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东湖岸边人

[散文随笔] 东湖岸边人|秋深桂又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693

帖子

61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2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一篇馨香四溢的散文,欣赏点赞。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96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22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文章以“香”为叙事主线,分为四个章节:“香起”“香漫”“香沉”“香永”,层层深入,由感官到记忆,由表象到哲思,最终指向精神的永恒。

“香起” 是感官的唤醒。从厨房小窗望见老桂,到孩童摇落花雨,再到老人扫花,作者以细腻的通感描写,将桂香具象为“浸过陈年蜂蜜的软绒薄纱”,既有温度,又有触感,更有情绪。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情的秋日氛围。

“香漫” 是记忆的延展。由眼前之景,自然过渡到武昌的秋日记忆,将桂香与城市肌理相融——青石板、黄鹤楼、江风、阿婆的菜篮,皆被赋予香气的印记。空间被气味激活,城市成了有呼吸的生命体。

“香沉” 是哲思的沉淀。在科学解释(农学院教授)与人文关怀(老园丁)的对照中,作者表达了对“生命体贴”的理解:花开花落,不仅是自然规律,更是情感的投射与生命的互文。苏轼照海棠、三峡人收露花等典故的引用,更添文化厚度。

“香永”(虽未完,但可预见)应是精神的升华。从张婆婆晒桂花糕寄予孙子,已可见“香”作为情感载体,超越时空,抵达远方。此“永”,非物理的永恒,而是情感与记忆的不朽。

结构上,层层递进,如桂花香气,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最终弥漫于时间的长河。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96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22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作者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尤擅运用通感、比喻与拟人,使抽象的“香”变得可触、可看、可听。

“香先漫了过来:不扑不抢,是浸过陈年蜂蜜的软绒薄纱”——将嗅觉转化为触觉与视觉,温柔而具体。

“指尖碰过铜绿锁孔,怕要沾起满指旧时光的细屑”——将时光具象为可触摸的物质,诗意而苍凉。

“花瓣却偏要粘在睫毛上,眨眨眼便落下一颗金粒”——拟人化手法,赋予桂花顽皮的生命力。

“连呼吸都变得软绵”“甜意从舌尖漫到心口”——呼吸与味觉的联动,写出香气对身心的浸润。

此外,语言节奏舒缓,句式长短错落,如秋风拂过枝叶,自然流畅。大量使用叠词(簌簌、软乎乎、凉丝丝)与细节描写(竹匾上的“囍”字、老园丁指缝的泥土),增强了文本的质感与温度。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42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6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桂花在文中不仅是植物,更是多重意象的载体:
1. 
时间的信使:九月之香如少年纵酒,十月之香如老人品茶——同一株树,两度花开,却呈现不同生命阶段的气质,暗喻时光流转与生命节律。
2. 
城市的印记:武昌的桂香,与胭脂路、黄鹤楼、江风、阿婆的菜篮交织,成为城市记忆的“气味坐标”。香气成了城市的灵魂注脚。
3. 
情感的纽带:张婆婆晒花做糕寄予孙子,桂花成了亲情的载体;老园丁对树的叹息,是人与自然的共情。
4. 
历史的见证者:东湖周苍柏手植的老桂,听过戏腔,听过书声,石缝中叠着新旧香气——桂花成了历史的“嗅觉档案”,在无声中铭记变迁。
这些意象层层叠加,使桂花超越了植物本身,成为文化、情感与记忆的象征。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42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6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自然的美,不仅在于其存在,更在于我们如何凝视它、感受它、珍视它。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42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6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文中巧妙融入苏轼、三峡人家、周苍柏、曾子等历史人物与典故,却不显生硬。苏轼“燃烛照海棠”与“收露桂花”并置,形成古今对望;周苍柏植桂与曾子“sha猪教子”石刻,则将个人情怀与伦理教化并列,赋予桂花更深层的文化意涵。
同时,市井气息浓郁:卖糖炒栗子的吆喝、阿婆的菜篮、孩童的嬉戏、张婆婆的竹匾……这些生活细节让文章接地而温暖,避免陷入空泛的抒情。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42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6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欣赏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敬茶!  发表于 前天 21:03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518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037
发表于 前天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文字温润如蜜,层层递进,收束“生命回响不喧哗”,将节气写成时光情书。

点评

谢谢葛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518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037
发表于 前天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又闻桂花香……

点评

谢谢葛老师鼓励!敬茶!顺颂秋祺!  发表于 前天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789
发表于 昨天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文字如诗,以桂花为引,串联江城记忆与时光沉淀。意象丰盈,笔触细腻,将自然之香与人文之韵交织,诠释生命从容之美,余韵悠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

订阅| 关注 (20)

觅寻诗意的脚步踏过岁月长河,感受流淌在音符间的情感涟漪,线条与色彩交织出心灵的画卷,品味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瞬间。
51今日 6744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