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119|回复: 4

[散文] 甘肃“小黄山”之行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8

主题

7160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5763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昨天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8 23:32 编辑

   14E4E4589A61463F55E0CB781BFC6942C705AB8E_size34_w768_h405.jpg

  【编者按】文章通过记叙作者 “五一” 自驾游览石门山的经历,描绘了石门山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充满趣味的神话传说,展现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石门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传递出一种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放松身心、感悟美好的生活态度 。1、叙事与抒情:文章以游览石门山的行程为叙事主线,在描述登山过程、沿途所见所闻的同时,自然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2、详略得当:对石门山的主要景观如 “聚仙桥”、庙宇等进行详细描写,而对登山过程中一些重复的休息场景等则简略叙述,突出重点,让读者能迅速抓住石门山的特色与魅力;3、多种手法并用:运用视觉、听觉、神话传说、诗词等,从多个角度展现石门山的风貌,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一篇用真情和妙笔描写石门山之奇美的精美游记,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认真写字】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很快来临,我不想去最火爆的景点排队受罪,想一想去哪玩呢?几年前“五一”的崆峒山之行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爬山虽然劳累但可以锻炼身体,欣赏到“一览众山小”的美景。而且“五一”气候适宜,不热不冷,厌倦了冬季的荒芜,此时山上的林木茂密,满眼青翠碧绿,氧气充沛,养眼养心,非常适宜出行。
  上大学时班上统一组织去过天水的石门,早忘了上山艰辛与否,只记得登上山顶风景秀丽。时隔二十多年,我突然有了再登石门的冲动,于是我们做好准备,于“五二”自驾游览石门。先来隆重介绍我们的主角吧,位于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石门以雄奇险峻著称,素有“小黄山”之誉。古树、云海、奇松、夜月为石门四大奇观,是一处水清山秀、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长期以来,人们用“一楼、二洞、三奇、四杉、五兽、六珍、七花、八景”来赞美石门山。
  相比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显得较冷僻,平时少有人来。看到路上停着不少车辆,给寂静的山林增加了不少人气。本以为石门没有崆峒那么高俊而险拔,台阶不像崆峒那么陡峭,上北峰时一个多小时的攀登,仍累得我大汗淋漓。二宝则和爸爸轻松地前行,有时还走一段没台阶的小路。走累了我们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一会儿,看看茂密的林木,那密密麻麻的树叶儿为我们遮挡住了阳光,为正午的炎热送来清凉。同行者很多,有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他不需要人搀扶,自己稳稳地、慢慢地一路走着。他的目光坚定,意志坚强,不理会旁边看不起他的人,在女儿的陪同下终于登到了山顶。
  一些不知名的颜色鲜艳、形状美丽的野花儿静默地开放着,黄色、蓝色、紫色、红色,它们虽然不起眼,很卑微,但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色彩,为气喘吁吁的行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我们惊喜地欣赏着这些奇异的野花,拿出手机把它们的美姿定格在我们的心里。耳中满是动听的蝉鸣声,我仔细聆听着这独属于夏天的声音,欣赏着林间枝头无尽的绿色,想到今日是“立夏”节气,心中不禁惊喜:啊,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临了!这些在地下度过了漫长岁月的蝉儿,终于露出地面,沐浴阳光雨露,爬上枝头骄傲地鸣叫,告诉我们:夏天来了!不由想起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
  体会着登山的乐趣,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不知不觉来到连接南北峰的飞桥,名曰“聚仙桥”。桥厦亭上有清代文人张世英“陇月先得”之匾,是为“石门夜月”之景所题。相传,在宋康定二年八月十五日,嫦娥、八仙一行赴蟠桃大会回归,路行至此,嫦娥因酒力发作不能行走。这时,正值万民昂首赏月之际,为了替嫦娥掩饰,八仙分别从黄山、泰山、峨嵋、华山、青城提、携、抱、负了峰、松、石、土布成了石门山,何仙姑还将手中的量天尺变成高入云际的量天树,遮住了月光。这事引起了吴刚的不满,他抡起折桂大斧,将山劈作两半,形成了石门山的南北峰。吴刚的斧响彻云霄,惊醒了酒醉中的嫦蛾,她慌忙从吴刚劈开的缺口中,升上月宫,脸上还红泛着酒意。众仙们忙用树枝鲜花搭桥仰望,这就是“聚仙桥”的来历。从此,每逢中秋,面带红晕的嫦娥都要到聚仙桥观望。这时的月亮,浮在石门南北峰中间,清辉满山,树影婆娑,仿佛整个宇宙都溶解在一片银色中,四周万籁无声,形成了“石门夜月”之佳景。
  以前我就憧憬着“石门夜月”的美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此度过中秋之夜,可惜那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行至北峰顶端,与对面的南峰遥相呼应,一棵棵挺拔的劲松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越发精神。秀颀的南峰,犹如一位美人挺立于莽莽群山之中,显得格外苍翠、惹人注目,真是越看越有“小黄山”的风韵!除了怡人养眼的松树、野花、丁香树,还有缕缕白云漂浮在纯净的空中,满眼是清新的绿色,眺望着远处的美景,呼吸着新鲜的氧气,真是满足极了,惬意极了!
  最后一景就是山上的庙宇了。据石门山上所存明崇祯元年(1629年)兴龙山承修祖师像碑记和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石门重修庙记载:“秦州石门,陇右之灵峰,河西之鹫岛,接昆仑而矗磅礴,映化岳而擅奇物,名山大川,脉胳相属,盖为一州之洞天福地也。”可见山上的殿宇建造最晚应始于明代,距今约370余年。现保存有明、清两代塑像42尊,古建筑16座,山上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北峰建有无量殿、灵官殿、文昌宫、三清殿、钟楼,麒麟峰建有圣母宫、三肖殿、三仙庵,南峰峰顶建有玉皇阁和三官殿。这些殿宇大多为明清重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风格纤巧,玲珑俊秀,最小的殿宇仅有5至6平方米,在石门山的万绿丛中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层次分明的山水国画,形成了石门山特有的风韵。返回之时,巧遇同事一家,气喘吁吁,脸蛋通红,他们刚刚征服了北峰,我们用微笑为彼此庆贺。
  明代傅鼐的《石门夜月》这样描述:“石门两柱若琅玕,明月当霄夜未阑。露冷银盘光灿灿,天空玉兔影团团。泛槎有客来山迳,把酒无人问广寒。遥知少年攀桂处,一枝高折出云端。”口中吟咏着意境幽美的诗词,心中默默念着,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来欣赏石门奇异的月夜美景。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8

主题

7160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5763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每每想起大学生活,也就想起了石门。二十多年后故地重游,圆了我的一个梦!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7

主题

3667

帖子

11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18993

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昨天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8 22:10 编辑

       石门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不愧有“小黄山”之称。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览石门山,自然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神奇的传说,更是为石门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山西阳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186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2280
发表于 昨天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阳泉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8 22:12 编辑

      这篇游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充满诗意的石门山之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与人文交织之美的深刻感知,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座"陇右灵峰"的苍翠怀抱中。文字中蕴含着三重境界,恰似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第一重·山林之趣】作者捕捉到了冷门景区的独特魅力——蜿蜒山路上的蝉鸣交响曲、无名野花在石缝中绽放的生命力、古松枝叶间倾泻的阳光碎片,构成了一幅立夏时节的鲜活图景。尤其那位七旬老者拄杖攀顶的身影,与气喘吁吁的游人形成奇妙映照,恰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生动注脚。
    【第二重·时空穿越】从明嘉靖年间的无量殿到清乾隆年间的玉皇阁,残存的碑刻与檐角风铃,将六百年光阴凝固在砖瓦之间。聚仙桥的传说,更添玄幻色彩,驻足飞桥凝望南北双峰时,恍若看见八仙布阵的流云与吴刚劈山的斧影,历史尘埃与神话星辉,在此碰撞出璀璨的想象力星火。
    【第三重·心灵共振】"陇月先得"匾额下的驻足,丁香树影中的深呼吸,不仅是身体的休憩,更是灵魂与天地对话的仪式。那些手机定格的野花,何尝不是登山人向自然递交的温柔情书?王菲歌声与蝉鸣的共鸣,揭示着每个旅行者都在寻找的终极答案:我们翻山越岭,最终是为了与自己相遇。
     文末引用的《石门夜月》古诗,为这场初夏邂逅留下了隽永的留白。或许正是这份未能得见中秋皓月的遗憾,让石门山的形象愈发朦胧动人——世间至美,常在期待与回味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阳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山东东营
来自- 山东东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主题

68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24911
发表于 昨天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东营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8 23:37 编辑

      【编者按】文章通过记叙作者 “五一” 自驾游览石门山的经历,描绘了石门山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充满趣味的神话传说,展现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石门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传递出一种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放松身心、感悟美好的生活态度 。1、叙事与抒情:文章以游览石门山的行程为叙事主线,在描述登山过程、沿途所见所闻的同时,自然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2、详略得当:对石门山的主要景观如 “聚仙桥”、庙宇等进行详细描写,而对登山过程中一些重复的休息场景等则简略叙述,突出重点,让读者能迅速抓住石门山的特色与魅力;3、多种手法并用:运用视觉、听觉、神话传说、诗词等,从多个角度展现石门山的风貌,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一篇用真情和妙笔描写石门山之奇美的精美游记,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认真写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东营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东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1今日 3890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