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7-31 21:26 编辑
【编者按】当鹊桥沦为台风后的废墟,荷塘变成情侣的避难所,现代人的情感困境便在自然法则与人间执念的撕扯中显形。(李靓才)
闷湿的热仍然徘徊在门外, 问候着一个个有雨或无雨的午后。 淋漓的汗水湿透薄衫, 湿透薄衫在清冷的空调下打了个寒颤。
听说七月七日晚, 鹊桥被银河之水冲断, 断桥的两侧依然是相思成疾的男女, 无人追究无人急修,无奈再约明年的相守。
冷清的荷风柳岸, 突然成了情侣的新宠。 荡舟,迷醉在荷翠莲红之中, 哪管谁采菱角谁摘莲蓬。
一场雨,经受不了台风的蛊惑, 狂暴地从一处掠到另一处, 狼藉一地的残枝败叶, 借雨凉暗语,秋正在路上。
月却高挂, 以难以感知的轻柔, 缺了再圆,圆了更圆, 预演八月十五的人间悲喜。
终归夏去,终归秋来, 炽热的回忆也只剩下回忆。 不挥手,不回眸, 水碧天青,仍是流年。
【美文简析】在时光的长河里,八月宛如一首节奏微妙的变奏曲,它承接夏日的余韵,又隐隐奏响秋的前奏。本诗以细腻且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八月独有的生活图景。
诗的开篇,闷热的空气、淋漓的汗水,将八月初那股挥之不去的暑意真切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而七夕鹊桥被冲断的传说,为诗增添了一份浪漫又无奈的情愫,恰似生活中那些难以圆满的遗憾。
随着诗行推进,荷风柳岸的甜蜜与台风过境后的狼藉形成鲜明对比,如同生活在苦与甜、动与静间不断切换。月的盈亏变化,更是巧妙地暗示着人间悲喜的轮回,预示着八月十五团圆佳节的临近。
最终,诗人以“终归夏去,终归秋来”点明时光流转的必然,即便炽热的回忆消散,生活依然在水碧天青中静静流淌。这不仅是对八月的深情描绘,更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感悟。让我们在这首诗中,一同品味八月的独特韵味,感受时光的悄然变迁。(一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