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726|回复: 2

[小说] 曲水河畔的忘年绝恋(短篇故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湖南长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9

主题

425

帖子

5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曲水河,是湘江的支流的支流的支流的一支小河流。曲水河的水,年复一年地在村边流淌,浑浊的浪花里藏着无数人的故事。莫有余的故事,就是从这河水边开始的,带着泪,却最终酿成了甜。
一、浮萍无依,微光入怀
1968 年的夏天,曲水河畔的莫家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紧接着便是女人微弱的气息渐渐消散。莫有余的母亲,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生下他后,永远地离开了。莫父抱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孩子,望着妻子冰冷的脸,浑浊的眼泪砸在孩子的襁褓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就叫有余吧,” 他哽咽着说,“盼着这孩子往后的日子,能有余粮、有余福,别像我们这样苦。”​
可命运偏不遂人愿。莫有余五岁那年,连续半个月的暴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得地面噼啪作响。曲水河的水位一天比一天高,浑浊的河水漫过了河坝,朝着村子涌来。那天凌晨,莫父听到邻居的呼喊,抓起蓑衣就冲进了雨里 —— 他要去加固村东头的河堤,那是保护整个村子的最后一道屏障。莫有余扒着门框,看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雨幕里,嘴里不停喊着 “爹”,却只得到风声和雨声的回应。​
天亮时,雨停了,洪水却退得缓慢。村民们沿着河岸呼喊着失踪的人,莫有余跟着人群跑了一路,直到在下游的芦苇丛里看到父亲那件熟悉的蓝色蓑衣。蓑衣被河水泡得发胀,上面还缠着几根水草,可父亲的身影,却再也找不到了。
从此,莫有余成了村里的孤儿。他穿着不合身的破旧衣服,每天在村子里游荡,饿了就捡村民家扔掉的红薯皮,渴了就喝河里的生水。晚上,他蜷缩在村头废弃的草棚里,听着风吹过草叶的沙沙声,总觉得那是父亲在喊他的名字。村民们看着他可怜,有时会给他一碗热粥,却没人敢把他带回家 —— 那年月,家家都过得紧巴巴,多一张嘴就多一份负担。​
直到那天,莫有余饿了两天,实在走不动了,就蜷缩在曲家的门口。曲家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一个穿着浅蓝色上衣的姑娘走了出来,她就是刚当上民办老师的曲玉芳。曲玉芳看着门口这个瘦小的孩子,小脸蜡黄,嘴唇干裂,手里还攥着半块干硬的馒头,心里一下子就软了。“孩子,你怎么了?” 她蹲下身,轻声问道。莫有余抬起头,怯生生地看着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肚子不争气地 “咕咕” 叫了起来。​
曲玉芳把莫有余领进了屋,给他端来一碗热粥和一个白面馒头。莫有余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是他父亲走后,第一次吃到热乎的东西。曲玉芳的父母曲木森和陈惠莲从里屋走出来,得知莫有余的遭遇后,老两口对视了一眼,叹了口气。“孩子,” 曲木森拍了拍莫有余的肩膀,“以后你就住在这里吧,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那天晚上,莫有余躺在温暖的土炕上,盖着带有阳光味道的被子,第一次睡得那么安稳。他知道,自己终于有家了。
在曲家的日子,是莫有余童年里最温暖的时光。曲玉芳每天早上都会帮他梳头发,把他乱糟糟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晚上放学回来,还会辅导他写作业。莫有余不爱说话,却会默默跟着曲玉芳,她去河边洗衣服,他就帮着拎水桶;她去地里挖野菜,他就帮着拔草。曲木森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带莫有余去河里钓鱼,教他辨认地里的庄稼。陈惠莲则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给莫有余,过年时还会给他做一身新衣服。
那时的曲玉芳,刚满 22 岁,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她不仅长得清秀,还写得一手好字,孩子们都喜欢听她上课。村里的民兵营长也喜欢她,经常在她放学路上等她,给她带山里采的野果子。曲玉芳每次都会把野果子分给莫有余一半,笑着对他说:“有余,你看,这是李营长给的,可甜了。” 莫有余咬着野果子,看着曲玉芳脸上的笑容,心里也甜甜的 —— 他希望这个温柔的姐姐能一直开心。​
二、风雨骤至,碎了芳华
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噩耗就传来了。那年秋天,李营长接到任务,被抽调到县里参加扫黑除恶的统一行动。出发前,他特意来曲家告别,手里拿着一枚崭新的军徽。“玉芳,” 他把军徽递给曲玉芳,眼神坚定,“等我回来,我就娶你。” 曲玉芳接过军徽,紧紧攥在手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莫有余站在一旁,看着李营长郑重的样子,也跟着说:“姐夫,你要早点回来,我还等着跟你学打qiang呢。” 李营长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等我回来,就教你。”​
可李营长再也没有回来。半个月后,村里来了几个穿着军装的人,他们带来了李营长牺牲的消息 —— 在扫黑除恶的过程中,李营长在追击罪犯的过程中,被土qiang的子弹击中了胸膛。
曲玉芳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她抱着那枚军徽,坐在床边哭了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莫有余看着曲玉芳苍白的脸,心里也跟着难受。他端着一碗热粥,走到曲玉芳身边,小声说:“姐姐,你喝点粥吧,不然身体会垮掉的。” 曲玉芳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她摸了摸莫有余的头,声音沙哑:“有余,姐姐没有姐夫了。”​
莫有余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陪着她坐在床边,一遍又一遍地说:“姐姐,还有我,我会保护你。”​
曲木森和陈惠莲看着女儿如此伤心,心里也不好受。老两口本来身体就弱,这些天为了照顾曲玉芳,更是熬得心力交瘁。陈惠莲的咳嗽越来越严重,曲木森的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可他们还是强撑着,每天给曲玉芳做她爱吃的饭菜,劝她想开点。
时间慢慢过去,在家人的陪伴下,曲玉芳渐渐走出了伤痛。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意义。
三年后,经人介绍,曲玉芳认识了退伍军人刘卫国。刘卫国比曲玉芳大两岁,身材高大,性格温和。他听说了曲玉芳的故事后,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更加心疼她。刘卫国经常来曲家帮忙,他会帮曲木森劈柴、挑水,会陪陈惠莲聊天,还会给莫有余讲部队里的故事。
莫有余很喜欢刘卫国,因为刘卫国说话算话,答应教他打拳,就真的每天早上陪他练习;答应给他做弹弓,就真的用木头做了一个精致的弹弓。曲玉芳看着刘卫国对家人这么好,心里也渐渐有了暖意。她发现,自己又能像以前那样笑了。
相处了半年后,刘卫国向曲玉芳求婚了。曲玉芳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 她想,或许这一次,她能拥有幸福。曲家上下都为她高兴,曲木森和陈惠莲忙着给她准备嫁妆,莫有余也跟着忙前忙后,帮着贴喜字、打扫房间。​
可命运再次和曲玉芳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结婚前三天,刘卫国去镇上买结婚用的东西,路过一个杂货铺时,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老人的钱。刘卫国立刻冲了上去,抓住了小偷的手。小偷急了,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刘卫国刺了过去。匕首正好刺中了刘卫国的肝脏,鲜血瞬间就流了出来。
路人把刘卫国送到医院时,他已经快不行了。医生抢救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曲玉芳赶到医院时,看到的只是盖着白布的刘卫国。她扑在刘卫国的身上,哭得撕心裂肺,一遍又一遍地喊着他的名字,可刘卫国再也不会回应她了。
曲木森和陈惠莲听到消息后,当场就倒在了地上。老两口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陈惠莲的咳嗽越来越严重,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曲木森则整日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眼神空洞。三天后,陈惠莲在睡梦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又过了一天,曲木森也跟着走了。
短短几天,曲玉芳失去了未婚夫和父母。她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看着墙上父母的遗像,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村里的流言蜚语也开始传开,有人说曲玉芳 “命硬”,克死了两任男友,还克死了自己的父母。甚至有家长不让孩子去她班上上课,说怕被她 “克” 到。​
曲玉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意见人。她看着窗外的曲水河,觉得自己就像河里的浮萍,无依无靠。
三、少年长成,执手相伴
那时的莫有余,已经小学毕业了。他知道曲玉芳心里难受,也知道村里的人都在背后议论她。可他不怕,在他心里,曲玉芳永远是那个温柔善良的姐姐,是那个给了他家的人。
莫有余不喜读书,他觉得自己应该早点挣钱,帮曲玉芳撑起这个家。于是,他找到了村里的老木匠,想要拜他为师。老木匠一开始不愿意收他,觉得他年纪太小,可架不住莫有余的坚持 —— 他每天都去老木匠家,帮着扫地、擦桌子,还主动帮老木匠打下手。老木匠被他的诚意打动,最终答应收他为徒。​
学木工活很辛苦,每天要对着木头刨、锯、凿,手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可莫有余从不叫苦,他知道,只有自己学得快、学得好,才能早点挣钱,让曲玉芳过上好日子。每天下班后,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家,帮曲玉芳做饭、打扫卫生。看到曲玉芳坐在床边发呆,他就会给她讲自己白天学木工时遇到的趣事,比如自己做的第一个小板凳歪歪扭扭的,被师傅笑话了;比如自己学会了雕花,师傅还夸他有天赋。
有一次,村里的王大婶当着曲玉芳的面说:“玉芳啊,不是我说你,你这命也太硬了,谁跟你在一起谁倒霉。” 莫有余正好从外面回来,听到这话,立刻冲了上去,挡在曲玉芳身前,瞪着王大婶说:“王大婶,你别胡说!我姐姐是好人,她没有克任何人,是那些事情太巧了!” 王大婶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嘟囔着说:“我也就是随口说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护着她。” 莫有余梗着脖子说:“我姐姐对我好,我就护着她!以后你再敢说我姐姐坏话,我就对你不客气!”​
曲玉芳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莫有余,心里既感动又酸涩。她摸了摸莫有余的头,轻声说:“有余,我们回家。” 莫有余转过头,看着曲玉芳,眼神坚定:“姐姐,有我在,没人能欺负你。”
日子一天天过去,莫有余的木工手艺越来越精湛,他能独立做桌子、椅子,甚至还能做一些简单的衣柜。他把赚来的钱都交给曲玉芳,让她攒着。曲玉芳也渐渐从伤痛中走了出来,她重新回到学校教书,虽然还有人在背后议论她,但她已经不在乎了 —— 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还有莫有余。​
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曲玉芳已经 34 岁,过了适婚的年纪,村里再也没有人给她提亲。而莫有余,也长成了一个 18 岁的小伙子,虽然个子不高,但常年做木工让他身体很强壮,肩膀也变得宽厚。他看着曲玉芳每天一个人上下班,看着她在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心里渐渐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 他不再仅仅把曲玉芳当成姐姐,他想一辈子保护她,想和她一起过日子。​  那天傍晚,莫有余和曲玉芳像往常一样坐在曲水河畔的石头上。夕阳把河水染成了金色,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青草香。莫有余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对曲玉芳说:“姐姐,我有话想对你说。” 曲玉芳转过头,看着他,笑着说:“什么话,你说吧。”​  莫有余看着曲玉芳的眼睛,认真地说:“姐姐,别人都怕你克夫,我不怕。你肯嫁给我吗?”​
曲玉芳愣住了,她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说:“有余,你别胡说,我是你姐姐,而且我比你大 16 岁,我们不合适。” 莫有余拉住她的手,他的手很粗糙,却很温暖。“姐姐,我没有胡说,” 他看着曲玉芳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没有你,我早就死了。这些年,你为我付出了多少,我都记在心里。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不管你多大年纪,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不怕。就算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会被你克死,我也愿意。”​
曲玉芳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看着莫有余真挚的眼神,心里防线渐渐松动。这些年,莫有余对她的好,她都看在眼里。可她还是担心:“有余,你还年轻,你以后会遇到更好的姑娘,你会后悔的。” 莫有余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不会后悔。在我心里,你就是最好的姑娘。姐姐,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好吗?”​
曲玉芳看着莫有余,点了点头,眼泪流得更X了 —— 这一次,是幸福的眼泪。​
他们的婚事,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莫有余年纪轻轻,怎么会娶一个比自己大 16 岁,还被传 “克夫” 的女人。老木匠也劝莫有余再考虑考虑,可莫有余却说:“师傅,我已经想好了,玉芳是个好女人,我想和她过一辈子。”​
他们的婚礼很简单,没有盛大的排场,只有几个真心祝福他们的人。曲玉芳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红衣服,莫有余穿着自己做的新木工服。他们在曲木森和陈惠莲的遗像前拜了三拜,就算礼成了。婚后,莫有余把曲玉芳的名字刻在了自己的木工工具箱上,他说:“这样,不管我走到哪里,都能带着你。”​
四、风雨同舟,岁月情长
婚后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却充满了温馨。莫有余每天早早起床去做木工活,不管多累,晚上都会准时回家。曲玉芳则一边教书,一边照顾家里,她会给莫有余准备热乎的饭菜,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第二年,曲玉芳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们给孩子取名 “莫晓阳”,希望孩子能像太阳一样温暖、阳光。莫有余看着襁褓中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他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儿子,给儿子唱摇篮曲。曲玉芳看着父子俩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
又过了两年,女儿莫晓慧出生了。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莫晓阳每天都会围着妹妹转,帮着曲玉芳照顾妹妹。莫有余更努力地做木工活了,他想给妻儿更好的生活。他不仅在村里做木工,还会去镇上的家具厂接活,有时候忙到半夜才回家。曲玉芳心疼他,会给他留一盏灯,还会给他端来一碗热汤。
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有不少考验。莫晓阳五岁那年,曲玉芳生了一场重病,需要住院治疗。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莫有余为了凑医药费,白天在家具厂干活,晚上还去镇上的工地打零工。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人瘦了一大圈,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曲玉芳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里很心疼,劝他别这么拼。可莫有余却笑着说:“没事,我身体好着呢,等你病好了,我们一家人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在莫有余的努力下,曲玉芳的病渐渐好了起来。出院那天,莫有余抱着曲玉芳,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玉芳,你终于好了,吓死我了。” 曲玉芳摸了摸他的脸,轻声说:“让你受苦了。” 莫有余摇了摇头:“只要你好好的,我一点都不苦。”​
莫晓阳上高中时,成绩一度下滑,还和同学闹了矛盾。曲玉芳和莫有余没有打骂他,而是耐心地和他沟通。原来,莫晓阳是因为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给家里丢脸,才故意用叛逆的方式掩饰内心的不安。
莫有余坐在莫晓阳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拍着儿子的肩膀:“阳阳,爹没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爹知道,只要你尽力了,就算考不上最好的大学,爹和你娘也不会怪你。咱们家以前那么难都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你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曲玉芳也柔声说:“阳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娘相信你,只要你调整好心态,肯定能找回学习的劲头。要是遇到不会的题,娘可以帮你辅导,实在不行,咱们也可以找老师请教。”​
在父母的开导下,莫晓阳渐渐打开了心结。他开始重新投入学习,遇到难题就主动向父母或老师请教。莫有余和曲玉芳也经常陪着他学习,晚上家里的灯总是亮到很晚,灯光下,一家人的身影温馨而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那年,莫晓阳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莫有余特意买了酒,还做了一桌子好菜。他举起酒杯,眼圈泛红:“阳阳,好样的!没给爹和你娘丢脸!” 曲玉芳看着儿子,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眼眶也湿润了 —— 她知道,这不仅是儿子的成功,也是他们这个小家的希望。​
莫晓阳上大学后,曲玉芳的工作也迎来了转机。那年,县里有民办老师转正的名额,曲玉芳凭借多年优秀的教学成绩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成功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办老师。拿到转正通知书的那天,曲玉芳拿着通知书看了很久,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莫有余从背后轻轻抱住她:“玉芳,恭喜你,这些年你辛苦了。” 曲玉芳靠在莫有余的怀里,笑着说:“不辛苦,有你和孩子们在,我什么都不怕。”​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可莫有余还是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的木工手艺在镇上越来越有名,很多人都来找他做家具。他不仅做家具,还开始收徒弟,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年轻人。有人劝他:“有余,你现在日子好了,也该歇歇了。” 莫有余却笑着说:“干活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自在。再说,多挣点钱,以后孩子们结婚生子,也能帮衬一把。”​
几年后,莫晓慧也考上了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 —— 她从小看着母亲教书育人,心里早就埋下了成为一名老师的种子。送莫晓慧去大学报到那天,曲玉芳拉着女儿的手,叮嘱道:“慧慧,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了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 莫晓慧点了点头:“娘,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做一名好老师。”​
孩子们都上了大学,家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莫有余和曲玉芳每天还是按部就班地生活 —— 莫有余去做木工活,曲玉芳去学校上课。晚上,两人会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聊着孩子们的趣事,聊着过去的日子。曲玉芳偶尔会拿出那枚李营长送的军徽,轻轻擦拭着,眼神里满是怀念。莫有余知道,那些逝去的人,永远是曲玉芳心里的牵挂。他不会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握住她的手,给她温暖和力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莫晓阳和莫晓慧都毕业了,各自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也成了家。莫晓阳娶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还生了一个儿子;莫晓慧也嫁给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事,有了一个女儿。孩子们经常会带着家人回来看望莫有余和曲玉芳,每次家里都热闹非凡。
莫晓阳的儿子第一次喊 “爷爷”“奶奶” 时,莫有余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孙子不肯撒手;莫晓慧的女儿喜欢听曲玉芳讲故事,曲玉芳就给她讲自己年轻时教书的经历,讲她和莫有余的故事。看着孙子孙女天真烂漫的笑脸,莫有余和曲玉芳心里满是幸福 —— 他们知道,自己的爱已经延续到了下一代。​
五、夕阳正好,余生相伴
曲玉芳到了退休年龄,正式告别了她热爱的讲台。退休那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来为她送行,学生们给她送了鲜花和贺卡,上面写满了对她的祝福。曲玉芳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心里满是不舍,她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以后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莫有余也渐渐放下了木工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忙碌。孩子们想让他们去城市里住,可莫有余和曲玉芳却拒绝了 —— 他们舍不得曲水河畔的这个家,这里有他们太多的回忆,有他们熟悉的乡音,有他们热爱的土地。​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莫有余和曲玉芳就会起床,一起去曲水河畔散步。他们沿着河岸慢慢走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看着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有时候,他们会遇到村里的老邻居,大家会停下来聊聊天,聊聊家里的琐事,聊聊孩子们的近况。
上午,曲玉芳会在家看看书、种种花。她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有月季、牡丹、菊花,每到花开的季节,院子里就像一个小花园,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莫有余则会打理院子里的小菜园,他种了青菜、黄瓜、西红柿,每天都会去浇水、施肥。看着自己种的蔬菜长得绿油油的,莫有余心里满是成就感。
下午,阳光正好,两人会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喝着茶,聊着天。莫有余会给曲玉芳讲自己年轻时学木工的趣事,讲他第一次给曲玉芳做家具时的紧张;曲玉芳会给莫有余讲自己教书时的经历,讲那些调皮又可爱的学生。有时候,他们也会不说话,就静静地坐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听说洗脚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曲玉芳每周都要陪着莫有余坐地铁穿过资江到通泰街去洗脚按摩。洗脚的当口,还和技师说起他们俩人的爱情故事,两位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洗完脚,两人相携走过青石板街道,过河过水回到曲水河畔的家里。
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曲水河畔,把河水染成了金色。莫有余和曲玉芳会手牵手,沿着河岸慢慢走着,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曲玉芳靠在莫有余的肩膀上,轻声说:“有余,没想到我们能一起走过这么多年。” 莫有余紧紧握住她的手,笑着说:“玉芳,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算再苦再难,我也愿意。以后的日子,我还会陪着你,一直走下去。”​
村里的人看着他们相濡以沫的样子,再也没有人提起以前的流言蜚语。大家都说:“莫有余和曲玉芳真是一对好夫妻,这么多年了,还这么恩爱,真是不容易。” 是啊,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失去过太多的亲人,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始终没有放弃彼此。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年龄的差距,打破了世俗的偏见,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珍贵。​
曲水河的水还在年复一年地流淌,它见证了莫有余和曲玉芳的相遇、相知、相爱,见证了他们的苦难与幸福,见证了他们的坚守与陪伴。夕阳下,那对相携而行的老人,就像一幅最美的画,永远定格在曲水河畔,定格在每一个见证过他们爱情的人的心里。  
谁说爱情会被年龄阻隔?谁说爱情会被流言打败?莫有余和曲玉芳用他们的一生证明,真正的爱情,无关年龄,无关世俗,只要两颗心紧紧相依,就能跨越所有的阻碍,就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忘年恋,就像曲水河畔的常青树,永远生机勃勃,永远温暖人心。

回复 来自- 湖南长沙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湖南长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9

主题

425

帖子

5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我是相信爱情的。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这是根据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南长沙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984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当血缘的脐带断裂,人性的温度足以熔铸新的羁绊,跨越年龄的守望终将证明:真爱的刻度不在年轮,而在灵魂共振的频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惑地带

惑地带

订阅| 关注 (54)

乃知,亦乃未知。从模糊到澄明,贵在剖解。
10今日 7069主题

阅读推荐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