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8-28 12:12 编辑
编者按:轻轨穿楼不过一瞬,作者却把它写成时空隧道:云端列车与红色《挺进报》叠影,网红打卡与先烈呐喊同场。山城魔幻,实则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嘉陵江水墨未干,陈然墨迹犹温。读罢如乘巨龙掠空,俯仰皆山河,胸中鼓荡红岩风雷。
重庆李子坝清秋丽影
自2019年东北之行后,因受三年疫情影响,很少乘机外出旅行。今夏有暇,想到西南贵州看一看,故8月4日出行途中转机重庆,故顺便驻足一观。
重庆,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伟大的红岩精神曾经鼓舞着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最终取得伟大胜利,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状况,决定游览一下山城。
落地后的第一站便是李子坝。李子坝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畔,历史上因该地曾有大片李子树而得名,而今因轻轨穿楼奇景而成为网红打卡地。
站在地铁出口等待轻轨的当儿,举目望去,李子坝周边可谓玉宇琼楼、鳞次栉比,滔滔不绝的嘉陵江,在烟雨朦胧中,像一幅水墨丹青,展示着她的妖娆与妩媚。江面上笔直的大桥将东西两岸连接在一起,川流不息的车流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富足。
一会儿轻轨到站,便乘其向李子坝楼驶去,端坐其中如一条巨龙在空中腾飞,真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感。刹那间便穿楼而过稳稳停靠在李子坝楼内,让你瞬间体会到楼与轻轨共翩翩,云影天光共徘徊的极致场景。直叹高科技引领新时代,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便捷无处不在。
6~7楼是轻轨运行的主要通道和站点。下车后,一个书有红色大字“我在重庆李子坝”的背景墙,赫然在目,游客们争先恐后在此拍照,我也不例外。侧转身,方形支柱上黑色字体“李子坝”也醒目可见,另一块如轻轨运行不同颜色组合而成的“李子坝”字体墙,同样别具一格。让你处处感受到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最具魔幻的立体交通景观!其霸气、威风、雄浑不仅昭示着重庆豪迈的气势!更彰显出中国高大威猛之气概!
站内同其他地铁出口一样,商业氛围十分浓厚,有“重庆文创店”“李子坝民俗文化馆”“财神殿”“重庆地标美食店”等等,走廊店内人流如织,欢声笑语。唯一不同的是在本就不大的地方专门辟出一间“巴渝旧闻展”,很是独特。
展馆外还塑有两座半身人物雕塑及简介,端庄严肃之态令人肃然。左面叫宋育仁(1857~1931),四川富顺人,1897年在重庆创办了四川近代史上第一家具有改良倾向的旬刊《渝报》。右面一位叫卞小吾,1904年9月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报纸《重庆日报》,两座雕塑中间为2005年初夏一位八十三岁的牛姓教授撰写的“序轻轨车站旧闻展”,其最后两句为“入境问俗,人情之常,旧闻俻检,服务周方,因为序”。
信步入内,墙上贴满了已然发黄的旧报纸及图片,有中华民国时期的《嘉陵江日报》《大众晚报》,有卞小吾创办的《重庆日报》首刊,有1947年7月创刊的《挺进报》,有1949年10月2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人民日报》以及1891~1954年巴渝开埠六十年来大事记等等。特别是那份由陈然等革命烈士创办的《挺进报》,尤为惹眼,它是一份在GMD统治下的重庆而秘密发行的党中央机关报,为传播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揭露敌人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抗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把火炬曾经照亮了黑暗的夜空,又像一支嘹亮的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白色恐bu下勇敢战斗,至使敌人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当今,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怎能忘记这些革命先烈呢!所以,在这人流如织,美丽如诗的李子坝站,开辟这样一个旧闻展,显得是尤为重要!
在千丝万缕中,随着人流下到一层,便是宽敞的重庆轨道游客服务中心,大门前便是宽宽的街道,滨临嘉陵江,在岸边也即大楼前有一不大的小广场,这里是轻轨出入楼的最佳观测点。每当轻轨入楼的刹那,广场上顿时掌声雷动,喜气云腾,拍照的、欢呼的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2025.8.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