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6

[随笔] “冷书”不冷亦有温

  [复制链接]
来自- 山东
来自- 山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276

帖子

30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9
发表于 前天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鲁文可 于 2025-8-21 21:23 编辑

                                                     “冷书”不冷亦有温

                                                                    ——拾读《黄帝四经》《关尹子》等随记

  自打退休后,我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向往:拜读中国古典,补些传统文化。这或许是匆忙走过半生后的回望,在阅读中补课增知并消遣;或许是阅尽人间沧桑后,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出的新生机;又或许是作为“新时代老年人”,在经典文化中寻找立命根基与精神皈依。总之,这几年我对读古书格外投入,多以国学经典为主,尤其偏爱思想性、文史哲类著作。在读完部分“经书”“诸子”后,又拾读了几本“冷书”——就是那些不热门、少有人关注,甚至对我而言“闻所未闻”的书,如《黄帝四经》《关尹子》《鹖冠子》《尸子》等,断断续续通读了两遍。读后方觉:“冷书”不冷亦有温,细品之下,同样益于身心。

  这里先记下我对这几本书的轮廓认知,也算加深记忆。依我浅见,这几本均为古代子部典籍,虽分属不同思想脉络、各有特色,却也大同小异:多以道家思想为主干,以“道”为宇宙本原,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与规律。《黄帝四经》称“道生法”,认为“道”是法律与秩序的终极依据,可谓“法道合一的治国圭臬”;《关尹子》言“道在天地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强调“道”的无形与遍在,被称之“文始真经的心灵修行”;《鹖冠子》提出“道生万物,理于阴阳”,将“道”与阴阳变化相融合,并具有“兵道合一的战略智慧”;《尸子》则认为“道者,天地之理”,视“道”为万物运行的总纲,且突出了“杂家思想的民生关怀”。在此基础上,各书又融合了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多家主张,从宇宙规律、治国理政到个人修身,多层面展开深刻探讨,展现了古代哲人的广博视野与深邃思考,理应堪称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

  说起《黄帝四经》,人们很自然会想到《黄帝内经》,但二者实则全然不同:后者是医学典籍,前者则以“治国理政”为核心。所谓“黄帝”,不过是依托其偶像形象的托名,并非黄帝亲著,实为先贤集体创作。据载,《汉书・艺文志》曾收录此书,却在汉以后失传,故而影响力较小,如今知之者甚少。直到1973年,这部典籍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重见天日,经专家鉴定整理后才得以公布。又因是出土文献,字词多有残缺,想完全读懂并不容易,只能借助注释与译文理解大意。所谓“四经”,由《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卷组成,因内容多借黄帝之口阐述治国、修身、阴阳五行等思想,故冠以“黄帝”之名。

  “道家”之所以被称作“黄老学派”,正是因尊崇黄帝之《黄帝四经》与师法老子《道德经》而得名。读完此书,我深以为然。《黄帝四经》不仅阐释了“道”的本质,更将其应用于社会治理、军事战略、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思想的包容性与适用性,甚至比《德经》更为宽泛。比如,书中探讨自然宇宙运行规律,认为万物皆由阴阳构成,平衡和谐是宇宙的根本法则——这一思想对理解自然与社会现象、促进身心和谐颇有深意;治国理政方面,其主张的“无为而治”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预,让事物依内在逻辑发展;同时提出“以德治国”“刑德相养”,主张统治者“执道,守一,好信,顺时,守度,畏天,爱地,亲民”,以道德教化与适度刑罚维护社会秩序;修身养性层面,则倡导“清静无为”“知足常乐”,通过内在修养达成身心平衡。《经法》篇曰:“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在有耻,有耻则号令成俗而刑罚不犯”。书中涉及了“制历法、作干支”“南北有极”的天文认知,教导百姓种五谷、制乐器、创医学的实践智慧,最早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修治思想,还记载了黄帝战胜炎帝、打败蚩尤、统一华夏的史事。总体而言,《黄帝四经》核心讲“尊道生法、修身治国、刑名相承、名理相应、民本与法制和谐并行”,对“法道修身治天下”的论述最为全面,从道法、常法、律法、兵法等角度构建了成熟的法道文化体系。读此书,既能窥见古人的智慧之光,亦能引导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和与智慧,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关尹子》的作者姓尹名喜,曾为函谷关令,故以官职称谓“关尹子”。《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离开周都前往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大意是说,尹喜见老子将隐居,恳请他著书,老子遂写下《道德经》,而后骑牛西去。《道德经》成“道家”之祖,千古不朽,这也算是关尹子对道家的一大贡献。尹喜研读老子之学,多有心得,遂编著《关尹子》,后被道家尊为《文始真经》,成为探讨宇宙、人生、道德及认知本质的宝贵文献。

  《关尹子》以道家为骨,吸收儒家“仁”、墨家“兼爱”的伦理观,以及阴阳家、名家的概念,提出“心治则国治”的修养论。全书共九篇,分别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多以关尹子与弟子对话的形式展开,文字简练而富诗意,大量运用比喻与象征,让深奥哲理变得生动易懂。书中讨论的虽是高远之道,却有许多观点能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指导,助人在纷扰中寻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其思想与老子既有相通,亦有差异:对“道”的阐述既抽象又具体,既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又提倡内心的觉醒与超越,展现出极高的哲学深度与广泛适用性。比如,在道的本质与宇宙观上,关尹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无形无象却无所不在,主宰一切变化,人需顺“道”而行,与自然和谐共生;政治哲学上,主张统治者效仿自然法则,减少人为干预,让事物依本性发展,实现“无为而治”;内在修养方面,则倡导内观自省、修炼心性,如“勿轻小事,小隙沉舟”,追求“物我两忘”,以实现精神自由与生命价值最大化。另外,书中还曰:“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等观点,打破对“道”的神秘化认知,直指生活即修行。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道家“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的自然观、无为而治的理念,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读来能为现代人提供心灵慰藉,帮助人们在喧嚣中找到平衡。

  《尸子》的书名乍看有些稀奇——“尸”姓极少,我起初还胡乱联想,以为这姓氏与古代逝者、墓地、丧葬有关,后来才知大谬。据资料记载,尸姓虽冷门,却源自西周天子的姬姓:东周年间,一支姬姓迁徙至“尸乡”,遂以地为氏。这里的“尸子”原名尸佼,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还是法家商鞅的师友,曾名噪一时,故而被尊称为“子”,其思想学说多保留于《尸子》一书中。如今可见的《尸子》分上下卷,主体思想集中在上卷13篇,单看篇名,如“劝学”“贵言”“仁意”“处道”“神明”“治天下”等,便能窥见其思想梗概与精神面貌。此书既阐发作者独到见解,又吸纳多家学派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杂家思想体系。

  我对其学术思想虽理解不深,却对书中诸多名言与理论颇感兴趣。不少日常流行语正出自《尸子》:比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是对宇宙的最早概括;“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点明官民关系的重要性;“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则是“坐井观天”的源头。《尸子》的论述并非空谈哲理,而是紧密结合战国现实,对政治、经济、伦理提出具体见解,其中较突出的主张包括:一是“尚贤使能”,提出“治天下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将“进贤、知贤、用贤”视为系统工程,对后世人才选拔影响深远;二是“去私就公”,称“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即:私心就如坐井观星,公心就如山顶遥望。又曰:“故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矣。”意思是说,私心限制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公心则开阔人们认识事物的视野。所以尸子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必须出于公心,只有去除个人私心,才能实现公平与公正的社会秩序;三是“民生为本”,提倡“兼爱百姓,务利天下”,效仿墨子“兼爱”、孔子“公心”,推崇大禹“节葬”“非乐”以利民,效法神农、虞氏“劝耕”,主张“使天下丈夫耕而食,妇人织而衣”,强调安抚百姓是国家稳定的关键;四是“劝学重教”,强调“学不倦,所以治己也”,主张法治与德治结合:“非乐刑民,不得已也,此其所以善刑也”,既需法律规范行为,亦需道德提升民众素质,尽显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五是最早提出“心性论”,主张“去邪欲”“正心”以克制感官yu望,称“心者,身之君也”“以身受令于心”,认为心正才能制止目、口、耳、身的不正当yu望。这种将哲理与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其“法治与德治结合”的理念,于当代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义。

  《鹖冠子》的书名同样引人好奇。资料未载作者真实姓名,只知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终生不仕,深居幽山,以大隐著称,因常戴一顶用鹖鸟羽毛编制的帽子,故被称作“鹖冠子”。他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哲学思辨记录成书,后人便依其名号定为《鹖冠子》。全书三卷十九篇,篇名多显深奥,如《博选》《着希》《夜行》《天则》《环流》《道端》《近迭》《度万》《王鈇》等。其思想进步,文笔雄健瑰丽,字里行间透着“道化腐朽为神奇,润物万物而无声”的力量,深得后人喜爱。

  《鹖冠子》与前述诸书类似,以道家学说为核心,主张“举贤任能”“废私立公”,还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先进观点。其突出特点是融合阴阳五行的平衡观念与兵法策略智慧,形成多元和谐的思想体系。如《度万》篇云:“阴阳者,气之正也;天地者,形之正也”“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天者,气之所总出也”,宣扬“元气”为万物本原,认为宇宙与人类社会均需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以达和谐。书中有多篇专论军事战略,学说近于《孙子兵法》:《世兵》篇称“兵强者先得志于天下”“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主张圣人之道“先人”、人道“先兵”;倡导“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战争中需灵活应变,以最小代价取胜。这种将道家“无为”、兵家“奇正”、法家“赏罚”相融合,其“兵道合一”治国策略,既有理论价值,更显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切,为后世留下宝贵智慧。

  读罢略记,掩卷而思,对读书又生出些个人见解,不揣陋劣,一并记下:

  其一,为何偏爱古书?我想,能经时代淘汰而留存的书,必定值得深读。早年我曾因崇拜收藏过些古书,却因古文底子薄,多成了“摆设”——“家有藏书,不等于真读过”。退休后晓得人生有限,不甘心缺了这一课,便下决心“在阅读中弥补,在弥补中提高”。尤其那些旧书,刻着时间印记,带着个人情感,有温度、存记忆,翻来真读一番,别有滋味。而那些有价值、含哲理、富思想的先贤典籍,历经千年仍能让人惊叹、促人思考。读罢才觉自身的卑琐与渺小,同时也倍感对华夏文明的骄傲,更加深了历史的归属感。

  其二,如何看待“冷书”?读了这几本书让我明白:冷门书籍的价值,往往藏在“小众”“生僻”的外壳下,却能在文化、知识、思想等维度展现独特意义,保存了多元思想基因,避免文化单一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历史见证。“冷书”多记录边缘群体、地域或时代的文明碎片,填补主流之外的“小众文化”空白,能帮读者打破认知茧房,跳出主流叙事,拓展认知与审美,构建独特知识体系。另外,冷门书籍较少权威解读,读者需自行考证,无形中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冷门书籍如被时光掩埋的珍珠,价值未必显于当下,却能在文化传承、思想创新与个人认知中,彰显穿越时代的力量。

  其三,走近“通识阅读”。人们读书,多逃不开“专业化”“功利化”或“娱乐化”,但这些于我都不适用——既无“功利名就”可求,也谈不上“娱乐消遣”,甚至有些枯燥,图什么呢?我想图的是:“多出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不受时空所困,走进不同的世界,聆听先贤哲人的言说,在不经意间涵养性情、启迪思想,让晚年生命更辽阔些。若用一个新词定义,这种阅读可称为“通识类阅读”:“通”是通达、贯通、融会;“识”是见识、器识,即整合认知。这种看似无目的的阅读,恰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打破功利迷障与无知局限,以通识链接思维,提升思考力与洞察力,从残缺走向健全——如此,何乐而不为?

  经典常新,因其蕴含着永恒的智慧。“冷书”不冷,因其承载着文明的温度,这些冷门典籍,如同一面面镜子,照见古人的智慧,亦照亮今人的心灵。愿更多人拾起“冷书”,在泛黄的纸页间,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温暖力量。

                                                                                                   2025年8月20日


回复 来自- 山东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来自- 山东
来自- 山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276

帖子

30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请编辑及各位文友不吝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22

    主题

    6万

    帖子

    44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777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先分享
    回复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6424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鲁文可 发表于 2025-8-20 13:08
    请编辑及各位文友不吝指正!谢谢!

    我已经好几天没上网了,对不起!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6424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6424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感谢一默!
    黄皮人
    回复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9

    主题

    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6424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佳作,细品。
    黄皮人
    回复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15今日 7421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