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风淡雅 于 2025-10-27 21:29 编辑

执念于心,辛勤耕耘,坚定不移,这正是中专生谢欣宇励志精神的真实写照。2016年,淮滨县考生谢欣宇考入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初入中专的她,懵懂而迷茫,甚至认为进入中专就意味着前途黯淡,只能得过且过。然而,细心负责的辅导员安采华慧眼识珠,在新生中关注到了她。安老师与她促膝长谈,客观分析她的优劣势,并以自身奋斗成为高校教师的经历激励她,使她逐渐在求学路上看到希望的光芒。 谢欣宇以勤奋为帆,沉心静气,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专的课程分为文化课与专业课,评价中专生的标准更侧重于专业技术。她顶着“差生”的标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勤奋思考,甚至熬夜整理《人体解剖学》笔记,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她所学的护理专业中,扎针是必修技能。第一次进行扎针操作时,她紧张得手不停颤抖,但她迅速调整心态,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顺利完成了操作。 实习首战告捷,谢欣宇的胆量与从容度大大提升。她抓住机会,奔赴无锡参与抗疫实战,将学校所学的护理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她帮助过的病人脸上绽放的笑容和连声道谢的场景,让她逐渐领悟到人文关怀的意义,以及工作带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她边学习边感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与日俱增,并坚定了在护理领域不断探索的决心。 谢欣宇明确目标后,便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精进,继续在本校攻读大专。在前后六年的时间里,她分秒必争,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这些地方构成了她简单而规律的生活轨迹,从未间断,风雨无阻。为了通过英语四级,她“啃烂”三本词典,听力训练练到耳鸣……即使在宿舍休息时间,她也毫不放松。 既然选择了大专,谢欣宇决心要冲刺本科。基于这种信念,她开始学习护理学院、检验学院、药学院及医学院跨学科的专业课知识,白天上课之余就泡在图书馆,挑灯夜读已成常态。她深知学习没有捷径,唯有与时间赛跑,提高效率和质量。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采用勾画、绘制思维导图等多种方法,用黑色和红色笔分别标注,整理出32本笔记,极大地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在实践中,她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2022年,谢欣宇成功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河南理工大学。她看到身边的同学有的为就业拼搏努力,有的为考研全力以赴,这种氛围深深感染了她,让她近乎“疯狂”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护理专业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 谢欣宇的这一想法很快遭到质疑,但她有自己的主见。她对自己进行深刻反思:“难道要因为几句质疑就放弃吗?日夜苦读的意义何在?为何不尝试冲击护理领域的顶尖学府?”这一连串的自我拷问让她思路更清晰,目标更坚定。“上北大”从此成为她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谢欣宇锁定目标,踏上了考研之路。考研必须制定详细计划,她按照内科、外科、基础护理、导论的顺序推进专业课学习,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针对每个模块绘制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增强理解和记忆。英语方面,她广泛搜集真题,反复刷题,查漏补缺,将错题本上的易丢分题重复做,直到全部正确。她最大的底气就是在北大图书馆外排队等候开门的365个清晨,从未间断。她凭借多年培养起来的自律精神,克服学习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然而,终因政治单科差五分,导致“一战”失利。她一心想深造护理专业,因此拒绝调剂,这时,她心中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果断决定:不行,就再来一次。 “二战”备考期间,谢欣宇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对待,专挑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补齐短板。她最终以总分366分(护理综合238分)的成绩逆袭成功,成为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与研究专业的一名全日制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谢欣宇,一名“撕开学历偏见”中职生,详细制定学习计划,以高度的自律精神要求自己落实每个阶段的学习和备考环节,从不敷衍。因为对自己“狠”,她才站稳了脚跟。她的事迹和精神迅速在各大平台传播,曾经质疑她的人如今也为她点赞。她自愿分享备考经验,帮助300多名中职生制定学习计划,网友评价“她让迷茫的人相信:起点不是终点。”面对这些,她却说:“或许我无法替他们走完前路,但至少能让后来者的征途少一些坎坷。”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