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8 14:1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站长
  
- 积分
- 202568

|
这篇散文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小院里的春天,看似写花草植物,实则写人、写情、写岁月。文字朴素自然,却饱含深情,读来令人动容。
1. 春景如画,生命蓬勃
文章开篇勾勒出泰山脚下的小院,母亲精心照料的花卉、不请自来的蒲公英、薄荷、苦菜、藿香……这些植物在母亲的打理下,从萌芽到繁茂,再到开花结籽,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作者对植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如蒲公英“从嫩绿到浓绿”,薄荷“白的,细细碎碎”,藿香“紫红叶子”与“淡绿叶子”的区分,不仅展现了母亲对自然的熟悉,也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
2. 药食同源,母亲的智慧与牵挂
母亲不仅种花种菜,更懂得它们的药用价值。蒲公英、薄荷、苦菜等既是食材,又是药材,母亲会采摘它们泡茶、炒蛋、下面条,甚至特意晒干,为“我”的慢性咽炎准备药草。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母亲的智慧与对子女的关爱,尤其是结尾处母亲反复叮嘱“别忘了带走晒好的薄薄丁和薄荷”,甚至悄悄塞进“我”的包里,读来令人鼻酸。
3. 物是人非,春景依旧,思念永恒
文章最后笔锋一转,从生机勃勃的春天转向“人走茶凉”的悲凉。房子仍在,花草仍在,但父母已逝,小院的春天是否还能如从前般热闹?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哀思,而是以“悲伤的院子”和“悲伤的春天”作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痛——那些曾经被母亲精心照料的植物,如今是否还有人记得它们的价值?那些晒干的草药,是否还有人需要?
4. 语言风格:朴素真挚,余韵悠长
全文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挚的情感而动人。母亲的形象并未直接刻画,但通过她对植物的照料、对草药的运用、对子女的牵挂,一个勤劳、智慧、慈爱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结尾的留白更是耐人寻味,让读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深深的怀念。
这篇散文以“母亲的院子”为载体,通过春天的植物串联起母亲的日常生活、药理知识和对子女的爱,最终落笔于物是人非的怅惘。它不仅是写景,更是写人、写情、写生命。那些看似平凡的蒲公英、薄荷、苦菜,承载着母亲的智慧与牵挂,也成了作者思念的寄托。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让读者看到:生命会消逝,但爱和记忆,就像那些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种子,永远扎根在心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