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9-15 20:29 编辑
【编者按】英菽以“黑白电视、缝纫机、自行车”三件旧物为针,缝补出一幅褪色的集体记忆。排比句群如老磁带循环,一遍遍重播“非黑即白”的价值底片:天蓝水清、旗袍温婉、一分钱交警察——高饱和的朴素信任,把“那个时候”涂成理想原色。作者刻意让“那个时候”与“这个时候”短兵相接,却不贴脸批判,只在结尾一句“回不去了”收刀,留下巨大空白供读者自行对照。极简的断句、重复、对比,形成老式缝纫机“哒哒哒”的节奏,既温情又苍凉;而“不会嘴上一百万,手底不拨一毛”一类口语,瞬间戳破当下的泡沫。篇幅短小,却完成一次对速朽时代的减速,让慢与真在纸上复活。(海尔罕)
那个时候
文/英菽
黑白电视、缝纫机、自行车,普通得让人不屑一顾的物事,却代表了一个时代几代人。
那个时候,相亲相恋总是以这三件物事作为皆大欢喜的结局,
有之则倍有荣光,无之也是天作之合。
那个时候,世道就如黑白电视,非黑即白,好人不用假惺惺扮恶人,坏人不用假惺惺装好人。
那个时候,自行车当道,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吃的都是天然的,没有雾霾没有转基因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疾病。
那个时候,衣服都是娘子缝的,有村姑的朴实旗袍的温婉,没有超短裙没有吊带衣没有色欲横流。
那个时候,捡到一分钱就交给警察叔叔,没人据为已有也没人要回报。
那个时候,穷得揭不开锅才去乞讨,但不会因为穷去偷邻居一只鸡一只鸭。
那个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即使不多却是实实在在,不会嘴上一百万,手底不拨一毛。
那个时候,住得低矮住得简陋,但邻里和睦。
那个时候,吃得寒酸吃得温饱,却吃得放心。
那个时候,行靠双脚走靠力行,却身体健康。
那个时候,生活简单人更简单,没有心机、狡猾和倾轧。
那个时候,纯粹的时代纯粹的社会纯粹的人。
那个时候,是我们追求却又不得不失去的梦中家园。
我爱,我喜欢,
但我,
回不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