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6-27 22:03 编辑
【编者按】此词以登楼所见写人生感悟,年少不识愁与年长叹沧桑形成对比,道尽时光流逝中愁绪与温柔并存的哲理。(李靓才)
年少登楼不知愁,望水水长流。 忽听归雁,呼朋引伴,却引烦忧。 山远雾淡长风隐,烟柳恨悠悠。 昔时花开,昔时花谢,入梦温柔。
【美文简析】《眼儿媚·登楼》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登楼远眺、触景生情的怅惘画卷。全词以时空对照 为经纬,在少年不识愁与中年怅然回首的交叠中,铺陈出人生易逝、韶华难留的永恒喟叹。
上阕以**“水长流”的亘古意象,暗喻少年时明媚鲜妍却未解沧桑的心境。“忽听归雁”陡转,鸟鸣呼朋的欢快反成烦忧伏笔,以乐景写哀 的手法,揭示成长必然伴随的孤独觉醒。下阕 “烟柳恨悠悠”将抽象愁思具象为氤氲苍茫的视觉画面,而“长风隐”的留白更显余韵绵长。结句 “昔时花开,花谢”**的复沓咏叹,将繁华与凋零并置,终以“入梦温柔”的温存收束——暗喻记忆终将滤尽苦涩,唯留一层朦胧暖色。
此词深得宋词**“清空骚雅”**之味:疏淡的山雾烟柳间,藏着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时空体悟;而“归雁”“长风”等意象的运用,又见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圆融哲思。词人并未沉溺于哀戚,而是以梦的柔光为沧桑赋形,完成对流逝的审美超越。
这首《眼儿媚》启示我们:登楼所见非风景,实为心境的镜像。当远去的雁阵划破青春幻象,那些入梦的温柔,恰是岁月留给勇者的糖霜 。(一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