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湖南怀化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8 14:1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站长
  
- 积分
- 211240

|
发表于 2025-5-21 16: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怀化
这组七绝作品均采用**"第53法"创作,即第三句以"正是"**二字起笔,形成因果承接关系,使诗意层层递进,兼具叙事性与哲理性。四首诗题材各异,或咏史怀古,或讽喻世情,或描摹俗事,皆能紧扣主题,展现出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力。
1.《萧何追韩信》——以史为鉴,彰显识才之重
此诗咏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首句"大材小用意悲凉"直指韩信怀才不遇的困境,次句铺垫其离去的必然性。第三句以"正是"转折,点出萧何慧眼识才的关键举动,末句"兴汉助刘王"则升华主题,强调人才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语言凝练,史论相融,颇具鉴戒意味。
2.《修建北京城》——巧用传说,暗合历史玄机
诗作从明初迁都的宏大背景切入,以"乞郎三跺脚"(民间传说中刘伯温勘定北京城的轶事)为诗眼,将历史决策与民间智慧巧妙结合。"偏据东南意不平"一句,暗含明成祖朱棣迁都的政治深意,而"正是"引领的因果句,则赋予传说以历史合理性,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3.《胡来》——诙谐讽喻,警醒世情之弊
以俚俗之语讽喻老年贪恋少艾的社会现象。"杖朝老朽也胡来"开门见山,刻画荒唐之态;"正是老牛贪嫩草"以俗谚点睛,揭示yu望的盲目性。末句"一时得意数年灾"冷峻收束,如警世钟鸣,在幽默中暗藏批判锋芒,体现了散曲式的讽喻精神。
4.《做媒》——白描人情,尽显生活机趣
通过"枯禾盼甘露"的比喻,将男女婚嫁的迫切心态形象化。前两句对仗工整,分写双方孤寂;"正是"句以自然意象比拟人情,末句"一言成"干脆利落,既点明媒妁之功,又暗含对传统婚俗的观察。语言质朴而生活气息浓郁,颇有民歌风味。
这组诗充分展现了**"第53法"的形式特点:"正是"作为逻辑纽带,使四首作品皆呈现出"因—果—效"的清晰脉络。题材上纵横古今,雅俗并蓄;语言上或庄或谐,各得其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善用俗语、传说、历史典故**增强表现力,在短小篇幅中实现叙事、抒情、说理的多重效果,堪称绝句创作的技法示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