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人来 于 2025-11-20 10:13 编辑
夜行慈利
文/岸柳
晚餐后,从长沙出发。车子驶出市区,万家灯火在身后渐次隐去。目的地是慈利,途中要经过湘、资、沅三条江河,夜宿陬市。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是一场心灵的跋涉。 夜色中的湘江,仿佛一条墨色的绸带,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微光。江水静静地流淌着,看不出它的急缓,只能从两岸的灯火在江面上的倒影被拉长、扭曲、破碎又重组中,窥见它永不停歇的脚步。 车子跨越大桥行驶,江风拂窗,带着水汽特有的清新。迎面车灯划过,像是夜空中的流星,转瞬即逝。在湘江的夜色里,时空的界限变得模糊,那些曾经在此驻足的古人,仿佛只隔着一层薄薄的水雾。 湘江,承载着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思。它像是一卷摊开的历史长卷,每一个浪花都是一行诗句,每一段河道都是一篇辞赋。屈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他的“浩浩沅湘,分流汨兮”的诗句,早已融入了这江水的气息中。 西行不久,便来到了资水。相较于湘江的深沉,资水显得沉默内敛。夜色浓重,只能凭借两岸的灯火,勾勒出它大致的轮廓。它就像一位农人,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水路,不张扬,不喧哗。 资水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静静地流淌,千百年来,迎送过无数过客。邵阳吴氏始迁祖斗垒公当年正是出洞庭湖,沿资水逆上到达邵邑定居的。我虽然听不见资水的声音,但看见桥上的灯光在河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随着水波微微晃动,像是无数只窥探黑夜的眼睛。 资水的语言本就不是用耳朵听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感受到资水诉说的非凡的历史故事。 告别资水,继续西行,便来到了沅水。夜色中的沅水,江面显得格外宽广,对岸的灯火稀疏而遥远,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车子行驶在桥上,跨越着一道巨大的鸿沟。桥下的沅水,呈现出黛青色,悠悠水韵,流淌在心中。它带着一丝神秘,一丝野性,仿佛在诉说着湘西大地上的古老故事。 晚上十点,到达桃源县陬市镇。“陬”即“角落”之意。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的沅水北岸,有近500年的文明史,素有“小南京”美誉。这个小镇,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路灯像是守夜人的眼睛,温和而警惕地注视着这个安静的世界。 借宿镇上的维也纳酒店。这店名带着异国风味,落在湘西边缘的小镇上,竟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酒店是崭新的,设施也周全,推开窗,能望见镇子里的灯火,疏疏落落,透着一种安分的温暖。陬市宿梦,躺在床上,享受了带着沅水气息的夜风,还有那特有的泥土和草木的芬芳。 2025/11/13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