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475|回复: 0

[散文] 八月遇处暑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主题

567

帖子

8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8821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日子跟着雨丝走,一场一场的,就这么悄悄往前挪。明天就是处暑了,你看那日历,八月二十三那个格子,都透着点淡淡的秋意了。
  在汝城生活了四十年,总觉得处暑这节气,跟个知趣的老熟人似的。今早去文塔边散步,风里那股子盛夏的黏糊劲儿,还真就淡了。拂过脸的时候,带着点松节油似的清冽——嗯,就是塔边那几棵老樟树散出来的味儿。
  西街“包子西施”的摊子,支着个蓝布篷。她手里那长柄勺,敲着铝锅沿,铛铛响,一下下的。“来啦?”蒸笼一掀,梅干菜混着五花肉的油香,“呼”地就扑过来了,还夹着点面发酵时的微甜。
  “处暑吃个热包子,秋里干活才顶劲”,她总爱这么念叨,围裙上沾的面粉,被热气熏得发白。指尖捏着油纸托的包子,皮儿暄软得能弹起来,就着现磨豆浆咬开,面皮带点韧劲,裹着梅干菜的咸香滑进肚里。
  中医说要温养,这一口热乎的,可不正正好吗?
  办公室桌上的玉树,叶片边沿居然描了圈浅黄。记得大暑那会儿看它,肉质叶子绿得能照见人影,现在倒像被谁悄悄洇了点秋色。这会儿阳光斜斜落在键盘上,不是三伏天那种扎眼的白,倒像掺了点蜜的琥珀色,映在手背上,暖乎乎的,不烫人。
  校对着时节养生稿,瞥见“处暑养生正当时|汝城中医教您‘顺时调摄,润养秋收’的实用指南”的标题,忽然就想起外婆。以前,她总在这日子,把晒足了伏天太阳的陈皮收进陶罐。那些蜷成一团的橘皮,看着干巴巴的,里头可藏着一整个夏天的太阳气。
  记忆中的她收陈皮时总眯着眼笑,说“这东西得慢慢熬,跟人过日子一个理”,指腹摩挲着陶罐上的冰裂纹,能摸半天。只是,外婆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中午下班绕去西街老巷,朱叔的水果摊挨着墙根摆着。竹筐里的石榴咧着嘴,玛瑙似的籽儿直往外冒。“勇古佬人(村里人都这样叫我),尝尝这个”,他从筐里拣了颗黄澄澄的塞我手里。“文明乡的奈李,就处暑挂在枝上的最甜。白天晒透了,夜里一凉,糖分全锁在肉里了”。咬开时,酸甜汁水“滋”地溅到腕上,果肉脆中带点韧劲儿。
  这时节交替磨出来的滋味,倒像日子里那些熬过来的通透。
  昨晚泡了杯我妈晒的莓茶,看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黑褐色的叶片一点点变绿。忽然觉得,这些年的心结,也像这样慢慢松开了。原以为跨不过的坎,现在看来,就跟夏末的雷阵雨似的,再X再猛,总有停的时候。茶味先苦后甘,咽下去,喉头反倒润润的。
  处暑的好,就在教人领会那个“渐”字——热转凉,得与失,都急不来。就像村口那棵老桂树,花苞藏在叶底,谁也说不清哪一夜,就忽然香透整条街了。
  这几夜,窗外的虫鸣稀了些,不像盛夏那会儿,喧嚷得密不透风。月光透过纱窗落在地板上,碎成一地毛茸茸的白,脚踩上去,跟踩着没化的雪似的。
  明天处暑,该把风扇擦干净收进杂房了。日子就这么往前挪,带着点隐约的凉,还有心里那越来越实的安定。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3今日 4058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