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5-23 21:32 编辑
【编者按】才欣赏完,阿蔡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字不代表文化”及“文字只是工具”这种言论的不正确性,并把这种言论与女姓只是工具这种说法,用事实加以论证,证明是非常错误的,例如用“盲人摸象”及著名作家陈祖芬的散文来论证,前者看到的只是片面,不能以一概全,后者,将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演绎,更加证明了“文字不代表文化”“文字只是工具”的荒谬性。读了美文,同阿蔡老师的心情一样愤懑,中国的文字是老祖宗根据物体的形态特征而创造的,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它是文化的载体,它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怎么能这样轻而易举地否定呢?(清秋丽影)
老婆只是工具及“文字只是工具”
原创:上海阿蔡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奇谈怪论:“文字不代表文化”。因此,笔者写了一篇:《文字不代表文化吗》的质疑文章。由此,也引发了些对文化的探讨,其中也有观点说:“文字只是工具”。显然,对于“文字只是工具”的说法,它跟“文字不代表文化”的怪论,是“同工一曲”的,他们都否定“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尽管不是全部)”。
当然,笔者在这里更多的是要对“文字只是工具”的言论者说几句话。首先,这种观点是机械主义的观点,它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它只是机械地看到了“文字的一部分功能”,而没有看到“文字的全部内涵”。正如“文字不代表文化”者所犯的认识性错误一样,他们两个说的话,就是“难兄难弟”,全部犯了机械主义的认识性错误!他们犹如“盲人摸象”,只看到他们所“摸到的东西”,由此说:这是“大象的大腿”,这是“大象的尾巴”。其实,在他们面对大象的时候,甚至连“大象”的印象都没有,他们只是“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大腿”,“一个尾巴”而已!至于是什么的“大腿”,什么的“尾巴”,他们都说不全。
毫无疑问,用机械主义的观点来谈论文化,又怎能看到“文化这个大象”的本来面貌呢?显然,他们是很难看到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看到的!没有想到的是,在2019年年末的12月中旬,在中国还依然有用机械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文化的现象,这未免让大众们产生——太多的遗憾!
回到“文字只是工具”的机械主义观点的认识者的身上,我们除了看到此观点拥有者身上的“机械主义气息”之外,还看到什么呢?我们是否还会更多的担心他们身上的机械主义认识论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的导致错误的判断问题的现象频频发生呢?对于这样的担心,大众们应该是有的,甚至还会经常地碰到的。尤其是在某些有话语权的机械主义认识论者身上,假如通常都是用此类机械主义认识论,及其观点来面对日常工作,那么其科学性就少了很多。
“文字只是工具”,这种机械主义观点秉持论者,其观点所散发的“机械主义”气息,不知为何会延续至今?假如,它这样的观点,只用用来谈“文字的某部分功能”的话,大约没太大的错误。但是,如果把“文字只是工具”,当做“文字不代表文化”的强力解说牌,或把“文字只是工具”,当做“文字不代表文化”的——“战无不胜的宣言”,或者“战车”,那么是很可笑的,也是很可悲的!
用“文字只是工具”这句话,来为“文字不代表文化”说话,来为“文字不代表文化”解脱——其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这依然是苍白无力的解说。因为,无论怎样,这对“难兄难弟”的语言,它们都逃脱不了“机械主义认识论”的范畴,那么,又怎能会有其正确性呢?
应该看到的,和必须指出的是:“文字只是工具”这个机械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犹如在说:“老婆只是工具”一样,是及不正确的!在社会上,有些不尊重“老婆大人”的男子,或者是所谓的“大丈夫”,或者所谓的“大人”,他们在这样说的时候,不仅全然不顾广大“老婆们的尊严”,而且也是全然不顾全体女性们的尊严,因为,——女性们都将成为一个家庭中的“老婆”的!
试想,那“文字不代表文化”的言论,那“文字只是工具”的言论,跟社会上曾经出现的那些个男子说的:“老婆只是工具”的言论,是否同一个“逻辑”呢?如果说:社会上说”老婆只是工具”的男子,他们只是”看不到老婆大人的全貌”,只是“看到老婆具有的生育功能(生小孩)”,那么,今天那个说“文字只是工具”,说“文字不代表”的言论,他们的“逻辑“,是不是跟——那些个说”老婆只是工具“的社会上的男子的”逻辑“——是”如出一辙“呢?
对此,大众们确实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说“文字不代表文化”,还是说“文字只是工具”也罢,他们的观点都是跟“老婆只是工具”一样,其言论都是不正确的观点!试想:——“老婆大人”不仅有“生育的功能”,更有“家长的功能”,更有许多“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更有许多“辅导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关爱,和传承美德与好的生活理念,好的生活技能,等等,等等功能”,当然,更少不了拥有“给丈夫”,或“大丈夫们”温存与爱的功能。——总之,“老婆大人”,她绝不仅仅是某些人说说的“工具(生育工具)”!
不难看出,我们通过对“老婆只是工具”的批判,通过对“老婆大人更多美好形象的论证与确立”,完全可以对比,或映照,及论证出“文字只是工具”,与论证出“文字不代表文化”的认识偏差的错误!当然,无论是“文字不代表文化”,或者是“文字只是工具”的说法,——他们都犯了“机械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毫无疑问,“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正确的!文字也是可以代表文化的,比如还是以知名作家陈祖芬的作品为例,——她写的《摇碎一湖金》的那篇散文,其中她就这样说过:“中国的月亮是中国的文化”。
陈祖芬不但如此说过,接着她还这样的说;“西湖的一抹风,一丝雨,一声响,皆是文化”。——此外陈祖芬还说;“西湖无处不文化,——龙井无处不文化”。
我想不只是作家陈祖芬,更多的中国人都会说:“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繁体字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文字可以代表文化,文字中的繁体字同样可以代表文化,不信,请看陈祖芬在她的散文中说的上述的那些话!”
大众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陈祖芬的散文语言之美,更可以看到她在上述这篇散文中对中国文化的论述与描写之美!陈祖芬关于对文化的感知,她对于中国文化的
形象解读,完全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文字是可以代表文化的”,不仅如此,“文字代表文化的力量更是强大的,更是不可否定的”!
可以完全的相信:那些“文字只是工具”,与“文字不代表文化”的言论,他们跟某些男人们说的“老婆只是工具”的言论,都具有“机械主义认识论的偏差性”,是不正确的认识论,是一个关于文化的偏颇性的认识。二者的认识,都具有——缺少完整性观察,与完整性表达的“瑕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