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585|回复: 2

[散文] 【逸飞极品】海尔罕 | 天门归来话陆羽:一碗蒸菜里的千...

[复制链接]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10

    主题

    6万

    帖子

    41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6262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5-8 17:27 编辑

    mmexport3fa7d910f76012347dad8cfe7881381e_1746696260829.jpeg

    mmexport703b38af9355699c7e67d419805db59e_1746696268665.jpeg

    【推荐语】文章将干驿的蒸菜与天门的茶道演绎得精彩纷呈,尤其有关“茶圣”陆羽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专著,对当今喧嚣纷扰的世界,无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天门人在传承陆羽文化,如复制“茶经二十四器”和“竟陵陆子饼”,让失传千年的唐代茶饼重现于世,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文章语言朴实,层次清晰,情感真挚,格调高雅,展现了天门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永恒,在平凡事物里见证伟大,体现了天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让读者增知涨智,受益匪浅,是一篇值得推荐的美文。(清秋丽影)

    题记:春夏交替的江汉平原,薄雾如纱。我与湘南的舅兄一行避开五一的喧嚣,专程赴天门寻味。当干驿古镇的蒸笼腾起氤氲白烟,西湖畔的茶经楼倒映粼粼波光时,这座城市的双重灵魂便如画卷般展开——蒸腾的市井烟火与氤氲的千年茶香,在竟陵大地上谱写着水火相生的文化史诗。
    mmexport813ac984caa1e94e99afd8bedc18bcba_1746695823269.png
          从干驿古镇的烟火蒸腾到西湖畔的茶香氤氲,天门这片土地以最质朴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它的双重灵魂——一面是市井的、热烈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蒸菜文化,一面是高雅的、深邃的、浸润千年智慧的茶道精神。这两种看似迥异的文化气质,在天门的水土中奇妙地融合共生,而串联起它们的,正是那位被遗弃于雁桥却又最终光耀千古的茶圣陆羽。此行天门,我不仅品尝了令舌尖震颤的炮蒸鳝鱼,更在陆羽故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触摸到了一个漂泊者如何将苦难酿成芬芳的生命奇迹。

    干驿烟火:蒸笼里的千年传承

          清晨的干驿古镇尚未完全苏醒,淳朴的巷路上飘散着米粉与醋香交织的气息。舅兄是地道的湘南人,对美食有着独一无二的理解,此行专程为品尝天门蒸菜而来。“三蒸九扣十大碗,不是蒸笼不请客”,这句在天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蒸菜在当地饮食文化中的至尊地位。我们选择的是一家不起眼的老店,店主是炮蒸鳝鱼技艺的传承人,手法娴熟得近乎艺术。

          “炮蒸鳝鱼源于天门市干驿镇,是天门蒸菜的杰出代表。”店主一边处理鳝鱼一边向我们介绍。只见他将鲜活鳝鱼剖腹去内脏,用木棒反复捶打鱼身使其展平成条带状,动作利落如行云流水。舅兄看得入神,不禁感叹这与湘南料理的豪放风格大异其趣。天门蒸菜讲究“色美味鲜,滚、烂、淡,营养成分不流散”,对配料、调制、火功都有严苛要求。当滚烫的热油淋在蒸好的鳝鱼上发出“吱吱”声响时,那股混合了蒜香、醋香与鱼鲜的复合气息瞬间充满了整个店面,活脱脱食欲总动员。

          “这‘炮蒸’之名,源于光绪年间一个美丽的错误。”店主讲述着这道菜的起源,“当时一位乡下名厨为回乡丁忧的翰林院编修周树模做清蒸鳝鱼,误将热油浇上,发出炮竹般的声响。厨师急中生智称此为‘炮蒸鳝鱼’,不料竟成就了一道名菜。”这让我想起陆羽,同样是被命运抛弃却最终绽放光彩的灵魂。天门人似乎总能在偶然中创造永恒,在错误中发现美妙。

          品尝这道“酸中带辣,芳香可口,滑腻爽口,鲜醇开胃”的炮蒸鳝鱼时,我突然意识到,天门蒸菜与陆羽茶道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通——都讲究“恰到好处”。蒸菜的火候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茶道的温度高一度则苦,低一度则淡。这种对“度”的精准把握,不正是天门人渗透在饮食与茶事中的生活哲学吗?

    西湖寻踪:雁桥下的生命奇迹

          饱餐之后,我们驱车前往竟陵城区的陆羽故园。与干驿热闹的市井气息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谧悠远的茶文化氛围中。“茶圣故里园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城区西湖,是唐代‘茶圣’陆羽诞生、成长和晚年隐终卒葬的故土。”景区讲解员的介绍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大唐。

          公元733年,一个婴儿被遗弃在竟陵西湖畔的雁桥下,幸得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这个被命运抛弃的孩子,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而得名陆羽。站在复建的“古雁桥”上,望着桥下碧波荡漾的西湖水,我无法想象那个瑟瑟发抖的婴儿如何在此处获得新生,更无法想象他日后会成为影响世界茶文化的巨人。

          “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置身其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我们在此小憩,品尝着用“文学泉”水冲泡的当地茶。这口“三眼井”呈“品”字形排列,正是陆羽当年煮茶取水处。井旁石碑上“品茶真迹”四个楷书大字,是清代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所题写。泉水清冽甘甜,冲泡出的茶汤色泽澄明,舅兄这位平日只爱喝湖湘黑茶的“重口味”,也不禁为这份清雅所折服。

          陆羽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与陆羽相关的文物史料,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镇馆之宝——清乾隆年间陈大文绘制的《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石碑。画中陆羽坐姿闲适,手执茶盏,神情恬淡,全然看不出他童年被弃、少年逃寺、中年漂泊的坎坷。这种将苦难内化为智慧的能力,或许正是陆羽最令人敬佩之处。


    mmexport62bc7476f3042486895f7ba58f068d7e_1746695830711.jpeg


    茶经千古:从竟陵到世界的茶道之路

          “陆羽所著的《茶经》全书7000余字,分为上、中、下3卷,系统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为艺术和审美的层次。”在茶经楼博物馆,讲解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部开创性的著作。

          《茶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更在于它提出的“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既指向制茶饮茶的技艺精进,也指向修身养性的道德追求。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与天门蒸菜既讲究美味又注重养生的理念何其相似。我不禁想到,或许正是天门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基因,孕育了陆羽这种将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能力。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美国作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写道:“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而《大英百科全书》更是将《茶经》全文收录。站在茶经楼的最高层,俯瞰整个西湖,我仿佛看到陆羽的思想如何从这片水域出发,最终流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天门人为了传承陆羽文化,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努力。“由该会领衔的‘茶经二十四器’复制课题项目正式启动。2019年10月,《茶经》‘四之器’24种29件的仿制工作完成,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完整复原茶经‘二十四器’。”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地茶人张芬经过多年尝试,终于在2021年成功复制出《茶经》中记载的“竟陵陆子饼”,让失传千年的唐代茶饼重现于世。这种对传统文化近乎执着的守护与创新,正是天门最动人的地方。

    水火交融:蒸菜与茶道的天门智慧

          离开天门前,我们徜徉与到西湖堤岸。夕阳西下,湖面泛着金色的波光,远处的茶经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舅兄突然说道:“你有没有发现,天门的蒸菜和茶道,其实都是水与火的艺术?”

          我恍然大悟。确实,无论是炮蒸鳝鱼中水汽蒸腾与热油浇淋的完美配合,还是陆羽茶道中水温与火候的精确把控,都是对水与火这对矛盾元素的巧妙调和。蒸菜讲究“滚、烂、淡”,需要猛火快蒸锁住鲜味;茶道追求“色清、香幽、味醇”,需要文火慢煮激发精华。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烹饪理念,在天门却和谐共存,正如市井烟火与高雅茶香在这片土地上的共生共荣。

          陆羽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水与火的淬炼?幼时被弃如残茶,却在大雁庇护下获得新生;少年逃寺似野火,却在邹夫子教诲下沉淀智慧;中年漂泊若流水,却在苕溪畔结庐著经;晚年归隐似文火,却在竟陵终老成圣。水的柔韧与火的刚烈,在他身上达成了完美的平衡。

          “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是陆羽留下的唯一一首完整诗作,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从被遗弃的孤儿到受世人尊崇的茶圣,陆羽从未追逐世俗的名利,只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那一片茶叶、一盏清茶中。这种专注与纯粹,或许才是天门文化最深厚的底蕴。

    回望天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永恒

          回望天门,干驿古镇的蒸笼热气与西湖畔的茶香似乎在空中交融,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市井与高雅没有界限,饮食与哲理相互贯通,而这正是陆羽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永恒,在平凡事物里见证伟大。

          天门归来,我不仅带回了炮蒸鳝鱼的味觉记忆,更带走了陆羽那种将生命苦难转化为文化芬芳的智慧。正如那碗蒸菜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那盏清茶需要恰如其分的温度,人生也需要在命运的蒸煮与冲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刚刚好”。而这,或许就是天门之行给我的最大启示。

    mmexport1b41639018ac5c965efe9c002b037f8d_1746695842187.jpeg

    注释

    天门,湖北省县级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这里不仅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天门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拥有广袤的农田、清澈的湖泊和独特的湿地景观。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天门以水稻、棉花、油料等农作物闻名。同时,这里也是教育强市,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天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感受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

    ②干驿,天门市干驿镇。自秦代以来一直属竟陵(景陵、霄城)县东乡。明代设干滩驿,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景陵县为天门县,干驿沿用至今。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驿镇乃“中国蒸菜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近万人。

    ③干驿蒸菜,天门蒸菜,楚菜名肴。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几千年来辗转相传,代有增益,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成为楚菜代表品种之一,其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在全国独树一帜。

    回复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10

    主题

    6万

    帖子

    41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6262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此文已通过悍总审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10

    主题

    6万

    帖子

    41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6262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手机无法编辑,等站长修复后再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逸飞极品

    逸飞极品

    订阅| 关注 (10)

    精炼雕饰,自由潇洒;点染涤荡,铺采摛文;意促爽劲,节短韵长。起于青萍之末,穷于鼓刀之屠,达于煮字之客。
    3今日 104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