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我国的六朝古都。世界罕见的石雕艺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藏——龙门石窟就坐落在洛阳城南1 3公里处的龙门山上。这石窟开凿于公元494年,历经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初期等朝代400余年的大规模营造。现存窟瓮2100多个,佛塔40多座,造像1 O万余尊,题记和其它碑刻3600多品。
金秋10月,当我们乘坐的面包车驶到龙门时,只见东西两山巍然对峙,长桥横卧,松柏叠翠,伊水碧流,风景秀丽。我站在伊水东岸,白居易读书的香山寺中,向对岸龙门山望去,只见大大小小的窟龛,密布在龙门山崖壁上,横贯南北,长达1公里之多。只见游人如织,如同长龙一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赞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可见,自唐以来,人们便把龙门作为游览的胜地了。’
进入写着“龙门石窟”四个大字的园门,踏上沿着河岸修建的水泥路,向前行走200多米,一步一步登上沿山路开凿的台阶,来到令人注目的宾阳三洞,宾阳中洞是石窟中最为富丽堂皇的一窟,内有11尊雕像。只见那尊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高8.4米,面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含笑意,两侧待立二弟子,二菩萨,整个洞窟是三世佛的完整布局。除佛像以外,洞窟顶部雕有1 O名伎乐供养天人,形象挺健飘逸,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洞窟口两侧还有四幅精美的浮雕,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可惜,“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这两幅1400多年前的石雕艺术珍品,在解放前被帝国主义分子挖墙凿壁盗往国外,现存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窟龛中,造像最多的要数万佛洞,该洞南北两壁上刻有1.5万个小佛,故名万佛洞。窟顶上整排雕刻的佛龛,最小的仅有2厘米,只有大拇指盖那么大,其构思之精巧,不能不令人惊叹叫绝。由此可见,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这些都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