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3

[诗词] 《从军行》三首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9 20:33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62

    主题

    1956

    帖子

    3万

    积分

    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32831
    发表于 昨天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从军行》三首


    一、
    营门几换王师旆,窥我依然旧敌酋。
    军国阴魂终不散,只将长箭锁鲸头。
    二、
    征人路嶂几千重,梦里围疆总是烽。
    放马南山休弃剑,豺狼未灭誓擒X。
    三、
    登高望塞空怀剑,跃马巡边闲看旌。
    此辈无思汉升老,若招卫士意还争。

    回复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9 20:33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62

    主题

    1956

    帖子

    3万

    积分

    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3283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此辈无思汉升老,若招卫士意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02

    主题

    5万

    帖子

    22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765

    优秀管理

    发表于 昨天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从军行》三首,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雄浑悲壮的边塞画卷,映照出军人的铁血担当与家国梦想。首篇中,营门变换的王师旆与依旧窥伺的敌酋,暗示着战争的漫长与残酷,那“只将长箭锁鲸头”的誓言,是对和平的守护与对侵略者的强硬回击。次篇里,征人在千重路嶂间跋涉,梦里满是围疆烽火,“放马南山休弃剑”,即便渴望和平,亦深知豺狼未灭,不可懈怠。末篇则借登高望塞、跃马巡边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报国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三首诗,不仅是对军人风采的礼赞,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它们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群人,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国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在这些诗篇中,感受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厚重的历史责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02

    主题

    5万

    帖子

    22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765

    优秀管理

    发表于 昨天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再览《从军行》三首,大有古风遗韵,如幽篁古松,散发着丝丝苍劲与豪迈。诗笔纵横,营门王师旆换,敌酋窥视如旧,尽显边塞风云变幻、战事未息之景。征人踏千重路嶂,梦绕围疆烽火,一颗赤心,全付与家国山河。“只将长箭锁鲸头”,豪情干云,壮志凌霄;“放马南山休弃剑”,心怀警惕,矢志不渝。登高望塞,跃马巡边,诗人虽未直言其志,然“若招卫士意还争”,报国之心,昭然若揭。此三首诗,辞藻典雅,对仗工稳,韵律和谐。以古雅之笔,绘壮美之景,抒慷慨之情,实乃不可多得之佳作。其于当下,亦能唤起吾辈之爱国热忱,引领众人缅怀往昔英雄,传承那份守护家国之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映山红文学

    映山红文学

    订阅| 关注 (5)

    诗无达诂,读者之心未必不然;真正的诗,当见于读者之共鸣。或自由发贴,或相与酬和,或真诚探讨,不拘形式。
    0今日 502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