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米 于 2023-5-20 18:25 编辑
民间传说—— 风雨桥的传说 在碧涌,古时也有一座风雨桥,曾是碧涌八景之一,清朝贡生杨明淮有诗赞曰:“龙桥砥柱正中游。”这座风雨桥又叫龙桥,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 古老的时候,有一个叫碧涌寨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寨,寨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培哥,娶了个妻子,名叫布妹。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这布妹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河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培哥夫妇急着去对面田里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小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培哥睁不开眼睛,布妹“哎呀”一声跌落河中。培哥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河里,潜到水里去寻找布妹。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布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下游磨塘有一个螃蟹精,把布妹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布妹做他的老婆,布妹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螃蟹精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布妹。布妹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了上游一个叫龙神的地方,也传到了一条花龙的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众人胆战心惊。可是龙头来到培哥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磨塘冲去。顿时,磨塘河中心“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象磨盘一样飞转不停。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洋溪坡上,变成了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到洋溪坡,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原来是那只黑螃蟹精。黑螃蟹精慌慌张张的逃跑,跑到下游花岩山。花龙紧追不舍,黑螃蟹精又朝上游逃跑,跑到旗伞坡,花龙又追到旗伞坡,花龙尾一摆,又把螃蟹精从旗伞坡横扫到鸡婆滩。鸡婆滩上有一个岩鸡婆,岩鸡婆将螃蟹精狠狠的啄了几口,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精弄得精疲力尽,花龙紧紧追到水底,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精露面了。后来,在门崽塘边上,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这块石头,现在还趴在门崽塘,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培哥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培哥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上岸以后,布妹对培哥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大家不约而同的向花龙致谢,这时,花龙向人们点点头,又回到龙神去了。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为了镇住螃蟹精,大家就在螃蟹石上修了一座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柱子上刻了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为了让人们在桥上不被风吹雨打,桥上面盖了瓦,桥两边还修了护栏靠凳。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龙桥。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杨志模收集整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