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道不销魂 于 2025-9-7 17:34 编辑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盛夏亲友共游北京的人文画卷,通过八达岭长城、北海公园和什刹海的游览经历,巧妙融合了感官描写、历史联想与情感抒发,深刻展现了亲情友情的治愈力量与时光流逝的永恒哲思。作者以“七月的风裹着燥热”开篇,用蝉鸣、热浪等意象渲染出夏日的躁动,却在亲友的陪伴中——如子健开车同行、文娟的关怀——将琐碎疲惫“熨平”,凸显旅途的温暖基调;攀登长城时,砖石的“时光印痕”与孟姜女传说的引用,赋予历史以厚重感,而“好汉坡”的陡峭与“银灰色巨龙”的比喻,则生动传递出对先人智慧与坚韧的敬畏,让汗水与敬畏交织成对生命的感悟。北海公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回忆,以音乐勾连青春与暮年,无声诉说着“时间好不经用”的唏嘘,而什刹海的繁华景象与《钟鼓楼》小说的对照,则通过荷花“攒足劲儿绽放”与游人“幸福微笑”的细节,将历史悲剧转化为当下的生机,暗示时代变迁中人情的不灭。全文以菜凉人散的隐喻收束,升华出“亲友间的暖”作为“记忆里最美的风景”,在流动的绿意与笑谈间,完成了对亲情、记忆与人文精神的礼赞,既具散文的闲适之美,又富含对生活本质的深沉思考。优美闲适的游记,倾力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七月的风裹着燥热,蝉鸣把盛夏的热浪拉得绵长,我和姑娘圆,朋友玲还有她儿子蛋蛋,计划一起去游北京八达岭长城等。原说好侄女文娟陪同我们坐地铁去的,可是侄女婿子健担心天热路远,诸多不便,便放下手头的活儿开车与我们同去。 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水果,坐上车,一路奔向长城方向,我的视线追着窗外的风景跑,宽阔整洁的马路,新旧不一的低层楼房。出了北京城,远处连绵的青山,层层叠叠铺向天边,车子稳稳向前,风景跟着车速流动,文娟不时问问家里的情况,子健间或介绍周边的山林,那些平日里的琐碎疲惫,像是被这流动的绿,亲友间的默契熨平了,治愈原来就这样,是踏实的亲友,是看不完的风景。 踏上八达岭长城的台阶,触摸着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砖石,每一块砖都刻着时光的印痕。经过北二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我们继续上行。越往上,坡度越大,子健在前面不时提醒大伙儿小心路滑,侄女时不时还拉我一把。山高路长,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了,就在城墙的敌楼里稍作歇息、乘凉,或驻足喝水,分享食物。风从远处吹过来,带着山野的清爽,拂去额头的汗意,阳光透过垛口的小孔洒下来,在脸上映出细碎的光斑,蛋蛋调皮地嬉戏子健被虐待一直背着包呢。 最陡的那段路在北八楼,也正是”好汉坡”处,几乎要手脚并用。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唯恐摔倒在地,我更是担心撞翻其他行人。来到稍平坦的一处,我手抓扶手,站稳脚跟回头望去,发现来时的路几乎缩成一条细绳,游人像串在绳上的彩珠,慢慢挪动。再向远处眺望,长城像一条银灰色的巨龙,顺着起伏的山脊蜿蜒盘旋,扎进云霄里一眼望不到头,周围群山层叠,绿意漫到天边。 我忽然想起上初中时,课文里学过的孟姜女给修筑长城的丈夫范喜良送寒衣,千里迢迢历经艰难险阻,来到长城脚下,得知范喜良累死不知埋在哪里时,她悲痛欲绝,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竟哭倒了800里长城的故事。便问姑娘圆:“你说孟姜女哭长城,哭的到底是哪段呀?”圆说:“妈妈,那只是一个传说,范喜良也只是一个劳动人民的代表,反映了修建长城的艰难”。 触摸着城砖,感受着岁月的痕迹。长城,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的美,在于它的雄伟,更在于它让每个爬行者,在汗水里感受那份对历史的敬畏,对人类智慧与坚韧的感悟。 回到市里,子健带我们去北海公园。进了门,他说:“这里正是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地方”,我仔细观看,果真是呢!“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看着玲开心愉悦的表情,我想起和她上初中时,音乐老师给我们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弹一句,唱一句,一遍,又一遍,直到教会为止。那时的我们年少无知,天真无邪,无所羁绊。时间好不经用,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就老了。多年以后,我和她依然还能一起出游,一起看北海公园的鸟儿在地上啄食,此情,此景,不说一句话已足够美好。 出了北海公园北门,三四分钟到达什刹海。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里,曾写到“钟鼓楼西南不远处就是有名的什刹海,说是海,其实是个浅水湖”,“海里一半是荷花,一半是湖水”。又说,“什刹海分前海和后海,二海之间的石砌小桥即银锭桥”。银锭桥畔有一小户人家,专卖豆汁。传说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儿,“年发二八”,一天正细细晨妆,忽然贝子府的一群豪奴跛门而入,二话不说,架起她就往外拖。姑娘失声哭喊,拼死挣扎,父母闻声赶来,本能地扑上去抢救,谁知可怜的父亲被豪奴击中头部,顿时晕倒在地,母亲大声呼救时,女儿已被豪奴架入了马车,邻居们闻声赶来挺身相救,但为首的豪奴叉腰一嚷,人们便都敢怒不敢言了。那人嚷的是,“奉贝子爷君命,在此搜捕逃妾,谁敢多管闲事,上前试试,长着几个脑袋……”于是我一直期待能够亲眼看看银锭桥,心里琢磨着卖豆汁夫妇的女儿后来怎么样了? 如今置身什刹海,荷花挨挨挤挤,粉的,白的,无论花骨朵还是盛开的都攒足了劲儿尽情绽放,银锭桥畔已成了繁华的商业一条街,游人众多,摩肩接踵水泄不通,各种北京小吃,饮品,纪念品,应有尽有。我在银锭桥畔驻足良久,欣赏湖边高大茂密的垂柳,湖里自由自在的小船,看游人摆弄美丽的身姿选角度拍照,交流着笑谈不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还没有看够,子健已经催促该回去吃晚饭了。 亲人朋友难得相聚于北京,难得一起游历北京的山水。菜会凉,人会散,亲友间的这份暖,会一直在。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攥在手里的东西,而是彼此被重视,被牵念,被珍惜的这份情,这份感动永远是记忆里最美的风景。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