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414|回复: 3

[古韵] 悼念理论物理巨擘杨振宁先生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4 16:01
  • 签到天数: 8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1085

    主题

    1万

    帖子

    17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72086

    优秀版主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10-18 17: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据新华社,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老船闻讯,悲从中来,凝神良久,草拟一律:

    期颐巨擘今辞世,物理殿堂一柱倾。
    宇称守恒非壁垒,规范场论破门庭。
    薪传弟子千龙跃,情系母邦万语诚。
    鹤驾青云遗典在,长依月魄耀寒青。

    R-C.jpg

    快乐写作,开心阅读
    回复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39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诗作凝练概括杨振宁学术成就与爱国精神,以"宇称破缺""规范场论"为学术注脚,“千龙跃”"万语诚"凸显师者风范与赤子情怀,尾联"月魄耀寒青"寄托永恒追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1

    主题

    3万

    帖子

    27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20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首挽杨振宁先生的七律,以“殿堂一柱倾”开篇,奠定宏阔悲慨。中二联工整而见高度:以“宇称守恒”“规范场论”概括科学贡献,精准洗练;“薪传弟子”“情系母邦”则由学术延伸至家国情怀,气象顿开。尾联“鹤驾青云”“月魄耀寒青”化哀为光,既合挽诗之体,又留永恒仰望。通篇用典无痕,辞采典雅,声律铿锵,于严谨中见深情。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8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8158

    优秀管理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2025年10月18日,一则沉痛的消息传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03岁。这位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科学巨擘,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在物理学的浩瀚星空中留下了璀璨的光芒。 老船听闻先生离世的噩耗,悲从中来,以诗寄情,草就了这首《悼杨振宁先生》。诗中,“期颐巨擘今辞世,物理殿堂一柱倾”,短短两句便生动勾勒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地位,他的离去,宛如物理殿堂失去了一根擎天巨柱,令人痛心疾首。“宇称守恒非壁垒,规范场论破门庭”,精准概括了先生在学术上的伟大成就,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和规范场论的创立,如同两把利剑,劈开了物理学未知领域的重重迷雾,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开启了全新的大门。 “薪传弟子千龙跃,情系母邦万语诚”,则展现了先生在教育和爱国方面的贡献。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众多弟子在其悉心教导下成为了科学界的栋梁之材,如蛟龙跃水,各展风采;同时,先生始终心系祖国,用自己的学识和影响力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不遗余力,拳拳赤子之心令人动容。 “鹤驾青云遗典在,长依月魄耀寒青”,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和精神风范,将如同夜空中的明月,长久地照耀着科学的征程,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这首律诗以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切悼念了杨振宁先生。它不仅是对先生一生成就的高度总结,更是对先生的一份深深敬意与追思。让我们在品味这首诗的同时,铭记杨振宁先生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惑地带

    惑地带

    订阅| 关注 (54)

    乃知,亦乃未知。从模糊到澄明,贵在剖解。
    0今日 708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