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语有个成语“言わぬが花”,中文意思是“沉默是金”。这句日语有时写作“岩ぬが花”,句子里这个“ぬ”作完成时“完了”解,整句话可以翻译成中文“岩上之花”,意思也就是说,即使岩石上长出花了,都不要说话,也就是“沉默是金”的意思。 岩上之花,缘起于岩上之寺,雪岩寺。 那天,在雪岩寺遇见一个长发飘飘,面若桃花的靓女跟师傅在大雄宝殿读《阿弥陀经》,如诉如泣,很好奇读佛经能读的这么如诗如画,绘声绘色,赏心悦目。久久站在旁边欣赏眼前这美景美色,宛若欣赏一朵开在岩上之花。 由于太过于投入忘神,没有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师傅来到我身旁,拉着我叫我跪在大雄宝殿佛前,不由分说递给我一本《阿弥陀经》,叫我跟着靓女一起读。 读了几页,因为我有事,只好起身告辞,没有想到师傅也起身送我出大雄宝殿,好像自言自语地对我说,“你是看到我们漂亮的女居士入迷了吧?她是某重点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跟她还真有缘分,来我们寺庙做义工吧?”。不等我考虑是否答应,就要我的电话号码并跟我说,“下次有空,来我们寺庙做义工,阿惠现在也是义工,刚皈依但还没有剃度,你们可以相互多学习呢。” 听了师傅的话,想着那朵开在岩上的美丽小花,来到了雪岩寺。 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寺庙与其他很多寺庙不同,义工之间,几乎不交谈,都默默地各自干自己的活,师傅说的我可以跟阿惠相互多交流,只是一句套话。 开始我以为阿惠的性格是冷美人,不喜欢跟人交谈,几次试图找机会跟她搭话,她都笑而不语。 直到一个晚上晚修读《无量寿经》之后的学习,学的是某位老师注释的《无量寿经》,该老师在其著书某页有一段举南华寺六组惠能肉身被毁案例,说是小学生干的。当时,恰好轮到我读这部分,读到小学生破坏的事,无意识地停了一下,知道那是破旧时候的事情,说大某都不是,该说法与佛史有出入,作为著作不严谨。且不说最多十几岁的小学生有没有能力破坏六组肉身,这事,虚云老法师年谱有详细的记载,把大人做的事推给小孩子有失公允。 想着作为经典注释是要求真的,我停下来插话说老师的这段注释不严谨,与事实有出入,师傅们个个面面相觑,没有作声。等我刚要继续接着读时,阿惠突然站起来说,“经书有错吗?就你聪明,敢说经书有错。” 本来我不打算多做解释,没有想到重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阿惠也是那样盲从的思维,只好再次解释一下说,“那是某老师的注释,不是经书本文,经文注释,根据注释人的知识、阅历和经验不同,可能理解不一样,也正常。即使经文翻译,《无量寿经》历史上出现过十二个版本,有二十四愿,三十六愿和四十八愿等多种版本,翻译技术处理方面出现不一样都是正常。” “你亵渎佛!”阿惠怒不可遏地站起来,打断了我,我打了一个寒颤,那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靓丽女孩,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顽固,容不得辩解。 师傅见无法控制读经场合,只好急急忙忙地说,“今晚的读经学习到此结束。量觉,你的机缘恐怕不在我们这里,下次读经你就不用来了,白天寺庙的事情,能做多少,尽你能力做多少。”我知道,师傅就差没有说出“再捣蛋就迁单。” 那是第一次认识阿惠,想着那么漂亮的重点大学女大学生应该很理智,很讲理,不执着,怎么突然变得那么法执?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我执?也许,她的确是一朵岩石上绽放的美丽小花,与众不同。 我还是想尽量接近了解那朵岩上之花。那天,师傅们要进行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念佛,阿惠没有剃度,最主要是她也真没有这个能耐能24小时不吃不喝念佛,她没有参加。师傅们本来就过午不吃,平时晚饭都是几个居士自己吃,那天,因为师傅们念佛,附近居士也几乎都回家了,就剩下我和阿惠,天赐良机。我问阿惠是否吃晚饭,她说吃,我说就我们两人,下点面条吧,她同意,我说,平时师傅们不怎么吃辣椒,难得今晚大家都不吃晚饭,我们摘点辣椒炒青菜下面条好吃,谁知,阿惠突然勃然大怒,严肃地说“寺庙的东西,不经师傅同意,不得随便采摘。” 师傅们在行佛念佛,我不便去打扰问他们,我想当然随便说了一句,“寺庙菜地的菜也是我们平时种的,摘一点,有什么问题?” “私自动用寺庙物产,会落因果的。”她很认真地说,可以说很虔诚。 “佛不是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有那么小气吗?”我本想跟她开玩笑,没有想到引起她的大怒。 “你亵渎佛!”我第二次看到那张靓丽的脸蛋的愠色。 大家都不高兴,最主要的是,我吃不下白水煮面条。我没有吃晚饭,阿惠看到我不高兴,也离开了斋堂,估计她也没有吃晚饭。但我是师傅有先见之明,行佛前给了我一盒月饼,说师傅们行佛,居士们可能也不一定会吃晚饭,担心我饿,先给我一盒月饼,不知道师傅是否也给了阿惠一盒月饼。事实上,师傅还是很关心我的,虽然,师傅不满我扰乱道场,估计也舍不得动真格迁我单。 我一直想,一个在重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思维应该很活跃,怎么突然就转身在青灯古佛前?是机缘到了,还是另有原因?雪岩寺岩石上恰恰长着几株兰花,我对着青翠的兰花冥想,百思不得其解。 领教了阿惠这朵岩上之花特殊的待人接物方式,好几天我都故意躲着她。 那天一进山门,冷不丁面对面撞见她。我腋下夹着二本经书,一本是《善导大师全集》,一本是《金刚经》,她见我夹着书,大概估计到了是经书,直接过来问我说“你夹的是什么书?” “经书。”我说。 “经书怎么可以夹着,对佛经那么不敬,要捧着。”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就把二本经书从我腋下抢了过去,一看是《善导大师全集》和《金刚经》,其实,二本都是旧的,是我从山上的真传寺请的,她见《金刚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该寺只修净土,不读其他经典,反正没有人跟我说过,她找借口说,《金刚经》太旧,太过旧的经书不得拿入寺庙,这倒让我瞠目结舌。 看她那么法执,我觉得好笑,突然想逗逗她,笑着对她说,“经书,修多罗,是指导我们探索真理,如指月的手指,我们通过手指看到月亮,不管那只手是纤纤细手还是老茧斑斑,难不成我们不朝着手指的方向看月亮,反而盯着手指,给手指涂脂抹粉,手指打的再光亮,手指上没有月亮啊。” “你亵渎佛!”这是她第三次说我亵渎佛,带着愠色,把二本经书往我身上一甩,悻悻地走了。一阵秋风吹过,我看见岩石上的兰花随风摆动,花瓣摇曳,秋风飒爽,不知道是否摇动了兰花的花心? 就在我打算放弃了解阿惠,那朵特别的岩上之花时候,虽然,她长得真的很漂亮,一米六五的个子,身材苗条,长发飘飘。那个傍晚,我坐在山门前看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来到我身后,可能是我手机唤起了她的某些回忆,这次,她没有发怒,而是温柔地软语说道,“不要在寺庙玩手机,师傅看到会骂的,手机里的各种信息,扰乱人心,好不容易来寺庙,要一心念佛。” 难怪我一直没有见她在寺庙看过手机,背地里在她寮房是否看手机,我就不知道。但有一点,我知道她是破戒了,她在寺庙养了一只猫,本来是一只小野猫,给她养熟了,按戒律,出家人包括寺庙居士不得喂养宠物,不得心有眷恋。 我想着尝试打开她的心扉,问她为什么重点大学毕业来寺庙,是想换道还是变道超车?无论换还是变,人生道路本来弯弯曲曲,没有笔直的康庄大道。我故意说起猫,我说,“你养的猫很可爱。” 没有想到,她听我赞她猫可爱比我赞她漂亮还开心,咯咯咯地笑起来,我在寺庙这么久,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她笑起来那么好看。 趁着她开心,我尝试着问她,“听师傅说,你是某重点大学毕业的,怎么想到来寺庙青灯古佛,不去外面绽放青春?” “寺庙就不能绽放青春吗?真的只是青灯古佛?”她思维很敏捷,不用思考就能反诘我。 “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因为某种机缘?你这么高的学历,这么漂亮,在社会上应该很吃得开,尤其是,我发现你笑起来真好看。”谁知,不知道是不是这句拍马屁的话,拍到了马蹄上,她马上脸色转愠,晴转阴。看来,她真的与众不同,真如岩石上的小花,高孤耸立。 “好了,晚修时间到了,师傅知道男女居士长时间在一起说话,又要挨骂的。”她没有发脾气,语气平和地走了。 看着她离去的身影,看着山下缓缓流去的锦江,我知道,我暂时是无法打开她的心扉,想起了另外一个寺庙的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阿惠的确不俗,如仙花开在岩石之上,我似乎太过多情,多情乃佛心。管它众有情还是儿女情,慈悲心还是男女心,观众生心如来心菩萨心心心不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 一直到我离开雪岩寺,阿惠也没有告诉我她到寺庙的因由,也许,一切都在不言中,也许,沉默是金,即使岩上开花,也不要开口。 我在雪岩寺遇到的一朵美丽特别的岩上之花。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