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8 14:18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站长   
 
	积分218414 
 
 | 
 
 发表于 2025-10-12 2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 赵老师的《和田纪行》组诗以五首短章串联起和田的自然风貌、历史记忆与人文烟火,以诗笔为向导,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触摸这片绿洲的古老灵魂与鲜活脉搏。 1.《玉龙喀什河》:流动的文明与隐秘的灵性 诗人以昆仑山与冰川为源头,勾勒出玉龙喀什河的壮阔画卷。雪水“批售”人间的拟人化比喻,赋予自然以商贾般的生动性情。而河流“暗自收玉”的隐秘性,暗喻和田玉文化的深沉内敛。采玉人的身影与“下凡的精灵”的想象交织,将物质(玉石)与精神(信仰)双重价值浓缩于“磨圆的性子”中,既写实又富含哲理。末节以大河“秘而不宣的情怀”收束,点出河流作为生命线与文化载体的双重使命。
 
 2.《约特干故城》:丝路古梦的现代回响 这首诗以“回不到唐朝”的怅惘开篇,唤醒于阗古国的辉煌记忆。干涸的护城河与复活的古城形成时空对话,“凤鸣开城”的仪式感与“丝路烟火”的热闹相映成趣。历史人物(张骞、班超、玄奘)的穿插,赋予故城以英雄史诗的厚重感;而“金翅神鸟”的意象则让传说与现实在“万方乐奏”中交融,完成对“千年沉睡”的浪漫唤醒。
 
 3.《游团城记》:巷弄里的非遗密码 诗人以“丝路舞韵”起笔,将维吾尔族文化的动态美喻为“水一样律动”,与“苏醒的昆仑石”的静态雕刻形成刚柔对照。窄巷、鸽市、石榴树、雕花木窗等意象层层递进,勾勒出团城的市井烟火与生活美学。末段以“非遗风”点睛,强调文化传承的群体性——“团结在一起,舞美了每一天”,巧妙呼应“团城”之名,亦暗合民族团结的当代主题。
 
 
 4.《和田夜市》:舌尖上的西域狂欢 诗人以“灯火”与“味蕾”为焦点,渲染夜市的喧嚣与诱惑。数字化的描述(272米、260个摊位)赋予场景以真实感,而“香气打漩涡”“新疆羊辨不清逃路”的夸张笔法,则幽默地强化了美食的征服力。歌舞与市井烟火的结合,让夜市不仅是味觉盛宴,更成为民族风情的立体展演。
 
 5.《在和田博物馆》:历史的织锦与未来的绿洲 此诗以“春秋历历”统领,将西域古国(皮山、精绝等)的沧桑与博物馆的现代性并置。维族导游“石榴心”的比喻,暗扣新疆民族团结的象征,而“护臂织锦”的凝视,则让汉晋风雨与五星占术的古老智慧穿越时空。结尾以“另一个和田展望明天”收束,将历史沉思转向未来憧憬,完成组诗从自然到人文、从过去到当下的闭环。
 
 整体特色: 每首诗均以地理空间为锚点,串联历史记忆与现实观察,形成层叠的文明剖面。 玉石、金翅鸟、石榴、织锦等意象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隐喻,厚重而不失灵动。 • 诗歌语言既有“冰川盛世美颜”的瑰丽想象,也有“捧着腹出来”的市井幽默,刚柔相济。
 
 这组诗如同一条现代“玉龙喀什河”,既沉淀了和田的千年灵性,又奔涌着当下的生命力,堪称一曲西域风情的诗性长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