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酒年华 于 2025-11-21 16:00 编辑
“理智”认知录
以前的认知,总把理智当作褒义词津津乐道。诸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厚积薄发等等很多凝重词汇,哪个不是在理智的运作下,才得以实现的呢? 可近日潜意识里,骤然生出个匪夷所思的念头,理智不过个中性词而已。其不二使命,便是充当人性画布上的一支笔;而底色早由人性的yu望、良知与选择染就,其思考、算计与推演,既可成为行善的铠甲,亦能沦为作恶的利器。 说实话,生出这么个念头,心里挺纠结的。而一向自由散漫惯了的思绪,却不甘寂寞毫无顾忌,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天马行空飞舞开来;并信手拈起一个个行善作恶的实例,喋喋不休数落一通。 因为刚刚读过选泽战友的纪实小说《临泉村的发小们》便首先拎出书中的那个玉狗。此人脑瓜灵光,曾为推销生产队西瓜,不辞辛劳走街串巷,口吐莲花热情叫卖,从而赢得了社员们的夸奖赞誉;后来一门心思想要急发财,便走上坑蒙拐骗的歪门邪道,甚至连儿时的发小们都不放过。 接着提起秦朝的李斯。其观鼠悟道、西入秦国、谏逐客书、离间六国、妒sha韩非、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沙丘之变与黄犬长叹等经典故事,可谓把理智诠释得淋漓尽致。不同的动机与作为,既能因兼济天下的初心,辅佐嬴政统一天下制定法度,让乱世归序万民受益;也能因贪权恋位的私欲,用同样缜密的逻辑构陷忠良搅动朝局,最终落得腰斩之刑。 玉狗与李斯,一个平头百姓,一个历史名人,自然没有多少可比性。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理智的头脑,在人性的不同维度里,活出了善恶的两个极端。 那个竹林七贤精神领袖的嵇康,身处魏晋乱世,妥协即安似乎是最理智的选泽,而他的计算维度中,却装满不能量化与舍弃的风骨正义;正是这些道德指标,让他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临刑前竟然从容不迫潇洒如常,风轻云淡拨响琴弦,弹奏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广陵散》被后人誉为守护正道的典范。 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华夏民族五千年,类似的名言警句,实在太多太多了。而人们之所以对此世代传颂念念不忘,皆因范公是位言出必行的贤达。他为把这一济世情怀落地为实,运筹帷幄统筹兼顾,实地勘察协调资源,重修捍海堰保护农田盐灶,疏浚河道根治水患,举办义学惠及寒门。可以看出,善意要从情怀变为事实,没有周密的理性规划与扎实的具体行动,是决然不能的。 类似范公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不正是在人性中爱国良知的主导下,才心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理智分析鸦片之害,制定销烟策略,抵御住各方压力的吗? 钱学森不惧重重阻挠毅然归国,同样绝非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举,而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理智判断国家需求,从而舍弃国外优渥条件,回来报效祖国的。 古往今来,理智形成的善举,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同样,理智促成的恶行,也五花八门罄竹难书。 秦桧陷害岳飞,就是精准拿捏住了帝王的猜忌,用逻辑编织出莫须有罪名,一步步瓦解忠良防线。险恶用心一旦被理智包裹,便会道貌岸然以假乱真,更具欺骗性与sha伤力,竟然就能堂而皇之,变成稳定朝廷的合理之举。 现代zhapian分子亦是如此。他们针对人性弱点,编织发财美梦,设计精准话术,环环相扣形成完美圈套。此时的理智,就是人性yu望的放大器;全力帮着恶念寻找借口规避风险,让原本的私欲膨胀,变成破坏力极强的恶行。 …… 尽管心里不舒服,却不能无视否认这一桩桩清清楚楚的事实。也不得不承认,理智的确是个中性词。它是人性的产物,只充当工具的角色。它像笔,既能绘制宏伟蓝图,也能谋划肮脏交易;又像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更像一台精准计算器,既无视良知重量yu望边界,也没有选择勇气情感温度,一味让人性牵着鼻子,制定出各种或善或恶的行动方案。 这个节点,心境五味杂陈。不甘不愿,无奈无助。正当山穷水尽之际,脑海中忽然蹦出一个词,真正。心眼顿觉一亮,便飘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真正”这个词,既真又正意蕴鲜明。人们使用的频率极高。只隐约记得,对这个词,作家贾平凹曾说过不太喜欢的话。但说归说,仍就继续使用着。《自在独行》中便有这么一句,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洒脱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 不妨借此句型一用。推出个新的概念:真正理智的理智;简称真正的理智。其实,在理智维度中应该也分层次的。一般的理智,毫无疑问是个中性词;而作为天花板级别的真正的理智,理所当然就是个褒义词了。其具体特征如下: 有主导地位。人性的表现形式大致由本能、情绪与理智构成。本能没有善恶却有弱点,情绪既有想法也分善恶,而真正的理智,则青出于蓝胜于蓝,居于人性的主导地位,犹如一盏清明之灯,引导着本能与情绪,在沧桑正道上迤逦前行。 有规范功能。本能先天生就,既会趋利避害,又容易耽于享乐贪慕虚荣;yu望是把双刃剑,既能滋养生命,又可能泛滥成灾。真正的理智则要对它们采取疏导、筛选与节制的有效措施,辨别真伪,认清对错;区分缓急,选择必需。让它们既能拥有合理空间,又能瞄准正确目标,既充实有奔头,又和谐能自律。 有大爱情怀。真正的理智绝非冰冷的人性工具,它站位高远,胸有成竹;心系大爱,充满激情。因此,能克服人性弱点,淡化情绪冲动;能倾听不同意见,形成正确决断;能化解矛盾冲突,凝聚涣散人心;能唤醒人们良知,营造团结氛围;能激发济世情怀,践行理想抱负。 有反思机制。真正的理智,敢于对认知提出质疑;并不断释放新意,对人性自我救赎。实践证明,正确的认知不可能一蹴而就;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逐步完成。也不可能凭着固有经验评判世界,用主观好恶定义是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接纳世界的复杂,不断获取信息与知识,实现自我刷新与超越,并保持从容、淡定与清明,从而在不确定中确定的人生方向。 涂抹到这里,不由长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又犹豫起来。这篇短文的题目,究竟该叫什么呢?其实开始已经定了的,叫理智是个中性词。现在看来,后面还该加一句,更是个褒义词。这样倒很贴切,却委实长了些。犹豫再三,忽然便冒出个“理智”认知录来。 哎,就它吧。 (2025年11月29日于运城)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