们要学会欣赏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有人盯着镜面的划痕唉声叹气,有人却能仰头接住棱镜折射出的、散落在空气里的七彩光斑——这截然不同的视角,藏着“欣赏”二字的魔力。它从不是对缺憾的刻意回避,也不是盲目乐观的自我安慰,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命姿态:以温柔为滤镜,在平凡中打捞珍贵;以包容为标尺,在差异里看见美好;以接纳为底色,在自我审视中汲取力量。
 
 欣赏他人,是打破壁垒的温柔对话
 
 我们总容易陷入“比较”的漩涡:看见同行的成绩,先下意识找“运气成分”;听到朋友的见解,第一反应是“我早就想到了”;面对同事的方案,目光先落在不够完善的细节上。可真正的欣赏,是跳出“自我中心”的框架,像观察一朵花那样看待他人——不因为玫瑰有刺就否定它的馥郁,不因为茉莉娇小就忽略它的清香。
 
 想起曾在项目组里遇到的前辈,我总因自己的方案不够成熟而忐忑,她却总能在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旁,用红笔圈出“这个数据对比很直观”“这个案例选得很贴合用户”。那些被看见的细碎亮点,没有让我忽视不足,反而让我有了修正的勇气。后来才明白,欣赏他人不是“矮化自己”,而是承认“世界上有多种优秀”:有人擅长雷厉风行的决断,有人精通细致入微的打磨;有人能在喧嚣中引领方向,有人能在沉默里筑牢根基。当我们学会为他人的闪光点鼓掌,不仅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的暖意,更能让自己从“挑剔”的窄巷里走出来,在彼此的光芒中拓宽眼界,形成一场双向滋养的对话。
 
 欣赏生活,是在琐碎里种满诗意的智慧
 
 工作日的清晨,总有人被闹钟惊醒后烦躁地抱怨“又是要挤地铁的一天”,却忘了推开窗时,风里带着的、刚抽芽的樟树清香;加班到深夜的归途,总有人盯着手机里的未读消息焦虑叹气,却没注意路边小吃摊的灯还亮着,老板笑着问“要不要来份热乎的馄饨”;周末的雨天,总有人窝在沙发里吐槽“又不能出门了”,却忽略了雨珠敲在玻璃窗上,像在写一首细碎的诗。
 
 生活从不是缺少美好,而是我们常被“功利心”裹挟着匆匆赶路,忘了慢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就像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生活:“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份惬意,不是因为西瓜多稀有,而是因为他愿意停下脚步,欣赏“剖瓜”这个简单动作里的烟火气。欣赏生活,或许就是在上班路上多留两分钟,看看晨光如何给写字楼的玻璃镀上金边;是在买菜时多和摊主聊两句,听他说“今天的青菜刚从地里拔的,甜得很”;是在睡前花一分钟回想,今天有没有一件小事让自己忍不住弯起嘴角。这些细碎的瞬间,就像散落在日子里的星星,攒得多了,便能照亮整个平凡的夜空。
 
 欣赏自己,是与自我和解的勇气
 
 我们好像总对自己格外苛刻:照镜子时,先看见眼角的细纹、不够挺拔的鼻梁;写方案时,反复纠结“这里会不会太幼稚”“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水平”;回望过去时,总盯着“要是当时再努力一点就好了”的遗憾,却忘了自己曾咬牙熬过的那些难眠的夜,曾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倔强,曾为了一个小目标反复修改细节的坚持。
 
 想起一位画家朋友,她曾因自己的画风“不够主流”而陷入自我怀疑,甚至想过放弃画笔。直到有一天,她翻到自己大学时的画作——那时的线条虽然生涩,却满是大胆的创意和鲜活的情绪。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盯着“不够好”的地方,却忘了欣赏“独一无二”的自己:她的画里,总带着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能把街角修鞋匠的专注、巷口老奶奶的慈祥,都藏在色彩里。后来,她带着这份对自己的欣赏继续创作,反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欣赏自己,从不是盲目自大的“自我吹捧”,而是清醒地看见自己的价值:承认自己有短板,但也知道自己有别人替代不了的长处;接受自己会犯错,但也肯定自己从错误里成长的勇气;允许自己偶尔脆弱,但也记得自己曾咬着牙跨过的难关。当你开始像欣赏朋友那样欣赏自己,便会拥有一份不卑不亢的底气——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也不用因外界的评价而摇摆,只是稳稳地走在自己的轨道上,成为自己最坚实的支撑。
 
 学会欣赏,其实是学会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温柔相处的方式。它让我们在看待他人时,少一分挑剔,多一分包容;在面对生活时,少一分抱怨,多一分热爱;在审视自己时,少一分苛责,多一分接纳。当欣赏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发现:原来同事的批评里藏着善意,原来雨天的路上能遇见彩虹,原来自己早已比从前更勇敢、更优秀。而这份被欣赏滋养的心境,会像一束光,不仅照亮自己的路,也能温暖身边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