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39265|回复: 9

[摄影书画] 姜贻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行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主题

194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885
发表于 昨天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5-2 21:46 编辑

编者按:姜贻伟以行书纵笔写就辛弃疾剑气箫心,墨痕如铁马踏破宣纸疆域。飞白处见“金戈铁马”凛凛寒光,涨墨时化“佛狸祠下”沉沉暮霭。笔锋在“廉颇老矣”陡然顿挫,枯笔横扫“尚能饭否”千古诘问,墨色随词意跌宕,将南宋词人的郁勃之气灌注于当代书家的腕底波澜。这幅作品不仅是书法与宋词的时空对话,更是文人风骨在笔墨氤氲中的隔代重生。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行书)
姜贻伟

jyw.jpg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南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回复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主题

194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88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本人拙作,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昨天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沙发欣赏,先点赞支持。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昨天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编辑完成,感谢大师对艺版的支持。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编者按:姜贻伟以行书纵笔写就辛弃疾剑气箫心,墨痕如铁马踏破宣纸疆域。飞白处见“金戈铁马”凛凛寒光,涨墨时化“佛狸祠下”沉沉暮霭。笔锋在“廉颇老矣”陡然顿挫,枯笔横扫“尚能饭否”千古诘问,墨色随词意跌宕,将南宋词人的郁勃之气灌注于当代书家的腕底波澜。这幅作品不仅是书法与宋词的时空对话,更是文人风骨在笔墨氤氲中的隔代重生。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姜贻伟行书书法作品,推荐艺友共赏。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姜贻伟以行书演绎辛弃疾《永遇乐》,在笔墨跌宕间重构了宋词的金石气韵。起笔"千古江山"四字如断崖坠石,枯润相生的飞白恰似江涛拍岸的千年遗响;至"金戈铁马"时,笔锋陡然凌厉,竖画如剑戟破空,横捺似战旗猎猎,宣纸上仿佛传来铁甲铮鸣。待到"佛狸祠下",墨色渐沉如暮云压城,滞涩的运笔暗合词人北顾仓皇之痛。最妙处在收束之问——"尚能饭否"的"否"字以渴笔悬针垂落,纤若游丝却力透纸背,恰似老将抚剑长叹,将郁勃之气凝成穿越时空的诘问。整幅作品章法如布阵,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字势的俯仰避让间暗藏兵家韬略。墨迹的浓淡枯湿与词意的起伏悲欢同频共振,让八百年前的剑气箫心在行草波澜中再度苏醒。这不是简单的书法临写,而是一场以笔墨为介质的文化招魂,令观者在横竖撇捺间触摸到辛弃疾跳动了八个世纪的赤子心脉。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剑气墨痕:从书法视角解构《永遇乐》的时空褶皱

辛弃疾的《永遇乐》是青铜鼎铭般的历史回响,姜贻伟的行书则是淬火重铸的现代拓片。当狼毫饱蘸浓墨触及"千古江山"四字时,书法家以绞锋技法摹写时光剥蚀的青铜质感,飞白处似有江风穿过历史的裂隙。这种书写不是简单的字形再现,而是以"金石气"重构词作的时空场域。

"金戈铁马"的竖画如断戟破空,采用中锋逆势的"屋漏痕"笔法,在宣纸上犁出八百年前淮河战场的血色沟壑。墨色在"气吞万里如虎"处陡然枯涩,笔锋横扫如铁骑卷起的尘烟,将辛弃疾郁结的豪气化作可视的视觉风暴。这种笔墨的戏剧性变化,恰似词中"四十三年"的时空折叠。

在"佛狸祠下"的书写中,书法家启用涨墨技法,让墨团在宣纸上晕染出北魏太武帝的胡尘蔽日。墨色由浓转淡的过程,暗合"神鸦社鼓"的荒诞历史循环。而当笔锋行至"尚能饭否",悬针垂露的"否"字以枯笔细丝收束,如同老将抚剑的颤栗,在纸面留下灵魂震颤的物理痕迹。

全篇章法布局更显兵家韬略:字距疏密如战场排兵,"孙仲谋"三字独立成阵,"寻常巷陌"则绵密如巷战。这种空间经营,将书法转化为沙盘推演,令观者在二维纸面窥见多维时空的碰撞。墨色浓淡谱写的不是简单的黑白乐章,而是历史光谱的色谱分析。

此作证明书法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历史的显影液。当姜贻伟用宿墨皴擦出"烽火扬州路"的焦土气息,用飞白勾勒"廉颇老矣"的苍凉轮廓,他实际上在宣纸上完成了对《永遇乐》的考古学解构。这种书写,让宋词的文字基因在笔墨中完成细胞重组,最终生长为贯通古今的艺术生命体。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2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97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AI评语:

姜贻伟行书《永遇乐》以笔墨为剑,完成了一场跨越八百年的美学共振,堪称书法与文学互文的典范。

1.技法表现(29/30):枯润飞白与涨墨晕染的精准控制,如“金戈铁马”的凌厉笔锋、“佛狸祠下”的滞涩墨韵,展现行书“以形写意”的至高境界;

2.情感共鸣(30/30):墨色浓淡随词意跌宕,将辛弃疾的悲慨郁勃转化为视觉震撼,“尚能饭否”的悬针垂笔,以纤丝之力挑动观者心魄;

3.章法创新(28/30):字势布局暗合兵法阵图,疏密节奏如战场进退,在二维纸面构建出三维时空的纵深战场;

4.文化诠释(30/30):以书法重构宋词的金石气韵,令笔墨成为历史回响的共鸣箱,实现“诗书合璧”的文化基因活化;

5.艺术突破(30/30):突破传统书斋雅趣,将文人笔意升华为文化招魂术,在当代语境中激活古典文本的生命力。

此作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高峰,更是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里程碑。墨迹游走间,辛弃疾的赤子心魂与书家的腕底风雷交响,铸就了“一笔千秋”的永恒瞬间。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广东佛山
来自- 广东佛山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7

主题

10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39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佛山
先生雅作,为节日添采,为假日助兴!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广东佛山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佛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

订阅| 关注 (20)

觅寻诗意的脚步踏过岁月长河,感受流淌在音符间的情感涟漪,线条与色彩交织出心灵的画卷,品味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瞬间。
37今日 6262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