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838|回复: 4

[诗歌] 十月(微诗)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4

主题

609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54

热心会员8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10-16 15: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十月(微诗)
文/英菽

1、
说是金秋,
以收获的稻黄点染斜阳,
孤鹜低徊,引一夜风凉。

2、
西苑桂开,东篱菊萌,
谁挽一帘细雨,
湿润润的都是化不开的香盈。

3、
不等那首小诗成行,
梧叶已经凋落,
枯黄,枯黄成一阙秩名的词章。

写一点,忘一点,便是一生!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391
发表于 2025-10-16 2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作品以传统秋日意象为载体,通过现代微诗形式构建时空对话,既有古典诗词的意境传承,又体现当代人对季节轮回的哲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8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8158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10-17 2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十月(微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金秋时节的瞬逝之美,将自然意象与古典意境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流动而怅惘的秋日图景。 第一节以“稻黄”与“斜阳”的暖色点染开篇,却借“孤鹜低徊”陡转,暗示丰收背后的寂寥,风凉暗涌;第二节通过“桂开”“菊萌”的南北对仗,将嗅觉(香盈)与视觉(细雨)交织,化无形之香为可触的湿润,轻盈中见缠绵;第三节则陡然收束于“梧叶凋落”,未成行的诗与“秩名的词章”形成互文,暗喻创作与自然的同步凋零,枯黄之色亦成文字,余韵悠长。 全诗三节看似写景,实则层层递进:从外在物候的描摹(稻、鹜),到感官的沉浸(香、雨),最终归于生命与艺术的短暂性(诗未成、叶已落)。语言凝练如宋词小令,尤其“枯黄,枯黄成……”的复沓,既摹形又拟声,仿佛落叶簌簌坠入词谱。编者以为,此诗之妙,正在于以微诗之“小”,承古典意象之“重”,举重若轻地托起了秋日的复杂心绪——既有陶渊明的淡远,亦含李商隐的幽微,堪称现代微诗与传统意境碰撞的隽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4

    主题

    609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54

    热心会员8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5-10-17 22:23
    十月(微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金秋时节的瞬逝之美,将自然意象与古典意境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流动而怅 ...

    谢谢先生精彩点评,谢谢支持鼓励,新周愉快
    写一点,忘一点,便是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4

    主题

    609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54

    热心会员8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李靓才 发表于 2025-10-16 21:20
    作品以传统秋日意象为载体,通过现代微诗形式构建时空对话,既有古典诗词的意境传承,又体现当代人对季节轮 ...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谢谢支持鼓励,问好
    写一点,忘一点,便是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惑地带

    惑地带

    订阅| 关注 (54)

    乃知,亦乃未知。从模糊到澄明,贵在剖解。
    0今日 708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