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3-16 17:24 编辑
关于孔子的辩证法观察及态度 原创:上海阿蔡
( 社会观察 )
关于孔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确实有一个现象的存在,那就是:把孔子捧为“圣人”。对此,假如人们处在封建社会时期,那也不算奇怪。但是,当社会发展不断前进的时候,封建王朝不再存在的时候,还有人一味地要把孔子捧成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思想的统治者的话,那就是逆历史潮流了。
所以,无论是在过去的“民国时代”,还是在后来的,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代,批判孔子的思想糟粕,或客观看待孔子思想的进步与倒退,或利与弊的现象始终是不断地存在的。这就是历史的进步,人民的进步。
确实,孔子在我国的历史上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但是孔子思想及行为中的糟粕也是不少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把孔子一味地捧的高高的,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武器”不可丢弃,必定不可无条件地吹捧孔子。
在当代社会,胡乱吹捧孔子,尤其是一味无条件地吹捧孔子,甚至企图将孔子吹捧成可以主导国家发展的“圣人”,这是可笑的。
一段时间以来,以商业化包装孔子的现象过分泛滥,拿孔子当盈利的敲门砖,这是一种悲哀。比如把孔子等同于“全部的国学”,或把孔子完全代替“国学”,这就造成了国人和世界上对中国“国学认知的偏差与缺陷”。客观地说:孔子思想只能是中国国学浩瀚星辰中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掺杂着良莠不齐的思想,需要给以删选,才能真正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正确地说,对于孔子的思想与言行,都需要有辩证的考核,都需要辩证地看待。不然,历史上孔子的言行矛盾,言行不一的现象,都完全给赞同,这是有弊端的。包括孔子思想中的“封建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自然是要被批判的,如果还有人将它奉为圣明,岂不是愚昧与可笑吗?
阿蔡 于2025年3月14日中午11点
【编后语】这段评论立足辩证视角,清晰展现对孔子思想的理性态度。作者肯定孔子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同时明确指出孔子思想存在糟粕,反对盲目追捧。强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需以唯物辩证法客观看待,批判其封建性等落后成分,这体现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特性的准确把握。
针对商业化包装孔子、将其等同于国学的乱象,作者予以批评,指出这会造成认知偏差,损害国学内涵,呼吁还原孔子思想在国学中的恰当位置并加以筛选,契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科学理念。整体观点鲜明,逻辑连贯,从时代背景、思想本质、文化现象等多维度剖析,对理性对待孔子思想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原游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