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4360|回复: 17

[散文] 籽熟时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3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761
发表于 昨天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3 10:04 编辑

   758ecfb0-5257-4168-b5d7-111ee7713fce_1746193305179288901~tplv-a9rns2rl98-web-watermark-v2_看图王.jpeg

  天刚泛青白,雾霭似未醒的棉絮,在山坳里懒洋洋打转,携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潜入鼻腔。我踩着带露的田垄前行,鞋底与泥土相触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冰凉的露水顺着裤脚攀爬,从脚踝漫上心头。满坡油菜秆已弯成紧绷的弓,青中透黄的菜籽荚挨挨挤挤,像农人腰间的旧荷包,盛满时光的秘语。父亲五十年前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荚壳底部转成蟹壳青,便是'八成熟十成收'的时候。"他指间的旱烟明灭,映着古铜色脸庞——那是岁月与土地共同打磨的色泽,让我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半把菜籽的手。那双手掌纹深凹如田垄,嵌着的不只是草木灰,还有1941年冬躲在岩洞里的月光:当时日军扫荡,祖父将最后半袋菜籽藏在棉袄夹层,在潮湿的岩洞里守了三天三夜,直到qiang声渐远才敢掏出被体温焐暖的种子。

  晨风掠过田畦,整片油绿泛起涟漪。饱满的荚壳裂开细缝,褐色籽粒如珍珠嵌于其中,探出头张望世界。这些被春风孕育的小家伙支棱着尖细的耳朵,偷听蚱蜢蹬草的脆响。早起的斑鸠振翅惊落露珠,如珍珠滚落,砸得菜秆弯腰,似在向云朵行礼。忽忆起清明播种时,母亲立在田垄,银发被阳光镀成金冠,掌心的籽种拌着草木灰,随她轻柔的手势洒向新翻的土地:"拌了草木灰,能防地下的蛴螬。"那时的潮气里,埋下的何止是籽种,更是沉甸甸的希望——就像她总说,1950年土改时分得第一亩田,太奶奶用陪嫁的红头绳扎着菜籽布袋,在田埂上跪了半宿,说这是祖上三代人盼了一辈子的"活命绳"。

  我蹲下身细看,主茎上七八层枝桠如古塔飞檐,错落有致。顶端青荚似少女羞怯,底部檀木色荚壳如老者沉淀智慧。这种参差是自然的韵律,指尖拂过绒壳,清苦草木气混着晨雾的凉,直透心尖。农技站的老张浮现在眼前,他总穿洗旧的蓝布衫,裤脚沾泥,胸前口袋别着磨得发亮的铜烟嘴,烟嘴上刻着"丰产"二字,那是1958年全县劳模大会的奖品。他蹲下来时,布衫后襟会露出洗得发白的"农业学大寨"字样,手指划过茎秆时,指甲缝里嵌着经年不褪的绿锈:"油菜是'无限花序',下荚灌浆上花仍开,收割要看全田全株。"说着从裤兜掏出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内页贴着1973年手绘的油菜生长周期图,泛黄的纸页上,用红笔圈着"看全田、看全株"六个字,旁边注着小字:"父言,民国廿二年大旱,误割早荚,亩产不足五斗"——那是他父亲在旱灾中用血的教训写下的批注,如今成了老张走村串户的"农技圣经"。

  布谷鸟在远处催促着,田埂婆婆纳开成蓝星,点缀着绿色海洋。我抱住一丛菜秆,收获的重量压得臂弯发酸,却满是欢喜。弯月般的枝桠轻颤,抖落的籽实滚进泥缝——它们在等候秋雨,重启生命旅程。此刻方知,丰收不是终点,是轮回的起点。就像村口老榨油坊的木榨,周身布满三代人的手泽:祖父1949年砍来的青冈木还带着斧凿痕,父亲1982年包产到户时补上的铜箍泛着温润光泽,老张2000年新换的木楔仍有松木的清香。木榨吞吐金黄籽粒时,"咯吱咯吱"的声响里混着1949年庆祝解放的鞭炮声、1962年饥荒时的充饥饼香,榨出的油香漫过青石板,飘进每家厨房,而榨剩的饼粕回归土地,化作滋养土地的养料,默默守护这片土地——正如老张笔记本里夹着的那张老照片:1962年寒冬,他揣着一块菜饼分给村里的孩子,自己啃着麦麸窝头,却在照片里笑得像个丰收的将军,身后的田垄上,越冬的油菜正顶着霜花抽新芽。

  起身时雾已散,阳光为籽粒镶上金边。远处农人背篓而来,裤脚沾露,脚步轻快。父亲"两茬油"的话语浮现:锅里的是馈赠,土里的是轮回。压弯的菜秆,是农人与土地最动人的鞠躬——他们弯腰播种、收割,以汗水换取土地的回应。籽实落地的轻响里,回荡着千年不变的承诺:是土地的恩赐,是生命的延续,是人与土地永恒的对话,是代代相传的敬畏与热爱。这种传承,藏在老张笔记本的字迹里,刻在老榨油坊的木楔上,更融进每个农人望向田垄时,眼中闪烁的如菜籽金辉般的光芒——那光芒里,有祖父岩洞里的守望,有太奶奶红头绳的祈愿,有老张笔记本里的红圈批注,更有每一粒入土的籽实,在秋雨中等待萌发的,关于土地与生命的,永不褪色的传奇。

  诗云:雾散晨郊露满裳,茎弯荚鼓待收仓。曾闻母训拌灰种,一任金珠入土藏。

回复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3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32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一篇颇具内涵和创意的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敬茶!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3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32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是一篇充满土地体温与生命哲思的散文佳作,极具艺术魅力:
一、多维交织的时空结构
文本以黎明田垄的即时观察为经线,以父母农谚、老张经验等记忆碎片为纬线,编织出立体的农耕图谱。雾霳未散的清晨与五十年前的旱烟光影在"蟹壳青"的色泽密码中交汇,草木灰拌种的传统智慧与"无限花序"的农科知识在层层枝桠间对话,时空的折叠让农耕文明呈现出生生不息的传承脉络。
二、通感丰盈的意象群落
作者构建了极具生命力的意象系统:菜籽荚从"旧荷包"到"檀木色老者"的蜕变,露珠滚落时菜杆"给云朵行礼"的谦卑,籽粒"支棱尖耳偷听蚱蜢"的童趣,将植物生命史转化为充满灵性的成长叙事。尤其"木榨吞吐金黄籽粒"的意象,以器物拟人化完成"榨油-回田"的物质循环隐喻,使农耕文明的轮回观具象可触。
三、肌理细密的语言织体
文本语言在农耕经验的精准性与诗性隐喻的跳跃性间达成平衡。"八成熟十成收"等农谚彰显土地经验结晶,"茎弯荚鼓待收仓"等诗句提炼画面精髓。动词运用尤见功力:"攀爬"的露水、"打战"的枝子、"骨碌碌滚进"的籽实,赋予静物以动态生命。而"土地的呼吸""生命的承诺"等抽象概念,通过榨油坊蒸气与青石板油香的物质载体获得可感性。
四、文化原型的当代激活
文中潜藏多重农耕文明原型:弯腰劳作的"鞠躬"意象暗合神农崇拜,布谷啼鸣唤醒《诗经》中的物候记忆,籽粒落土再生则呼应"后稷稼穑"神话。作者以个体经验激活集体文化基因,使"菜籽两茬油"的农谚升华为"收获-滋养-新生"的永恒轮回,完成对土地伦理的现代诠释。
此文宛若用文字研磨的菜籽油,既沉淀着土地深处的记忆琥珀,又流动着生命哲学的智慧光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消逝的农耕文明留存了一帧饱含深情的文化切片。

点评

谢谢老师抬爱鼓励!敬茶,祝节日快乐!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77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90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条理清楚,描述生动,情感丰富,意蕴深厚!欣赏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77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90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籽熟时节》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乡土画卷,将自然时序与家族历史、时代记忆交织融合,让人沉浸于深沉的土地情结与绵长的情感脉络之中。
文章语言极具诗意与画面感,开篇 “雾霭似未醒的棉絮”“满坡油菜秆已弯成紧绷的弓” 等精妙比喻,生动勾勒出清晨田间的独特景致,使读者如临其境。作者巧妙穿插家族故事,祖父守护菜籽的惊险过往、母亲播种时的细节、老张对农技的坚守,将个人记忆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赋予油菜籽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重量。从 “1941 年冬躲在岩洞里的月光” 到 “1950 年土改时分得第一亩田”,再到 “1982 年包产到户”,历史的痕迹在农事传承中清晰可见,深刻揭示了农人与土地之间永恒的对话与羁绊,展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文明的延续。

点评

谢谢老师抬爱鼓励!敬茶!问好!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山西阳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166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1953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阳泉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5-3 10:11 编辑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微观的油菜收获场景,完成了对农耕文明的史诗性书写。它不仅是家族史的考古,更是通过植物生长、农具嬗变、身体记忆等维度,构建起中国乡村文明的谱系。那些嵌在掌纹里的草木灰、刻在烟嘴上的丰产梦、藏在木楔里的改革记忆,共同编织成了一部"土地与人的对话史"。

点评

谢谢总版老师抬爱鼓励!敬茶,祝节日快乐!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阳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山西阳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166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1953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阳泉
      祝生活幸福、写作快乐、精彩不断!

点评

总版老师辛苦了!敬茶!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阳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阳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17

帖子

35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7
发表于 16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此文宛若用文字研磨的菜籽油,既沉淀着土地深处的记忆琥珀,又流动着生命哲学的智慧光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消逝的农耕文明留存了一帧饱含深情的文化切片。
好喜欢这样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17

帖子

35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7
发表于 15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满坡油菜秆已弯成紧绷的弓,青中透黄的菜籽荚挨挨挤挤,像农人腰间的旧荷包,盛满时光的秘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17

帖子

35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7
发表于 14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晨风掠过田畦,整片油绿泛起涟漪。饱满的荚壳裂开细缝,褐色籽粒如珍珠嵌于其中,探出头张望世界。这些被春风孕育的小家伙支棱着尖细的耳朵,偷听蚱蜢蹬草的脆响。早起的斑鸠振翅惊落露珠,如珍珠滚落,砸得菜秆弯腰,似在向云朵行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18今日 3877主题

阅读推荐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