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10-30 22:02 编辑
【编者按】他们再怎么切换,谁又能比得了白鹭呢?一色的羽毛洁白如雪,被认为是纯洁无瑕的象征,其轻盈飘逸、自由翱翔的姿态,又被认为是空中的精灵,它既能无限次地飞向天水交接处,又能近到岸芷汀兰,故它在文人墨客笔下是美丽高贵的象征。所以诗中会讲“ 当我再也载不动历史烟云/ 坠落时大抵会自豪而又不无遗憾地说/ 我切换过无限循环的远近 ”。诗歌语言朴实,寓意丰满,借白鹭自述,表达出那种高贵、美丽、永恒、纯洁、自豪、骄傲之情怀。在芸芸众生中,就不乏这样的人,既不会象变色龙那样趋炎附势,也不会象古板守旧的人墨守成规,而是保持初心,不磷不缁,勇敢前行。(清秋丽影)
当时令切换冬夏,风刀切换凉热
摩托切换城乡,作业切换工农
我嘚瑟,我引吭,我参与水田切换青黄
你们且行且切吧
我这只栖居湿地的精灵
绝不切换诗歌在俺基因里种下的白
我是“上”过杜诗之“青天”那“一行
打头那只之后裔
翼翅切换的何止浩渺天水诗行汗血
天水交接的那根线很近
似乎只待扇几下翼翅即可叼起
好想重新格式化爱我不爱我的稻田
那根线朝我眼眸挑起的那个近
一次又一次及至无数次拉风拉我航程
拉成一线又一线无穷的远
当我再也载不动历史烟云
坠落时大抵会自豪而又不无遗憾地说
我切换过无限循环的远近
【美文简析】 这首《一只白鹭的切换》以“切换”为诗眼,在机械重复的现代节奏中,构建出一则洁净的精神寓言。
白鹭作为主体,拒绝随外部世界一同“切换”。它既是杜甫诗中那行青天上的后裔,也是基因里永不更改的诗性之白。诗人巧妙地将“天水交接的那根线”作为核心意象——看似近在咫尺,却在无数次追寻中延伸成“无穷的远”,暗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张力。
歌语言糅合古典诗意与现代词汇,“格式化稻田”等陌生化表达新颖而不突兀。白鹭最终“载不动历史烟云”的坠落,既是对生命限度的承认,也是对飞翔本身的礼赞——我们终其一生,不正是在这“无限循环的远近”间,确认自我存在的痕迹?
这首诗轻逸而厚重,以白鹭之姿完成了对精神故乡的又一次叩问。(海尔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