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人,令我敬佩 读完散文《潭心溪行》,我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字如一泓清泉,缓缓流过心田,涤荡灵魂。它不仅描绘了一幅湖光溪影的自然画卷,更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塑造了多位“这样的人”——他们平凡却深邃,朴素却高贵,令我由衷地敬佩。 “这样的人”,是如李老先生般沉静内敛的智者。他身为退休教授,不居功自傲,却日日于东湖畔习练太极。他不善言辞,却以“抬手如云舒,落手似露滴”的动作诠释着生命的节奏与哲理。当人劝他著书立说时,他只淡淡一句:“道在行里,不在纸上。”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他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不在喧嚣的表达,而在沉默的坚持里。他的沉静,如幽潭映月,深不可测,却滋养万物。 “这样的人”,也是如陈老哥般热忱奉献的普通人。退休后本可安享清闲,他却投身社区园艺,将荒芜角落变为花海,还自费编印种植手册,被邻里称为“花神”。他连连摆手说“只是自己喜欢”,可这份“喜欢”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他不求名利,只为“心里快活”,这份纯粹,恰如春溪奔流,清澈见底,却润物无声。 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位以水为墨、以地为纸的写字老人。他日复一日书写《兰亭集序》,字迹随风而逝,却毫不惋惜:“写字的时候,心是静的,这就够了。”他不执着于结果,只专注于过程,这份超然物外的豁达,正是晚年智慧的巅峰。他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对“留下痕迹”的执念,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宁,来自内心的平静,而非外界的认可。 这些人物,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共同诠释着一种精神——在平凡中坚守,在静默中修行,在岁月里和解。他们不与风争锋,不与世抗衡,如水般顺势而流,却在流淌中成就了生命的深度与温度。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衬托出人物的品格:幽潭象征沉静与包容,春溪代表活力与前行,干涸河床寓意沉淀与重生。景与人交融,情与理共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盈。 我敬佩这样的人——他们让我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成就,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在于面对遗憾时的坦然,在于老去时仍能心怀温柔、步履从容。他们如东湖的银杏,秋来金黄,飘落归土,却在静默中孕育新生。 愿我们终其一生,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心若幽潭,行如春溪,在岁月的长河中,活出静水流深的美丽。 ——感谢东湖老师、敬佩东湖老师:您就是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