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昨天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以“秋光里的脚印”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季节流转中的个人见闻与感悟,展现出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温润的体悟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结构脉络清晰,以时序为轴
散文以“秋季”为主线,从八月暑假末的嘉峪关之行写起,依次描绘开学景象、秋雨连绵、国庆游寺、文友相聚、赏秋采柿等场景,以时间推移自然串联起不同画面,结构流畅,脉络分明。结尾以品尝柿子的百味之感收束全篇,升华主题,使“秋光里的脚印”不仅踏在季节里,也印在心灵的成长中。
二、情感真挚淳厚,富于生活温度
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作为教师、母亲、文友的多重身份所赋予的细腻情感。无论是送别毕业生又见其回校的欣慰,还是带孩子雨中访古的诗意陪伴;无论是与文友共赏文学与美酒的雅趣,还是与姐妹同游自然的欢愉,都写得真挚动人。尤其是对外婆的回忆、对杜甫的追寻,更在轻描淡写中寄托了深沉的怀念与敬仰。
三、语言自然流畅,偶见诗意点缀
整体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如话家常,但在描写秋雨、古寺、柿林等场景时,也不乏诗意的笔触。如将秋雨比作“泪水涟涟、极有冤屈的妇女”,又引用“柿叶翻红霜景秋”等诗句,为散文增添了文学韵味。结尾处由柿子“涩中带甜”的滋味联想到人生百味,意象虽平常,却因贴近生活而显得格外真切。
四、生活哲理融入日常,立意积极
作者善于从平凡生活中提炼感悟:从秋雨中学会“顺其自然,乐观面对”,从学生的成长中体会“收获的欣喜”,从文友的创作中感受“艺术魅力”,最终在柿子的滋味中悟出“只有尝遍了所有滋味,才算真正经历了人生的百味”。这些思考不刻意、不说教,却自然流露出一种成熟达观的人生态度。
可进一步提升之处:
- 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可更自然,如从“秋雨”到“国庆”的转换稍显跳跃。
- 个别场景的描写可进一步凝练,避免平铺直叙,增强语言的张力与节奏感。
- 对“秋”的整体意境营造可更集中,使“秋光”不仅是时间背景,更能成为贯穿全文的情感意象与精神象征。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具有真情实感与生活质地的散文。作者以从容的笔调、细腻的观察,写出了秋日的丰盈与生命的成长,让读者在寻常岁月中,看见光阴的足迹与心灵的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