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7-29 02:39 编辑
【推荐语】在这个炎热夏日里,怀着一颗纯真浪漫的心,走进大自然中去寻觅芳踪,通过对荞麦花、紫薇、合欢花三种夏花的细致形象、栩栩如生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回忆,表达了对花卉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亲情、友情、回忆等美好情感的珍视。文字既展现了自然的纯粹与灵动,也体现了生活的温度与真实,传递出一种对宁静、美好、情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感悟。1、比喻拟人: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让花儿与“我”的互动更显亲切,花儿形象更鲜明,赋予了花儿情感与生命力;2、多感官描写: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描绘和捕捉,多维度呈现出景与物,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3、情景交融:将个人经历、情感与花儿自然紧密结合,三种花儿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承载了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文字更具感染力;4、动静结合:动静相衬,三种花儿各种画面,更富层次感和生命力。一篇满是对花儿热爱与生活温情的精美散文,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认真写字】
【荞麦花海记】
夏天的微风里,总裹着一缕清甜的气息,循着这香气寻去,便是那一片广袤的荞麦花田了。一大片粉白色的花朵,在绿色植株间星星点点地绽放,随着风的节奏轻轻摇曳着,仿佛给大地织就了一张柔软的花毯。
远处连绵的山脉如黛色屏障,将这方花田温柔环抱着,天空中浮动的云絮,投下斑驳光影,让整片花田更添了几分灵动。漫步在田埂间,空气里弥漫着荞麦花特有的清芬,浅淡却悠长,直往人的鼻尖里钻。偶有撑伞的身影从花田间掠过,伞面在花浪中起伏,像浮在绿海上的叶叶轻舟。花田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宁静的诗意。
我与父亲相约,我当模特儿,他当摄影师。我驻足而立,任微风掀起衣角,有时抬手指向远方,将目光投向山与天相接的地方,每一个动作都与这田园景致自然相融;有时轻抬手臂,似在向花田问候;有时低头查看,似在与植株私语;有时戴着墨镜,将自己完全交付于这方天地,连墨镜的边框都染上了花儿的温柔。远处若隐若现的电线杆、红色标牌,非但没有打破这份静谧,反而成了乡村田野最真实的注脚——这里既有自然的纯粹,也有生活的温度。
蹲下身子,指尖轻轻触碰荞麦花的花瓣,细腻如绢的触感从指腹传来。原来这看似柔弱的小花,竟藏着如此坚韧的生命力——从抽芽到绽放,它们在山野间默默生长,用最朴素的姿态,为季节写下最动人的注脚。第一次见到这种小小的不起眼的荞麦花,它的颜色既不艳丽也不夸张,它的花朵既不娇艳也不硕大,它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渺小,但整片荞麦花海足以令人震撼。微风拂过花海,碧波荡漾,蜜蜂嗡嗡,蝴蝶飞舞,这是蜜蜂和蝴蝶最喜欢的家园啊!
我突然想起,怀孕时母亲为了让我吃上最干净、无污染的食物,她亲自动手用荞疹做凉粉。风又起时,花浪翻涌,那清甜的香气愈发浓郁,仿佛在说:荞麦花开是为了结果实,果实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啊!
【紫 薇】
蚂蚱声漫过屋檐时,我踩着树影走过街头,猝不及防撞进一片绯色云朵里——是紫薇开了。北方的夏总带着股烈性子,太阳把柏油路烤得发亮,连槐花都蔫了半截,偏这紫薇,偏在这时候把积蓄了一春的气力全绽在枝头,倒像谁把胭脂盒打翻在绿云里,泼泼洒洒,红得叫人心里发颤。
这花可真奇怪,树干看着皱巴巴的,像老爷爷的手,可枝头上偏要顶着满簇满簇的红。不是那种怯生生的粉,是实打实的朱砂红,就好像新娘娇羞的脸蛋上泛起的红云,又像过年时挂在门楣上的红绸子,被风一吹,簌簌地抖着光。凑近了看,花瓣薄得像层红纱,边缘还微微卷着,密密麻麻挤成一个个小绣球。远瞧倒像是夕阳西下时分灿烂的云霞,那是织女精心织就的锦缎吧,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最妙的是有风过的时候,整棵树都活泛起来,红绣球们你碰我撞,叶子跟着沙沙响,倒像一群穿红袄的小姑娘在树上跳皮筋。有蜜蜂在花丛里钻来钻去,嗡嗡地哼着曲儿,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淡淡的甜香,混着夏天特有的青草味儿,闻着心里就敞亮。听爱花的父亲说,这花能开整整一个夏天。别的花到伏天早就蔫了,偏它越晒越精神,红得越发明艳。
傍晚散步再经过时,暮色里的紫薇花另是一番模样了,红得没那么扎眼了,倒添了点温柔,像喝了点酒的姑娘,脸颊泛着酡红。静静观赏着,不由地忆起《还珠格格》中林心如饰演的紫薇格格,善良纯真、漂亮温柔、豁达大度的紫薇,深受影迷们的喜爱。我觉得这浪漫多情的紫薇花,就是那位流落民间的格格吧?
有晚归的麻雀落在枝头,抖落几片花瓣,轻飘飘地打着旋儿落到青石板路上。我弯腰捡了一片夹进书里,想着明早翻开时,说不定还能闻到一鼻尖的夏天呢。
【合欢花】
七月的傍晚,暑气刚消了些,闺蜜家小区花园里的合欢树就热闹起来。远远望去,树冠像撑了把绿底粉花的大伞,风一吹,满树“小绒球”晃啊晃,活像谁把天上的云霞剪碎了撒下来。走近了才看清,那粉团原来是无数根细丝,顶端顶着点嫩黄,摸上去软乎乎的,比婴儿的胎发还细腻,难怪老人们叫它“绒花树”。
这花怪有意思,白天太阳越毒开得越欢,到了傍晚就蔫头耷脑地合上,像害羞的姑娘收起了笑脸。那羽状复叶一片片排得整整齐齐的,白天舒展得像把小扇子,晚上就成对儿叠起来“睡觉”,难怪古人叫它“合昏”——这生物钟比闹钟还准。树干不算粗壮,灰棕色的皮摸上去滑溜溜的,枝桠却张得很开,能遮出老大一片阴凉,傍晚遛弯的人总爱倚着树歇脚,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淡淡的甜香,比痱子粉还清爽。
我最喜欢这粉粉的合欢花,也喜欢闻它淡淡的香味。年少时关于合欢花的记忆应来自一中校园,所以每每看到合欢树,仿佛重新回到了青春时代。好多年不见它了,没想到闺蜜家小区院里竟然生长着一棵,虽然单调、孤单,但它用自己的芳香熏染着院里的每个人。只看上一眼那淡粉色的花朵,就让我心头暖暖的,正如闺蜜一直像大姐一般关怀我,让我感受到亲人的温暖。上周去母校一中培训,登上崭新的大门,我又望见了几棵合欢树。虽然它们的身影与气派的高楼相比有些瘦弱,有些孤单,但它们是一中变迁的见证者。
史铁生有篇散文叫《合欢树》,母亲生前种下的一株当初曾误以为是“含羞草”的小树苗,而后却长成了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合欢树象征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及他人。母亲生前鼓励他写作,四处为他寻药方,可直到母亲去世,史铁生的作品才获奖。他遗憾的是,母亲再也看不到儿子的成功,唯有母亲亲手栽种的合欢树,终于长成了大树。在史铁生的心里,那棵树就是母亲的化身,那粉色的花朵就是母亲低声的诉说......
暮色里,最后几朵绒花也合上了。路灯亮了起来,照在树影上,地上像落了一地星星。晚风带着花香溜进窗户,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摇着蒲扇说的话:“这绒花啊,看着软,心却硬,要不咋能从春到夏,把日子开得这么热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