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2-18 19:17 |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安监部
  
- 积分
- 22396
|
|
暮年絮语:与时光和解的寻常日子 文|中原游子
总以为老年是隔着千山万水的远方,就像少年时眺望中年,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模糊轮廓。临近退休那几年,我也曾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下规划:要把年轻时没学完的国画捡起来,要带着老伴重走当年恋爱时的小城,还要把家里的老照片整理成册,写下背后的故事。可真到了退休,国画颜料干了几管,画笔还没握稳就觉得胳膊发酸;重走旧地只去了一个小镇,老伴就说腿沉得像灌了铅;老照片翻出来堆了一桌,很多人和事却怎么也想不起细节,最后只能叹口气把本子合上。
老年是戴着面具的日常。在子女面前,总得挺直腰板说“我没事,你们忙自己的”,哪怕前一晚腿疼得没睡好;在孙辈面前,要装出什么都懂的样子,陪他们玩闹时藏起浑身的疲惫;和老伙计聚会,聊起当年的事总要说“我现在还能每天走一万步”,却不敢提爬两层楼就要歇会儿;到了医院,面对医生的提问,更是像学生面对老师,不敢有半点隐瞒和敷衍。我们总想着保住那点体面,后来才发现,老年的体面常常是“装”出来的——怕给子女添麻烦,怕被老伙计比下去,更怕承认自己真的老了。
老年是不得不认的“输”。年轻时总觉得自己能和一切较劲,跟困难较劲,跟命运较劲,甚至跟时间较劲。可老了才明白,人最先输给的是身体。曾经一顿能吃两碗饭,现在多吃一口都消化不了;曾经熬夜加班第二天照样精神,现在晚上醒两次就再难入睡;曾经觉得“生死”是遥远的话题,现在身边时不时传来老友离世的消息,才惊觉死亡原来离得这么近。再要强的人,也会在风湿发作时扶着墙皱眉;再爱美的人,也会对着镜子里的白发和皱纹叹气;曾经管着几百号人的老领导,如今可能连自己的药盒都要子女帮忙整理。
有人说“老当益壮”,可普通人的老年,哪有那么多传奇。电视上看到八旬老人还能跑马拉松,可那背后是专业的护理和良好的身体基础。我们这些普通老头老太,能每天自己买菜做饭,能下楼晒晒太阳,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非要学着别人“挑战自我”,说不定反而伤了身体。就像邻居张大爷,看别人跳广场舞觉得热闹,硬要跟着学高难度动作,结果扭了腰,躺了半个月才好。老年的智慧,不是不服老,而是认老却不怂,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老年是一杯慢慢品的茶。太浓的茶会睡不着,太淡的茶又没味道,只能泡得刚刚好,小口小口地喝。心里一半是对过往的怀念,一半是对当下的珍惜;一半是对未来的坦然,一半是对琐事的释然。早上坐在阳台看报纸,看到有趣的新闻会笑出声,看到难过的消息会叹口气;傍晚在小区散步,看着年轻人打打闹闹,不会羡慕,只会想起自己的青春;遇到邻里间的小摩擦,不会像年轻时那样争个对错,只会笑着劝两句。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一段故事;每一次沉默,都是对生活的沉淀。
老年要通透,别看透。活得明白是好事,但总把“我都这把年纪了,什么没见过”挂在嘴边,反而显得刻意。楼下王奶奶总说“活够了,无所谓了”,可每次体检都要提前好几天紧张,拿到报告第一件事就是找医生问个不停。其实,怕老、怕死都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假装不在乎。真正的坦然,不是嘴上说“不怕”,而是能平静地面对身体的变化,认真过好每一天——今天想吃饺子就去买馅,明天想和老友聊天就打个电话,不纠结过去,不焦虑未来。
老年是学会和自己妥协。不再和别人比退休金多少,比子女是否有出息,因为知道每个人的日子都有自己的过法;不再为一点小事生气,看到别人占点小便宜,也只会笑笑说“算了”;不再追求“完美”,衣服有点褶皱没关系,饭菜有点咸淡也没关系,只要吃得香、睡得稳就好。能自己系鞋带、扣扣子,是值得开心的事;能记住老朋友的名字,能和家人好好说话,也是一种幸福。那些曾经觉得重要的东西,慢慢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那些曾经忽略的小事,反而成了生活里的甜。
老年不是一场表演,不需要刻意端着架子,也不需要刻意讨好别人。见过退休的老校长,总爱在小区里“指导”别人,说年轻人教育孩子不对,说老年人跳广场舞太吵,结果大家都躲着他;也见过有些老人,为了让子女开心,明明不舒服还要强撑着带孙辈,最后累垮了自己。其实,老年最好的样子,就是做自己——想安静就在家看看书,想热闹就去公园聊聊天,不用管别人怎么说,也不用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老年最该放下两样东西:一是“长辈的架子”,别总想着教年轻人怎么生活,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二是“过去的遗憾”,别总后悔“当年要是怎样就好了”,过去的已经过去,再想也没用。
老年就是一场慢慢的告别,告别矫健的步伐,告别清晰的记忆,告别身边的人,最后告别这个世界。既然日子是单向的,就别留太多遗憾——想吃的就去吃,想见的人就去见,想做的小事就去做。老年或许不完美,有疼痛,有遗忘,有孤独,但也有从容,有温暖,有释然。好好活着,就是对晚年最好的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