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6343|回复: 0

[散文] 芝兰映雪:千年弦歌与医者初心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1

主题

601

帖子

930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9309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夏宇 于 2025-11-15 10:55 编辑

  霜染银杏,断桥烟雨入汝城
  汝城的初冬不似西湖,没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热闹,九龙江的晨雾裹着烟雨,清寂得刚好。今早六点多,我坐在书房里,窗外雾霭沉沉,鸡鸣混着狗吠飘进来,竟和记忆里《新白娘子传奇》的调子对上了。三十年前还是孩童的我,挤在邻居家的彩色电视机前,看白衣的白娘子翩然掠过屏幕,“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的唱词顺着山间的风钻入耳中。那会儿不懂深意,只觉得旋律比汝城的山水还醉人,却悄悄记下了那个白衣女子的温柔善良。
  如今我在医院待了十余年,日日和医护患打交道。看老中医搭脉时的沉稳,问诊时的耐心倾听,倒像极了剧中白娘子与许仙为百姓义诊,细细辨证、免费施药的慈悲。药房里的黄芪、甘草,在木柜里静静陈放,像极了白娘子在雷峰塔下的千年修行——“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这哪儿只是说爱情,分明藏着中医“厚积薄发”的理儿。炮制中药讲究“水火相济,阴阳调和”,就像白娘子遇上许仙,是天地间最妥帖的搭配,赵雅芝把这份默契演到了骨子里,让这个角色越过了时光,成了几代人心里的念想。
  汝城的热水温泉是造物主的馈赠,氡、硫这些矿物质藏在泉水中,冬日里蒸腾的雾气裹着淡淡的硫磺味,活脱脱一个中医“药浴疗疾”的天然场子,疗愈着往来的旅人。这让我想起剧中白娘子为救许仙,闯昆仑山盗仙草的桥段,“救苦救难观世音,普渡众生显神通”的声音还在耳边绕。赵雅芝在《观世音》里演的那位,为解众生疾苦不辞辛劳、遍洒甘霖,和白娘子的医者仁心是一路的,也合着我们中医“医者仁心”的规矩。医院的老前辈总说:“当医生的,不光要懂药性,更得懂人心。”赵雅芝该是读懂了角色的“心”,才让白娘子的善、观世音的慈,像温泉的暖流似的,润着人心,哪怕远到汝城这样的湘南小城,也能感受到。
  弦歌不辍,荧屏岁月映初心
  五十多年的荧屏生涯,赵雅芝活得像个执着的修行者。《上海滩》里风情万种的冯程程,《戏说乾隆》里敢爱敢恨、灵透多变的沈芳,再到《新白娘子传奇》里温婉坚韧的白娘子,每个角色都像精心炮制的中药,各有风骨,却都透着一股子醇正。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的旋律一响起,就能勾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冯程程的旗袍身影映着黄浦江的浪花,就像中医里“君臣佐使”的配伍,刚柔相济,才成了经典。这份经典,又像汝城的古祠堂群,经了百年风雨,还守着最本真的模样。
  在医院做宣传,常要挖老前辈的行医故事。有位谭医师,三十年来一直守着“辨证施治”的规矩,就算是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也会按着患者的体质调灸法。她这份坚守,像极了白娘子在风雨里护着许仙的执着,也合着中医“治其本”的核心——就像白娘子被疑是妖、许仙心生隔阂时,那种“心湖雨又风”的迷茫、纠结、挣扎,可不就是人生里的风雨无常?而真智慧,就该像白娘子那样“任凭风雨骤,我自岿然立”,也像中医“观其色、听其声、问其苦、切其脉”的辨证之道,在变化里找根本。赵雅芝演戏也这样,从不刻意赶潮流,反倒钻到角色骨子里,像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提前摸透角色的心思和行事逻辑,让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刚好到位。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这唱词道尽了人生的无常与坚守。我也经历过一段走不下去的感情,就像白娘子和许仙,明明盼着“百年修得共枕眠”,终究没扛过现实的磕磕绊绊。那段日子,全靠重温《新白娘子传奇》熬过长夜。白娘子在雷峰塔下的隐忍坚守,让我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只要心里存着善、守着初心,就像中医里的“固本培元”,总能走出困境。
  如今碰到以前的患友,我总爱跟他们讲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告诉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剧里学来的这份坚韧与善意,就像中医里灵芝“益气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不图立竿见影,却能慢慢滋养精神、稳住心性。
  芝兰同心,天下芝迷一家亲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这话不光是剧情的伏笔,更是人生的理儿。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因果相循”,暴饮暴食伤脾胃,熬夜操劳耗肝肾,就像法海执念成空,白娘子善良得报。赵雅芝在荧屏上塑造的角色,总透着“善”的力量,这份力量不管隔着地域、年龄、身份,都让“天下芝迷一家亲”成了真。
  今年《新白娘子传奇》30周年演唱会于7月12日在苏州办举办。之前我竟在网上认识了网友“缘白”,跟着进了“1992缘系新白娘子传奇群”,继而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芝迷”。本来想约着线下聚聚聊聊,可惜工作太忙没去成。我们在群里无话不谈,从白娘子的“悬壶济世”聊到中医的“辨证论治”,从赵雅芝的演技聊到各自的生活,熟得像认识多年的老友。每次重温赵雅芝的剧,都能感受到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就像针灸时的酸胀感,轻轻浅浅,却能直达病灶。这种共鸣,就像中药里的“君臣相得”,不用多说话,彼此就懂了。
  群里的人啥样的都有,有年过五旬的前辈,也有刚上大学的年轻人;有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有奔波打拼的创业者;有像我这样爱文字的,也有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大家因为赵雅芝的作品结缘,分享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传递着温暖和力量。有人说要学白娘子“耐心熬药”的心思护理患者,有人科普“肝主疏泄、心情好气血才顺”的养生知识,有人用“只要有爱在心中,乌云之上有晴空”安慰失意的人,有人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彼此打气……这份情谊,就像中医里的“配伍相宜”,看似不一样的人,在“善”的指引下,倒也能和谐相处、互相成全。
  赵雅芝在采访里说过:“作为演员,最幸福的就是自己演的角色能给观众带去温暖和前行的力量。”这话,跟我们医者的初心简直一模一样——“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在医院里,我见过太多因疾病绝望的家庭,也见过太多因医生的坚守重获新生的笑脸。每次整理这些宣传素材,我总会想起赵雅芝在剧中的表演,她用细腻的情感演尽角色的悲欢,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守护患者的健康,行业不同,可那份坚守和担当,是一样的。
  千年一回,经典永流传
  初冬的夜,汝城的温泉还在冒着热气。昨晚做梦,我泡在热水温泉里,听着远处传来的山歌,恍惚间好像看见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边牵手同行,冯程程在黄浦江畔望着远方,沈芳在山川间策马奔腾。这些角色,像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照亮了几代人的青春,也像一味味珍贵的药材,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这首主题曲过了三十年,还在耳边回响。它不光是白娘子对爱情的执着,更是经典对时代的回应,是演员对艺术的坚守,是观众对美好的向往。赵雅芝1973年出道,如今七十二岁,演戏就演了五十多年,跟一场千年修行似的——守着初心磨演技,揣着善良暖人心,凭着坚守传好戏。这倒像极了中医的“千年传承”,经了岁月沉淀,反倒愈发珍贵。
  中医文化,从奠定理论的《黄帝内经》到梳理药材的《本草纲目》,从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到针灸汤药的疗愈之术,从没因为时代变了就褪色;《新白娘子传奇》播了三十多年,从老式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机到如今的智能电视、手机,从线下聊天到线上刷屏,一直牢牢占着观众的心。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像中医的“经络”,连着过去和现在,连着演员和观众,连着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人。
  今天是11月15日,赵雅芝女士七十二岁生日,遥送一句祝福。愿这位“女神”像汝城的温泉,永远温暖治愈;像中医里的灵芝,永远健康长寿;像剧中的白娘子,永远温婉坚韧。而我们这些芝迷,会带着从剧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守好初心。就像“千年等一回”“天下芝迷一家亲”的约定,我们会一直守护这份经典,守护这份温暖,让芝兰之香,在岁月里永远飘着。
  汝城的夜,灯光亮亮的,银杏叶在风里轻轻晃,当归的香气在空气里漫开。我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约定、这份源于经典的感动、这份芝迷间的情谊,终将和中医的传承、赵雅芝的艺术生命、《新白娘子传奇》的永恒魅力一起,在岁月里沉淀成永恒——多年以后,我们依然会记得,有这样一位白衣女子,有这样一位荧屏传奇,用爱与善良,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7今日 4177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