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9-21 18:58 编辑
走进一个村子
一棵嶙峋老树摇晃残臂向我致意
我的回馈是一个注目礼
没想到这个礼
致了我半个时辰
倒不是残臂有多峥嵘抑或狰狞
是连接它的树身
身子已被太多太残忍的沧桑
掏空
贴地至俩人身高分叉处
树身只剩坚硬一层壳
疙疙瘩瘩无不蓄积信念和力量
支撑那千年老字号的枝繁叶茂
好大一个洞
一点也不空洞
住满了黑咕隆咚的历史
镶嵌着树身还能撑多久的人间清醒
也许,不用再去村史陈列馆了
就这空
四大并不空的空洞
会婉转告知我一切
【美文简析】老船还行的诗以古树为时空容器,将沧桑肌理与历史记忆熔铸成隐喻系统。“嶙峋残臂”与“坚硬树壳”的意象,暗合古树作为“活态史诗”的哲学意蕴——树洞吞吐岁月,裂纹镌刻乡愁,根系隐秘震颤着文明的阵痛。
诗人以“注目礼”置换抒情惯性,让树成为凝视历史的瞳孔。当树身被沧桑“掏空”,裂缝却蓄积“人间清醒”,黑洞般的树洞吞噬话语,反吐出未被史册收录的呜咽。这种“空而不空”的辩证,恰似古树年轮里沉睡的呼救声,将线性史观揉碎在苔藓啃噬的裂痕中。
末句“四大空洞”的解构,让古树从景观升华为精神图腾。它不仅是时光的纪念碑,更是未被规训的记忆载体——那些被碑文掩埋的冤屈、被烟尘遮蔽的泪痕,终在树根虬曲的暗处破土,长成新的年轮。(海尔罕)
这首诗以树喻史,以空写实。诗中"嶙峋残臂"与"坚硬一层壳"的意象,如罗丹雕塑般镌刻沧桑,而"掏空"的树身却"蓄积信念",在矛盾修辞中迸发坚韧生命力。 "黑咕隆咚的历史"与"人间清醒"的并置,恰似卞之琳《断章》的智性观照——树洞成为微型档案馆,存储比村史陈列馆更鲜活的集体记忆。末段"四大并不空的空洞"化用佛家"色即是空"之思,赋予老树以哲人姿态,在虚实交错间完成对乡土史的诗性解码。 全诗兼具昌耀西部诗的苍劲质感与郑敏《金黄的稻束》的历史纵深感,以树的残缺见证存在的完整,在年轮的褶皱里打捞被遗忘的时间。(一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