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1

[随笔] 北京游记(五,故宫)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5

主题

2826

帖子

4万

积分

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47453
发表于 昨天 0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胡文俊 于 2025-11-21 09:03 编辑

五、
故宫
◎胡文俊(湖南)

穿过天安门西侧门,端门的巍峨身影便映入眼帘。导游给每人分发了一台蓝牙讲解器,调试妥当后,清脆的解说声随脚步流转,我们走走停停,在入耳的历史典故与入眼的红墙黄瓦间,沉浸式感受这座皇家宫殿的千年底蕴。

导游介绍,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14年落成,至1912年结束皇宫使命,先后见证了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执政生涯——明代14位帝王在此定国安邦,清代10位君主续写统治,清军入关后修复了李自成焚毁的部分建筑,更融入满汉文化元素,让这座宫殿成为民族融合的鲜活见证。整座紫禁城严格遵循“前朝后寝”礼制,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则是帝后起居之所,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封建王朝的等级秩序。

脚下铺设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金砖”,并非由黄金铸就,却比黄金更为珍贵。这种专供皇家的地砖产自苏州陆慕御窑,从选土、澄浆、阴干到烧制、打磨,要历经20多道工序、一两年时间才能制成,敲击时能发出清脆如金石的声响,且成本高昂,民间素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 。金砖表面看似凹凸,实则兼具防腐防滑、易清洗的特性,更能透气吸湿、冬暖夏凉,历经六百年风雨仍能洗刷如新,堪称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过了端门便是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它坐落于南北轴线上,有着“明三暗五”的独特形制——正面看似三个门洞,实则东西城台内侧还藏着两个掖门 。导游细说门道:中门为皇帝专用,唯有皇帝大婚时的皇后喜轿、殿试高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可各走一次;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归宗室王公通行,两掖门仅在大典时开启 。听着这番讲解,我忍不住迈步走向中门,既是想过一把“皇帝瘾”,更盼着沾沾皇家贵气,愿孙辈们日后也能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此时雨势渐大,我们紧紧跟着那面熟悉的蓝色三角旗,导游小伙子嘴快腿也快,既要凝神听解说,又要抓紧拍照打卡,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故宫内人山人海,不同民族的服饰、不同肤色的面孔交织在一起,印证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人的一生若不来北京看看故宫,当真算是一种遗憾。整座宫殿共有8707间房屋,清一色的朱红墙体搭配金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上排列着形态各异的脊兽,太和殿更是独享十只脊兽的“十全十美”规格,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富贵与威严 。

曾听闻“毛主席终身未踏入故宫”的说法,实则他老人家1954年曾三次进入故宫,登上城墙视察、参观文物展览,只是始终未踏入前朝后寝的核心区域,以此表明与封建王朝决裂的决心 。尽管如此,毛主席对故宫的保护之功无人能及:平津战役期间,他专门下令攻城部队务必保护故宫等文化古迹,为和平解放北平、保全这座瑰宝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政府又出资清运故宫内25万立方米的垃圾,修缮受损建筑,让紫禁城重焕生机 。

毛主席一生勤俭节约,一件外衣缝了72个补丁仍不舍丢弃,这份艰苦朴素的作风,与故宫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不与过去的皇帝相较,即便普通百姓,又有几人能做到这般?主席的胸怀与格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走过颐和园的奢靡,看过故宫的恢宏,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他摒弃封建特权,心系人民福祉,难怪逝世五十余年,大家对他的爱戴之情依旧与日俱增。(下集《登长征》)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4

主题

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656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继续欣赏。
黄皮人
回复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14今日 7543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