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姜贻伟

[摄影书画] 姜贻伟|行书录《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0

主题

3万

帖子

26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8725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昨天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0

主题

3万

帖子

26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8725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昨天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姜贻伟先生的行书作品以朱敦儒《临江仙》为文本依托,在笔墨语言与词境哲思间构建起多重审美维度。其用笔深得二王遗韵,中锋行笔如锥画沙,提按顿挫间尽显筋骨。起笔“堪笑”二字以方折之势立骨,转笔处“颠倒梦”三字则化方为圆,暗合词中“浮云”意象的流动感。长线条的使转尤见功力,“流水滔滔”四字牵丝映带如波光潋滟,与“飞光忽忽西沉”的戛然收笔形成动静对冲,在矛盾统一中演绎时空流转的哲学意味。

结体章法打破传统行书均衡态势,“尘劳何事最相亲”以密集笔触堆叠出人生重负的压迫感,而“百年人”三字陡然疏朗,形成视觉呼吸感,恰如词作“个中须着眼”的顿悟转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墨法创新:首行“元来恰似浮云”以淡墨晕染营造空灵感,至“过腊又逢春”渐次积墨,直至“认取自家身”焦墨重笔掷地有声,完成从虚灵到沉郁的墨韵变奏。这种墨色叙事与词中“今朝忙到夜”的时间流逝形成跨媒介呼应。

作品在传统文人书法范式中注入当代审美意识,落款“於江仙”的稚拙小字与主体行书的流美形成张力,三枚朱印如点睛之笔,既平衡构图又暗合词牌“临江仙”的水神意象。整幅作品既可见碑学底蕴下的金石气,又透出帖学传承的文人风骨,堪称以书法解构宋词意境的典范之作。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0

主题

3万

帖子

26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8725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昨天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从颠倒梦到自家身——一场穿越千年的生命觉醒

一、创作背景:从“清都山水郎”到“晚节风波”的生命褶皱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两宋之交最具传奇色彩的词人。他早年隐居洛阳,以“清都山水郎”自居,拒绝朝廷征召,过着“诗万首,酒千觞”的放浪生活,与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然而,南渡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因秦桧欲令其教子秦嬉作诗,朱敦儒被迫出任鸿胪寺少卿,此事遭舆论猛烈抨击,四川文人武横甚至写诗讽刺他“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尽管高宗为其辟谣,称其“始恬退而晚奔竞”,但朱敦儒内心仍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迷茫。这首《临江仙》正是他晚年勘破红尘、反思人生的产物,写于再次退隐嘉禾(今浙江嘉兴)之后,是他对前半生的彻底清算与生命觉醒。

二、意象与隐喻:从“颠倒梦”到“飞光沉”的生命解构

词的上片以“堪笑一场颠倒梦”开篇,直抒胸臆,将人生比作一场荒诞的梦。“堪笑”二字充满自嘲与释然——笑自己早年执着于功名利禄,笑世俗之人追逐的“浮云”般的繁华。紧接着“元来恰似浮云”,用“浮云”的意象强化人生的虚幻无常:浮云聚散不定,人生亦如此,昨日的荣华富贵,今日可能化为乌有;昨日的亲朋好友,今日可能天各一方。这种比喻并非消极,而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彻底解构,让读者从“执迷”中惊醒。

下片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流水”象征时光的无情流逝,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飞光”则指太阳的西沉,象征生命的短暂。这两句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的紧迫感。接着“世间谁是百年人”,用反问句强调生命的短暂:没有谁能活到百岁,所有的追逐都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感慨并非悲观,而是对“及时行乐”的超越,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三、哲思内核:从“尘劳”到“自家身”的生命觉醒

词的核心是“认取自家身”。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朱敦儒终于明白:所有的“尘劳”(世俗的忙碌)都是虚幻的,只有“自家身”(自我的本心)才是最珍贵的。“尘劳何事最相亲”一句,是对世俗生活的拷问:人们每天忙碌于功名利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yu望?答案是否定的——“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所有的忙碌都只是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认取自家身”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生命本质的觉悟。朱敦儒所说的“自家身”,并非指肉体的存在,而是指精神的本真:不被世俗污染,不被yu望驱使,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精髓: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明心见性”,都在“自家身”中得到了统一。

四、艺术特色:从“平淡”到“深刻”的语言魔法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平淡中见深刻”。朱敦儒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等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力量,让读者一看就懂,一想就深。“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等句子,用自然意象比喻时光,生动形象,让人感同身受。

此外,词的结构也十分严谨:上片写“梦”(人生的虚幻),下片写“醒”(对生命的觉悟),从“颠倒梦”到“认取自家身”,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语言的“淡”与哲思的“深”形成鲜明对比,让这首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五、当代启示:从“内卷”到“觉醒”的生命救赎


在当今社会,“内卷”“躺平”成为热门话题,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朱敦儒的这首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命视角: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逐功名利禄,而在于“认取自家身”——找到自己的本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如他在词中所说:“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只有当我们放下世俗的执念,回归内心的本真,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与幸福。

一场穿越千年的生命对话

朱敦儒的《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是一首穿越千年的生命之歌。它不仅写尽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更写出了生命的觉醒与本真。在当今社会,这首词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被世俗的“尘劳”所困,不要被时光的“飞光”所吓倒,要勇敢地“认取自家身”,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正如朱敦儒所说:“世间谁是百年人”,珍惜当下,回归本心,才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广东佛山
来自- 广东佛山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6

主题

127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79
发表于 昨天 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佛山
姜老墨香可藏可鉴,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广东佛山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佛山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514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670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好书帖,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514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670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一首好诗,一帖好字,一份好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

订阅| 关注 (20)

觅寻诗意的脚步踏过岁月长河,感受流淌在音符间的情感涟漪,线条与色彩交织出心灵的画卷,品味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瞬间。
34今日 6645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