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8-14 09:42 编辑
编者按:作者以移步换景的长镜头,将永乐宫从石坊到重阳殿徐徐展开,既写琉璃鸱吻之威仪,更写《朝元图》千仙阵列之恢宏;以卢浮宫为镜,照见东方壁画早二百年之惊艳;又以“活死人墓”与“十年搬迁”作今昔对话,让道教清修、家国担当、匠人智慧在同一文脉里共振。文字瑰丽而庄重,情感澎湃,读来如随作者跨虹渡桥,听古柏风涛,看丹青在时光中呼吸,堪称“纸上永乐宫”。
东方画廊之永乐宫清秋丽影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三公里处的龙泉村,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全真派祖庭之一。由于其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举世瞩目的搬迁工程,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而名扬四海,素有"东方画廊"之美誉。
永乐宫创建于元代,即1247~1358年间,历时111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壁画1005.68平方米,是世界美术史上罕见的巨制,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是一座道教宫观,主要是为八仙之一即唐末著名的道学、医学、养生学家吕洞宾而建,因其祖居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故而得名。之所以称作宫,是因为按照宋、金时期宫殿的式样所建,全盛之时,辉煌壮丽堪比两京。在50年代末期,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永乐宫恰位于淹没区之内,于是就从永乐镇整体搬迁到此。现在中轴线上遗存的四座元代木结构建筑,是现存最大的中国元代道教建筑群。
早晨从永济出发风驰电掣至此,下车后景区入口处一座古色古香的三檐三门石头牌坊非常惹眼,色彩为黄褐色,三个门洞均为拱门,正中门顶刻“永樂宫”三个大字,门柱两旁雕一对石狮,一对石鼓,整体看上去既庄重又简洁,这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穿过石牌坊,即是洞宾花园广场,在广场左侧便是游客中心,这是近代新建的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雕梁绣柱,画栋飞甍,煞是美丽,尤其正脊上的琉璃饰件,十分精美,黄、绿、蓝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走出游客中心,沿着广场中央的林荫大道也即永乐宫的中轴线向北漫步而行,可以看到右侧开阔的地面上种满了国色天香的牡丹,清新淡雅的花香随风飘来令人心清气爽。
伴着缕缕清香继续北行,前面不远便是一座望仙桥,宽宽的桥面两侧被雕有宝塔的石柱相拦,下面便是波光粼粼的文瀛湖。漫步桥上,让我想起故宫及清昭陵的建筑格局与其异曲同工,既是连接两岸的纽带又能起到防御作用,不同的是文瀛湖要比玉带河宽很多,因而望仙桥的跨度要比神桥大。
过了望仙桥,在绿影婆娑的林荫大道两侧,各放一排石磙,在左侧石磙后清晰可见一块黑色的石碑,上刻“古魏城城墙遗址”,周边有数千米较为完好的夯土墙,依稀可见曾经的魏国壁垒森严及显赫辉煌。据一旁资料介绍,该遗址曾出土青铜鼎、壶、编钟、隔鬲、陶豆、罐、板瓦、筒瓦等,其富庶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今天,因地势平坦地面开阔地质坚硬交通便利而成为永乐宫所在地。
在丝丝缕缕的感慨中继续前行,便是永乐宫山门,这是一座建于八级台阶之上于明永乐二十年增补的单檐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中间门楣正中悬“永樂宫”匾额,是1963年曾任山西省常务副省长郑林所题,古朴深厚,风骨秀逸。左右两侧门楣上砖刻“道义之门”“众妙之门”,整体看上去简洁大方。
山门前是一小型广场,广场两侧有文创店、亦闳店,店前热闹非常。左侧台阶旁立一刻有“永樂宫”三个大字的汉白玉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立。
时至上午九点,景区文艺宣传队从山门鱼贯而出,只见一众八人扮成“八仙”模样手持法器,开始载歌载舞迎接八方游客,大家兴致勃勃地边看边鼓掌,演出结束方从山门而入。
穿过山门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漫步北行,来到名闻天下的龙虎殿前,龙虎殿是永乐宫的宫门,又叫无极门,因殿内东西两侧原供奉青龙、白虎两星君而得名,现已无存。殿前两侧廊柱上挂有一副醒目的楹联“九峰高隐得意望像两口五篇留秘诀/永乐名世骖星驭龙三玄一派传古今”,盛赞吕祖之德。门楣正中悬“无极之门”竖匾,为元廷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挺所题,是永乐宫内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原木牌匾,极为珍贵。
这是一座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典型的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各安高达2米的鸱吻一只,怒目蜷尾,雄猛威仪。进入殿内,东西两侧墙上绘有壁画80平方米,均为飘飘神仙,画面虽斑驳不全,但唐宋工笔人物画的风格依然鲜明。
走出龙虎殿,继续北行,不远处清晰可见一座建在宽敞高大的台基之上,门顶正中悬“无极之殿”牌匾的宫殿,这是永乐宫四座核心建筑中规模最宏伟、规制最高的主体建筑也叫三清殿。殿内原供奉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现已无存。三清殿建于元代(1247-1358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筒瓦覆盖,琉璃剪边,正脊两端也安放着两个高大的琉璃鸱吻,怒目圆睁,威风凛凛。在台基下放置一尊刻有隶书“永樂宫”三个大字的长方形铜鼎,铜鼎两侧各置一尊石狮子雕塑,在石獅子后面各放一个上面宝塔形下面圆鼎形香炉。整体看上去神工意匠,富丽堂皇。
兴高采烈地迈入殿内,顿时眼界大开,四周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其流畅的线条,标致的面庞,顾盼生辉的眼神,疏密有致的排列,色彩缤纷的搭配,令所有游客瞠目结舌,虽然室内光线暗淡,但其恢宏的气势令其熠熠生辉。这就是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的《朝元图》,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道教神仙人物画作,是由元代画师马君祥及其弟子等人创作。
《朝元图》展示的是群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庞大阵容。在400平方米的画壁上,井然有序地绘有近300位神仙,群仙头顶瑞气缭绕,足下祥云浮动,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无论是庄严肃穆的主神,还是俏丽活泼的玉女,无论是威武彪悍的力士,还是儒雅清秀的仙伯,都显得稳重浑厚,高贵典雅,时至今日700多年,仍能感受到那种仙气飘飘,精妙绝伦。正如王维所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幅巨制创作于十二世纪,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还要早二百年。这让我想起曾经参观卢浮宫的画面,卢浮宫内的作品有油画、雕塑,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家不朽的杰作,堪称世界一流,当初我就想,我们怎么没有这样一幅杰作呢?今天参观永乐宫,让我大为震撼,《朝元图》竟然比他们所有的作品早创二百年,其恢宏的阵势、优美的线条、雍容的姿态,精益求精的气韵,简直盖过卢浮宫内任何一幅作品。如群仙各各在天庭的一定方位主管着万邦黎民,像八位主神,天、地、水三官,二十八星宿,福、禄、寿三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等,掌管着人间的福祸吉X、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及衡量人间的功过是非、富贵贫贱、来生报应等等,虽然我们并不明白大部分神仙的职责,但他们同人间的某一职能机构一样都有自己的分工职位。因此不能不为古代画工深厚的绘画底蕴所折服,不能不为他们绝顶的智慧而敬佩。
看罢心生波澜,小西天是佛教艺术悬塑之绝,劝人一心向善,而这里道教告诉我们人生天地间,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功行双修,得道成仙,达到天人合一。而吕祖即是这方面的典范,其德行光耀千古,故历朝历代不惜巨资修建宫观以纪念。
在无限感慨中走出无极殿向其后面的纯阳殿走去,纯阳殿比之无极殿要普通一些。纯阳殿亦名混成殿,也是一座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主要供奉全真教祖师吕洞宾,殿内雕像已无存。跨入殿内,三壁墙上也绘有212.62平方米的壁画,主题为《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主要描绘吕祖从出生至云游世界一生的故事,画面开阔,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景色描摹栩栩如生。然而,由于年代已久,有的画面已斑驳。而北门门楣的《八仙过海图》妙笔生花,清晰可见,各仙手执法器,衣袂飘飘,波涛滚滚,气势不凡,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八仙图之一。
继续沿着中轴线北行,来到重阳殿,重阳殿又名袭明殿、七真殿,也是一座元代遗构。殿内主要供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及其七真人,现只有150平方米壁画,展示王重阳传奇的一生及教化弟子的故事。其绘画风格与纯阳殿相似,人物形象、树影山石,相互隐现,悬崖峭壁、云蒸霞蔚,也是一幅山水巨制。
王重阳师承吕洞宾,以清修为主,最为奇葩的是在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入陕西终南山建的“活死人墓”中修行。而在这幅壁画中,最让人感叹的是“叹骷髅”,位于北壁西侧之上,画上写道:“昔祖师在全真庵,自画一骷髅,以示丹阳夫妇,复赠之诗云:‘堪叹人人忧里愁,我今须画一骷髅。生前只会贪冤业,不到如斯不肯休!’”,丹阳夫妇就是“全真七子”中的马钰、孙不二夫妻,他俩在王重阳东游时相遇,遂弃三子以归真。画中,王重阳坐在虬松下的石座上,左手提着《骷髅图》,右手指着图,正给面前的马钰夫妇讲道,他认为世俗的苦乐都是短暂的、虚无的,让其勘破世俗,回归本真。真是“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在大殿中央,还专门辟出一块,挂着王重阳七弟子画像和简介,七幅图均为永乐宫壁画研究室1989年3月所作。
四大宫殿不仅建筑完美,而且透过壁画这扇窗,能感受到古人在宗教、建筑、美术、生活等方面所蕴含的绝顶智慧及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
走出重阳宫,便来到位于殿西侧的小院即“西院”游览,在西院后面有一小瀛湖,在湖的四周翠竹摇曳,竹影斑驳,轻风拂过,竹声瑟瑟。走过湖上的石拱桥,向东转便是一林荫大道,在其尽头,便是宋墓和吕祖墓。一旁竖有两座石碑,一座是“宋墓搬迁碑”,在半圆形碑顶上刻“共和国”三字,另一座即是刻着“孚佑帝君纯阳之墓”的石碑,上边刻有吕祖生平及社会各界捐资名单。
走出西院沿着东轴线来到“东院”,也叫“仿蓬莱”,东院内有清代石牌坊、玄帝庙、财神庙等。进入院内,在靠南一侧有一块二龙石照壁非常醒目,名为《恶龙撕扯不孝媳》,即中间雕有两条张牙舞爪的龙将一个妇女逼在东北角上,被撕裂的面目全非,非常恐bu,大概告诫人们应遵守孝道,否则会带来霉运。两侧还雕刻着一副楹联“吕公遗里万象兴/古镇仙祠永太平”。东面是一壁画临摹室,也是各大美院教学基地。一众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壁画,有的画得还真与《朝元图》相类。
院内草地上,还放置着各个朝代的斗拱模型,有青石雕刻的人物像,如吕洞宾、铁拐李、蓝采和、张果老、wangmu娘娘等,还有吴昌硕、黄庭坚、赵孟頫、米芾、王義之等人石刻“寿”字真迹以及宋濂“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刘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等箴言,在此作为美院的实习教材。
并相继参观了院内的吕公祠,在祠外竖有六通石碑及纪念吕祖诞辰1208周年芮城社会各界的祭辞及祈祷文,文中详细记录了永乐宫从唐末开始修建至2021年末历朝历代社会各界修缮永乐宫的过程,永乐宫由原为民众和社会团体拜祀之所而后逐渐转变为朝廷与政府认可的正式宫观。
而在东院中最为主要的是专门辟出几间房屋,完整记录了永乐宫搬迁的全过程。从墙上的图片、柜中的档案、地上留存的实物及3D合成的影像中得知,这是一项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从地址的选择、图纸的设计、工程的造价、人员的统筹、技术力量的配备等等,均做了详尽周密的安排,为了保护永乐宫原貌,所有壁画和主要建筑不被破坏,老一辈科学家们真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本着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少花钱,办实事。由于搬迁时间正发生在物质匮乏的建国初期,致使整个搬迁工程耗时10年才预以完成,而且保质保量,创造了搬迁史上伟大的奇迹!
它向世人宣布中国GCD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智慧的人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从古至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凭借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无畏的胆魄,去争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伟大的丰碑!(202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