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1784|回复: 15

《红楼梦之我见》(六)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发表于 2022-11-25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第九十一回——关于薛蟠兄妹八十回前的遗留问题》


附原回目《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清虚观打醮,薛蟠远远地望了一眼黛玉,整个身子都酥了。这个常被有些读者拿来数落后四十回不堪,把这个明显的伏笔给写丢了——为啥不给薛蟠和林妹妹制造点话题呢?


其实,小说里出现的每个情节不仅仅是为了伏笔,还有为下文某事某人做对比衬托用的。


红楼梦就是讲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下凡历劫,主角就是宝黛爱情,从一开始设计上就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一男二女三角关系,不可能再节外生枝写什么宝玉薛蟠和黛玉,宝玉北静王和黛玉的,变成一女二男的。


薛蟠看了黛玉一眼后,紧接着作者就写了宝钗以开玩笑的方式跟她妈妈说要把黛玉说给她哥哥。虽然,被薛姨妈给唐塞了过去,也是透露出宝钗的心思,知道她哥哥喜欢黛玉,巴不得黛玉能嫁给她哥哥,她好没了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试探黛玉对宝玉的心思好制造舆论来抹黑黛玉的品质。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宝钗是知道她哥哥看了黛玉后有了感觉,才去试探黛玉呢?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标榜了为闺阁女子立传。虽然他的立传是出于对她们的欣赏,也就是说那怕是她们的缺点,他也是持欣赏目光的。所以就是她们有缺点,作者也是能用曲笔就用曲笔,能迂回就迂回。这也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在不显山露水之中,通过宝钗的话,就把薛蟠看黛玉一眼身子酥了的情节给圆了回来。阅读理解能力差,还想装13的读者自己看不出这层就意淫该如何如何了,这怪谁呀?


薛蟠看了黛玉一眼身子酥了,伏笔在前八十回里已经交代了。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在后四十回里,用来和薛蝌做对比的。


薛蟠外号“呆霸王”,仗着祖辈的名望在户部挂名领着内帑皇粮,家里做着生意,妥妥的一个纨绔之弟。只知挥金如土,不学无术,吃喝piaodu没有不好的。光是人命官司,就是两起。而薛蝌就不是他堂兄那样的只会做小黄诗和顺口溜的货色。他的《感怀》诗,写的工整自然流畅,通过对邢岫烟的怜惜看出他是有担当和追求平淡从容的生活态度。


在这一回里,继续接着上一回讲述薛蝌面对着两位小嫂子的勾引,能守住本心,不搭理她们的优良品质。这个和他哥哥那个臭不要脸的,只远远地望了黛玉一眼就身子酥了成了正反对比,来衬托薛蝌的正直。由此可见,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浑然一体,出自一个作者之手。


在这一回里,宝钗的病也是证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一个作者的。


宝钗在前面已经通过自己的派系人凤姐做媒,贾母同意,实现金玉姻缘的目标。在没有成亲以前,她为了避嫌已经连贾政升官的庆祝宴席都不去了,就等着正式过门。这时哥哥薛蟠不争气又出了人命官司,她的婚姻大事不得不暂时搁浅。这对苦巴苦盼的宝钗来说,已经是一个打击了。她一方面血浓于水得担心哥哥的安危,一方面得担心哥哥的事影响了她的婚事——被贾家嫌弃和夜长梦多宝黛二人再发生点什么事。开始,薛蟠的案子,经过薛蝌的跑腿周旋打点已经有了眉目就等着周贵妃葬礼结束,那个县令就处理薛蟠案子了。


谁知,府里的官员又不肯,又得薛蝌去打点。这一打点,又得些日子,成败还两说。宝钗因此病倒了!


宝钗的病症状就是发热!这个和她早先对外说的她有热疾吻合。奇怪的是,她早就说过了她有冷香丸,怎么不用呢?请了一大堆大夫,治疗了一些日子,才说是吃了自己的冷香丸好了呢?作者的这个设计,就是对应前面出现过的冷香丸的。这个冷香丸,黛玉早就讥讽过,言外之意就是宝钗说谎。用冷香丸来显示自己不是凡人,得到室外高人眷顾。这个世外高人,又是金玉姻缘的预言者。必须证明了有冷香丸而且还管用,才能证明金玉姻缘这话的分量。mixin这个东西,别说是红楼时代,就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思想也是大有市场的。八十回前作者写了宝钗的第一次病,也没提是吃了冷香丸好的。只是在送宫花后,宝玉去看宝钗,薛家借莺儿之嘴说出金玉姻缘,后来又出了一个冷香丸的。这个里面就有了漏洞,让人对金玉姻缘和冷香丸的真假存疑?要不是一个作者,会直接忽略掉这个细节,就不会有这一回里宝钗上火病倒,请了许多大夫,最后说是还是吃了她自己的冷香丸好了的情节了。 作者借这情节巧妙的暗示了宝钗到底吃没吃冷香丸,外人不得而知。而向贾家证明了有冷香丸,同时佐证了金玉姻缘是受神仙级别高人祝福的。果然,王夫人和贾政商量,等到过了冬天,开春就给宝玉成亲。这个贾母高兴,薛家母女更高兴。又用曲笔写了薛宝钗的阴暗面——为了嫁给宝玉从始至终在制造舆论和动用心机。


宝玉稀里糊涂,天生花心大萝卜见到凡是看上眼的女子就喜欢,这个在那个时代允许一夫多妻妾,也不算什么。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其他女子有的只是yu望,对黛玉有的是爱情。


黛玉的不俗就是早就看出了金玉姻缘和冷香丸就是个障眼法,她才在前面八十回里,多次道破她也没个什么金的什么丸的,来敲打宝玉和宝钗。这一次,她又借打机锋问宝玉【 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


可惜的是宝玉说出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却不知道那一瓢该取哪个地方的弱水,却不是他能左右的。这就是拜幕后策划者们,包括薛家宝钗所赐!


作者有能力把前八十回里,关于薛家兄妹遗留的梗给找补回来了,却不能违背了自己的写是因为宝钗这个第三者,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初衷。难怪有人说要写好小说,得有杀狼的心!作为读者,我只能替被蒙在鼓里的宝黛二人,干着急使不上劲儿无何奈何啊!


(完)


2021.10.12日


《第九十二回——古中国极简主义写作的代表》


附原回目【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


昨天看李熙哥在谈极简主义(在小说中)的一大特点,就是省略掉一些背景,让一些东西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片言只语透露出来。我现学现卖,拿这个词来做本回解读题目!


重读这一回,读到冯紫英到贾政那里推销母珠等四件宝物,买卖不成仁义在,被留下来和政老爹赦老爷贾琏等一起用餐。席间就是通过冯紫英和贾政的一问一答,把贾雨村的背景做了交代,和第二回遥相呼应,是典型的极简主义写法。可见,并不是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圆,我们老曹同学早就对极简主义轻车熟路了。


同样在这个酒席上,贾蓉的续弦胡氏也是被老曹用极简主义给交代了背景,是原京畿道胡道长家的女儿,胡家家教不怎么样,用冯紫英转述贾珍的话是这位后来的儿媳妇远不及原来的秦氏。这一笔,和秦可卿死时贾珍的哭相对应。


这一回和前八十回相对应的还有凤姐见贾琏拿着母珠和鲛绡帐给贾母看时,提出了【我已经想了好些年了,象咱们这种人家,必得置些不动摇的根基才好,或是祭地,或是义庄,再置些坟屋。往后子孙遇见不得意的事,还是点儿底子,不到一败涂地。我的意思是这样,不知老太太老爷,太太们怎么样。】


凤姐的这番话,正是当年秦可卿归天时托梦给她所嘱咐的事。那个时候,不久元春就封为贵妃,贾家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凤姐就是有这个心要说,也得顾虑大家的感受。此一时彼一时,经过这几年的府上经济萧条,借着这个看母珠机会,凤姐把这个秦可卿托梦交代的事儿说了出来,合情合理严丝合缝,谁说不是一个作者写的,就是胡说八道了!


可惜,在场的人都是当做了耳旁风,继续吃吃喝喝过着“消寒会”。


这次的消寒会,巧姐出镜占了半个c位。记得我在五年前,为了融入红楼版写《女人如花花似梦——红楼十二钗初印象》里写到“土豪作家冯唐说“想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用牛奶,豆浆,米汤和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可是在重男轻女的红楼时代,琏二爷和凤姐儿却一心的想生个儿子! 有这种思想在作祟,他们对独生女巧姐没有足够的重视,使的她始终处于一种很囧的状态。”今天看,那时我的认识是片面的,就盯着贾琏个死不要脸的,女儿出痘,他不斋戒还去和多姑娘寻欢作乐,凤姐连女儿的名字也不知道给取,都好几岁了才让刘姥姥给起了个名字。从这一回看,原来,凤姐夫妇也是挺重视巧姐的教育问题的,让她跟着奶妈学识字,又学做女工针线活。


书里没有描写巧姐识字做针线活的具体场景,也是运用极简主义,通过巧姐和她二叔宝玉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了她到底识了多少字看了哪本书。


在这个过程中,宝玉讲《列女传》一直被看不上后四十回的读者诟病。说什么宝玉一贯鄙视功名利禄,冷漠传统礼教,不可能大谈特谈什么三从四德,要女子们接受封建礼教所颂扬的那些守贞节行愚孝的行为。


我说,持这种腔调的人,就是没记性不顾事实的喊口号。他们忘了宝玉本来就是一个愚孝的人,他爱黛玉,可要他在心里排个座次,他早就说了除了老太太夫人才是黛玉。他并不是鄙视功名利禄,就是熊孩子逆反,讨厌被管束学习,喜欢和莺莺燕燕嬉戏而已。宝玉也不是什么心机男,他和巧姐唠嗑,谈起《列女传》,就是就书论书!某些读者把自己的思想非要强加于他,他能怎么办?


这些抨击宝玉不该谈列女传的人,他们就不看看,宝玉后面还是有话要说的。只是这个话题,到了文君红拂女那里,引起了贾母的不适,被她打断了。这个也是暗示着贾母反对男女私相授受,又和八十回前她讲掰谎记的思想前后对应,为她在宝玉婚事上择钗弃黛做了预告。可惜,宝玉到这个时候,还在期待着把另一个美女柳五儿收入房里做丫鬟,完全忘了晴雯芳官等是怎么被迫害的!就是这么个货色,指望他反封建礼教,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容不下儿女们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要在一起的,贾母王夫人等是在暗处做手脚要拆散宝黛这对小情人。司棋的母亲,是直接对和女儿有染的外甥潘又安又打又骂,不接受他做为女婿,逼得司琪和潘又安双双毙命。


而同样是私下里和宝玉偷试过云雨的袭人,这个时间段,可谓是顺风顺水。比她美的比她有才艺的,晴雯死了芳官出家了。她在怡红院里,没了对手,拿着准姨娘的工资,和宝玉朝夕相处。时不时的查宝玉的岗,劝说他要和黛玉保持距离,自己却连宝玉去上学的功夫,在家里都要嘟着嘴想他。她的这种状态,眼下没什么,要是以后真正的宝二奶奶知道了,会容得下她吗?


老曹不明写,用极简主义笔法为后来袭人被嫁给蒋玉菡做了铺垫。


以上就是本回的主要内容,本仙子把它定义为古中国式极简主义写作的代表,谁敢反对试试?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解读。


(本回完)


2021年11月6日




《第九十三回——小字报风波的处置》


附原回录【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解读本回前,为了避免像有位“2B铅笔”网友写个三国帖子那样,分不清“引蛇出洞”和“钓鱼执法”的词性和关系闹出笑话,本楼主特意去了趟度娘家里。知道了本回荣国府大门上被人贴的那张白纸写着【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应该叫大字报,应该算是小字报。


这张小字报揭露了贾芹这个贾氏子孙,借着管理水月庵的便利,先是要撩拨芳官,被拒后,又和其他几个姑子好上了。这件事,贾政气的够呛!他目前升了官,衙门里的事有的忙,连临安伯家里请他去看戏他都没有功夫,派出宝玉跟着贾赦去。


为什么要派宝玉去看戏?从书里人的感情来说,贾政我想让宝玉多参加社交活动,多接触认识上流人物和学习一些应酬礼节。从写作技巧上说,是借此机会引出蒋玉菡来。用寥寥数语点出蒋目前的身份已经有几家铺子了,出于爱好做了个戏班子的领班,而且还未成家。让宝玉蒋玉菡这对朋友再次有友好交流,为日后袭人嫁给了蒋这个剧情增加讽刺性,和说明世事难料的戏剧性。


而本回里,甄家因获罪,甄老爷把一个家人包勇推荐进了贾家,这个包勇的突然加入,不仅仅是为了日后贾府的仆人们不尽职不作为,连外来人都看不下去做伏笔。这里主要借贾政和包勇的一问一答,介绍甄家宝玉的情况。在前八十回里,作者介绍了有个和贾宝玉一样的甄宝玉,整天的离不了姐姐妹妹。这回又通过包勇的话,和前面的故事情节相呼应了。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个甄宝玉呢?这个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甄家一样,这里有隐喻外,就是要甄家贾家互为影子,也就是宝玉游太虚幻境看到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隐喻要涉及到索隐太烧脑,省略。。。)


回到贾政生气的话头上,他又没时间亲自过问此事,就把调查贾芹生活作风这事交给了贾琏。


贾琏这个荣国府当家管事的人,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不为过。有这份殊荣,这就得承担与其匹配的责任。这不,贾府的田庄来租子的车子被当地的官府给没收了,他得负责去要。这时,他连找了周瑞和旺儿都不在,说明了从这个时候起荣国府的仆人从顶层开始就怠慢工作。好在事儿还是顺利,派了门子拿着帖子去县衙找,东西要了回来。他做梦也没想到,府里又出了贾芹这档子事。


贾芹这个人,在前八十回里爱占便宜。贾珍出于善心,把乌庄头送来的物资,分些给没有差事的贾氏宗族里的人过年。他居然夹在里面要领物资,被贾珍数落了一番,可见他的本质就有问题,也不知他是怎么入了凤姐的眼,他的差事是她要他管的。


凤姐此时在病中,只要不是馒头庵出事,水月庵里的事她根本不在乎。贾琏气归气,见贾芹跪下来哭哭哀求,居然想到的是这次惩罚了芹儿,是长了那个贴小字报人威风传出去不好听。以后这种不堪入流的事儿多了去,要是这次制裁了芹儿,保不准那个贴小字报的人得到了甜头还会以这种方式揭发其他人包括他自己。


有了这种想法,贾琏找来了赖大,让他在贾政面前撒谎给贾芹说好话,只把那些尼姑卖给了媒婆。水月庵的风月案,看起来来势汹汹,到最后在贾琏的包庇下不了了之。贾琏的这种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会给贾府带来什么后果?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贾家被抄,名义上与贾琏无关,但是细究起来他做为管理荣国府的当家人脱不了干系。



2021.12.2日


《第九十四回——草木也知愁》
附:原目录:【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
海棠为什么无香?答:因为海棠暗恋去了。她怕人闻出了心事,所以舍去了香。这个看似无厘头的段子,来源于海棠的花语——代表离愁别绪象征着苦恋。
曹翁写《红楼梦》时,是否也研究过花语我不清楚。但是,他把一株海棠的荣枯和书里的两个女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禁让人为他竖起大拇指。
这两个女子,一个是晴雯一个人黛玉。这姐俩不但一个抽的花签是芙蓉一个是被说成是做了芙蓉花神,还同样是苦恋宝玉的人。她们的死,也都和一株海棠的荣枯有关,只不过晴雯的明显些——当年怡红院里的海棠突然的枯萎了,那年晴雯就被撵出去死掉了。黛玉的把这种离愁先渲染上一层喜气,然后再乐极生悲增加戏剧效果。——初冬时节,那株海棠竟然起死回生还神奇般的开花了。
[imgstart][url=http://img3.laibafile.cn/p/s/323457156.jpg;;[imgend]]http://img3.laibafile.cn/p/s/323457156.jpg;;[imgend][/url]
这到底是吉是凶?众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探春凤姐贾赦为一派的认为,枯树迎接春天再次发芽是个好兆头,但是逢冬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了。以李纨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是枯木开花,主宝玉的婚事动了来报喜的。
认为报忧的,不敢嘴硬和明说怕惹老太太不高兴。认为报喜的,聚在一起围着贾母谈笑生风。宝玉贾环贾兰还当场作诗,来讨贾母欢心。在这其中,最高兴的当属黛玉。她认为宝玉的婚事对象就是自己,他的婚事动了,也就是自己的婚事动了。哪里会想到,这个开花的海棠树就是一个催命的道具。
要不是它开花,为了迎接老太太来赏花,宝玉就不会换衣服,就不会着急忙慌的把那块玉落在桌子上。要不是来了那么多的人赏花,那块玉也就不会不知哪里去了。那块玉不丢,宝玉就不会痴呆,也就不会着急冲喜。不冲喜,宝钗也就不会那么快嫁进来,黛玉也不会那么快魂归离恨天了,这些事儿都是环环相扣。让人读了不觉想起黛玉的一句词“草木也知愁”,冥冥之中那株海棠和两位拔尖的美人儿有了量子纠缠了。(用云石胶网友宝帖的话说叫住《命中注定》(。ò ∀ ó。)
[imgstart][url=http://img3.laibafile.cn/p/s/323464505.jpg;;[imgend]]http://img3.laibafile.cn/p/s/323464505.jpg;;[imgend][/url]
感叹完了,不能忘了解读后四十回的最终目的——证明120回是全璧出自一人之手。
亲们,还记得前八十回里,贾府众位小主一起游园,见了满塘枯萎的荷花叶子也无人收拾,说明了那时大观园里的下人,就已经慵懒散漫不作为了,给本回能有枯树开花做了铺垫。黛玉那时,触景生情想起了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株枯树说是宝玉是要留得给林妹妹感怀也行,说是为了留着怀念晴雯也可以。前八十回里,都有了伏笔交代,使读者读起来不觉得突兀,这就是一个作者一手写的印迹。
前八十回里,还有个情节也是为本回服务的。就是平儿湘云宝玉一起吃鹿肉,那回人不多,平儿的虾须镯被坠儿偷了。那么,这次赏花除了薛家母女没来,贾政贾赦贾琏贾环贾兰都来了,而且从贾琏处理贾芹的事儿上也看出治家不严,宝玉的玉丟在情理之中。为给这个玉的不寻常做了掩护,不至于泄露天机了——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2021.12.31日(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原回目:第一百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不作死就不会死,是网络用语,用于夏金桂之死也不违和。红楼时代男权社会,一个爷们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了。就算夏金桂和薛蟠的婚姻是有感情基础的,在婚前两个人见过面有过接触彼此有意,才会一拍即合成就了这段姻缘,香菱这么个小妾的存在,金桂不管婚前就知道还是婚后才知道的,在当时社会都不当回事。坏就坏在夏金桂眼里不揉沙子,容不下香菱——这个主要情节是在第七十九回八十回里有过交代的,再加上第五回香菱的判词里有一句【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使得本回的金桂之死成为众多前八十回派的红学家和读者攻击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的主要证据。

如何解读自从两地生孤木,我以前也没跳出这些红学家读者的思维,也认为两地孤木合成桂字,就是指夏金桂。有幸读到emou2021兄转发的

文章【“自从两地生孤木”之别解——《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三期,第281~284页。 作者:王靖】 ,王靖先生认为第120回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对话,道出了香菱的结局,被薛家扶正为妻,“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这个遗一子就是薛桂,也就是说香菱是生孩子难产而死,她的儿子名字里有个桂字,兰桂齐芳是指贾兰和薛桂。原因是120回里甄士隐说出兰桂齐芳后,贾雨村问莫非是薛宝钗怀孕了,因涉及到的人是甄士隐的外孙,甄士隐对贾雨村的提问并没有正面回答。e兄也就王靖先生哈,目前正在为这个观点和时髦先生两个人“擦/枪/走/火”中。

时髦先生认为前八十回里已经交代了香菱多年不孕有干血之症是不能生孩子的,e兄拿出清代傅山的书《傅青主女科》来证明干血之症并不是不治之症。时髦先生又说,后四十回里并没有一句交代香菱的病治好了……对于他们的“冲突”我有三个点认同e兄。一,关于后四十回没有介绍香菱治病,可以和前八十回里香菱学诗对应看。前八十回里,大家都知道香菱三岁就被拐子抱走了连家乡父母是谁都不记得的,她是怎么识字的,就能拜师学作诗?前八十回里既然能省略了香菱是怎么识字的环节,后四十回里为什么不可以省略了香菱治病环节?倒不是指责时髦先生们双标,是我觉得在香菱身上这种该省略就省的写法,恰恰证明了前后是一个作者120回是全璧。二,e兄拿出第七十九回里,夏金桂要别人避讳桂字把桂花叫做嫦娥花的桥段。我认为也就是这个原因,薛家人都恨夏金桂,她生前不喜欢的事,他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把香菱的儿子取名桂。题外话,我还有个推测就是宝钗收养了香菱的孩子……三,e兄说的我们读者的思维并不能代替作者的思维,这点很有道理。那些所谓的红学家和红米们,你们解读的自从两地生孤木,和作者设计的两地生孤木不在一个频道。时髦先生也认为

【你来续红楼也会找一些和前文有关联的东东加以利用的。】那么,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作者都能利用上,对于香菱判词这么明显的文字,叙书者会不慎重对待吗?这个说出来都是笑话啊。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也站队e兄的红学家读者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作者的思维了。————以上是我对e兄和时髦先生关于香菱判词的辩论总结和看法,因和本回金桂之死有关特收录。

我是站队e兄,并不等于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关于香菱的判词,元春的判词,探春的判词等,一是有e兄提出的读者错误的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作者了外,我还认为可以参考秦可卿的判词,秦氏是最早领盒饭的,她的生平是作者一手写的,在许多读者眼睛里不也是有漏洞吗?给了脂砚斋们推销自己观点的空间了,那么后四十回里就算有你认为的与判词不符,也是读者自己的头脑简单了,怨作品是续书纯属无稽之谈。

还有,是在第五回里,宝玉初见警幻仙姑,仙姑说她的职责是【司人间之风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外,又接着说【因近日来风流冤孽,chanmian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也就是提醒读者,她那里的判词曲子只是个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和警幻仙姑是光制定了计划就不管不顾了,她是个有作为的好“干/部”,是会随时察看这些人在人间的所作所为,是会根据每个人的品德修改具体细节的。也就是说,她布下的局,也不是不能破的,这个破就是看谁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克服心中的欲。那么,曹翁在第五回要“剧透”前面是做了伏笔的,是给大家预告了就算他“剧透”了,根据每个人的修为也是会改变剧情的,第五回里也写了荣宁二府的两个国公的亡灵都能求动警幻仙姑,就是和此回甄士隐也能求动仙姑做伏笔的,也就是为什么贾雨村早不见甄士隐晚不见甄士隐,偏偏在金桂之死这一回偶遇了甄士隐?这里面的奥秘也只有聪明如我的读者才能看出门道。

回到本回故事情节,夏金桂设计香菱坏了薛蟠和宝蟾的好事,被薛蟠打了,薛姨妈和宝钗把她留下来了。薛蟠架不住夏金桂的刁蛮,离家出去做生意失手打死了人。夏金桂和宝蟾对家里的小叔子薛蝌有了色心,可是薛蝌不像薛蟠酒色之徒无才无德,他能守住做人的底线,不接受金桂和宝蟾的勾引。有一次夏金桂做好了安排,就等薛蝌入瓮,偏冤家路窄香菱出现给薛蝌解了围。这些,夏金桂恨死了香菱。为此,夏金桂托她干哥哥买了毒药打算毒死香菱,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宝蟾也恨香菱,在香菱的汤里多放了盐在碗上做了记号把碗换了。夏金桂作茧自缚,也就是不作不会死一命呜呼了。

夏金桂的死,有以下几个看点,和前八十回是一脉相承和有关联的。

一、薛姨妈的慌乱,可以和王夫人在金钏死后的表现相对应。

金钏是王夫人的丫鬟,金桂是薛姨妈的儿媳妇。她们身份不同,死因各不同,因都是王家姐妹下属,细揪起来,这两个人的死,都和她们有间接关系。金钏死了,王夫人慌乱心里不安,宝钗过来安慰和给出主意。金桂死了,薛姨妈也不知所措求助贾家。可见只有前后一个作者,才能把王家姐两个不同人设里,因血缘关系找到相似点。

二、周瑞家的人设也和前八十回一致。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前八十回里,薛姨妈托她送宫花,就是有这层关系——当初她们都在王家人共同生活过,薛姨妈小时候和周瑞家的就熟悉,比贾府里其他的丫鬟婆子关系近乎。不然,薛姨妈遇到一个王夫人的丫鬟婆子,比如金钏彩霞林之孝家的等就吩咐人家去替她跑腿,传出去像话吗?也只有周瑞家的和薛姨妈从小有主仆关系,才会吩咐她做事没有顾忌。

在本回,金桂死了,周瑞家的过来帮忙,要是一般的丫鬟婆子包括林之孝家的,遇到金桂娘一个死了女儿的人撒泼,有薛姨妈等薛家主子在场的情况下,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躲就躲?周瑞家的就不同了,她是王夫人陪嫁丫鬟,薛姨妈也是王家小姐出身,所以,当薛姨妈被金桂妈纠缠时,周瑞家的挺身而出保护薛姨妈,作者写的画面感十足人物塑造惟妙惟肖相当精彩,这些文笔方面不提。还是说周瑞家的人设,前面一开始刘姥姥进贾府,托的人就是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并没有因刘姥姥穷就不搭理她,虽然也有显摆自己能力的成分,要是不念旧重情义,自己家的小日子就够在刘姥姥面前吹牛逼的,何苦去帮她见凤姐?所以,周瑞家的另一个品质念旧,在本回里挺身而出,保护薛姨妈和前八十回里帮刘姥姥进贾府打秋风,不是一个作者是不会把人物的这一品质塑造的前后一致的。【题外话,薛姨妈的陪嫁丫鬟,可以参照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嫁给了周瑞,她的陪嫁丫鬟也是嫁人了别人。所以薛姨妈进京时,人家有家有口的,没有跟来,或者是有意留下照看应天府的家。这个和故事情节发展没多大关系,作者忽略不写,也不在读者我讨论之列。】

三、宝钗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前后一致

宝钗的遇事冷静和应对能力,在前面八十回里金钏死时,就有体现。开导王夫人,出主意出物质。本回,当金桂母亲放泼时,因有金桂哥哥等男人在外面,宝钗和宝琴不好意思出来,和金桂母亲对怼对撕就交给了周瑞家的顶着。等到金桂母亲消停下来,查证凶手时,宝钗又和前面的人设一样,趁着冷静,见香菱绑着,就知道也得把宝蟾也绑起来,她们两个要绑一起绑,要放一起放。这点相当高明。不等官府来查,自己软硬兼施就把金桂的死因查清楚了。 这些都是一个作者写的无缝对接的证据。

四、以金桂之死,鲍二家的之死,互相对应

第四十四回,凤姐生日,贾琏趁着贾母做东给凤姐过生日的功夫,和鲍二家的鬼混,被凤姐抓到了现行,贾琏屋里闹反了天,当晚凤姐住在贾母那里,平儿住在李纨那里,鲍二家的上吊死了。我们接受过义务教育的都知道,从小老师教我们作文就是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红楼梦》的主线就是宝黛爱情,在这条线上背景是贾府的兴衰。所以,鲍二家的死,作者没有写其家属怎么闹的具体行为描写,只是交代了贾琏给了二百两银子做为补偿一笔带过。

鲍二家的死,和金桂之死都是为了男女风月争风吃醋之事。鲍二家的要是本本分分不接受贾琏的馈赠,不去出卖自己的肉体,就不会被捉奸在床,她的死也可以说是和金桂一样——不作不会死。但是,她们的亲友团却不会那么想。鲍二家的娘家人为什么闹?因这事和贾琏有关联——她不跟他通奸就不会被抓不会自寻短见。金桂母亲为什么会闹?因女儿嫁进了你薛家——你家要是好,我女儿怎么会死呢?所以,这两桩丧事,不仅死者都是不作不会死,还都有娘家人闹的理由。所以,没有详写鲍二家的之死,本回写金桂之死就是对应和补充之笔。

在本回夏金桂之死,除了周瑞家的,宝钗,行为可圈可点外,琏二爷的处事能力也是很给力的。这点上,除了受王夫人委托外,他本身有凤姐的关系,和薛姨妈也是亲戚。他出力,一是冲着王夫人的面子,二是凤姐的面子。这点,在前面他为了凤姐的哥哥和叔叔去求裘总管就可见一斑。

那么,问题来了:琏二爷负责贾府外面的外交,在外面可以说神通广大比他老爹贾赦(贾赦要石呆子的扇子就要他去弄推测的)强,认识的人多人脉广,去官府去刑部都是能说上话的。比如本回,处理突发事件金桂之死,就是他一手找的官府和刑部的人。为什么鲍二家的之死,他要给二百两银子安葬?那时,有元春这个贵妃在,连凤姐都能让张华去告状,她有能力摆布官府,贾琏想摆布鲍二家的娘家人,应该是小菜一碟的。可是,贾琏没有那么做,就是他念在了和鲍二家的有一腿上。可以看出贾琏这个人好色,但本质不坏。他和鲍二家的对话里有鲍二家的咒凤姐快死,他说死了再说一个还不是一样?可见,他对凤姐并不是恨之入骨的,也是有感情的,只是yu望强盛而已,和他知道天底下的女人的本性大体都是爱吃醋的……

本回的信息量大,我能力有限,就写这么多吧,希望得到同好们的补充和指正。谢谢!谢谢!

(完)

第一稿2022-9-8。修改2022-10-29(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原回目【第一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凤姐那么通透的一个人,不会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在那天黄昏,带着小红和丰儿去看即将远嫁的探春,路过茶房听见里面有人嘁嘁喳喳搬弄是非,就示意小红进去打探清楚,并非凤姐爱八卦,而是荣国府的内务大小事儿都得经她办理,办得好是本分办得糟,上面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的挑剔,中间有赵姨娘李纨等的挤兑,下有丫鬟婆子们的腹议,所以她要掌握府里各色人等的动态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结合第十六回凤姐的话【咱们家所有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好缠?错一点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可见,凤姐在贾家要想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就得掌握第一手信息,才能从容应对各种事物。这也是她在本回后面去看宝钗两口子到舅舅家去贺寿,敢借机把柳五儿提出来,要把她调到宝钗两口子身边的底气。因为此时,宝玉已经结婚了,柳五儿来了多了一个主子宝钗,王夫人的害怕狐狸精勾引儿子的顾虑没了。这时把柳五儿安排进来,既能体现王夫人宽容宝钗大气,又满足了宝玉和柳五儿家里的心愿。一举数得的事儿又能给自己在各方赚好,要是没有平时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凤姐再聪明伶俐也是不能做的这么得心应手的,而小红们就是凤姐观六路听八方的眼睛和耳朵。(由此可见,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一样无闲笔,又是互相呼应的。)

接着说那天晚上,凤姐派出了小红做探子,带着丰儿进了大观园踏上了通往秋爽斋的路,突然起风了,凤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她觉得冷就让丰儿回去拿件坎肩。这个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当时是【月色明朗】。遇到不干不净的东西大多是月黑风高或者是阴雨绵绵,所以凤姐压根就没往会怪力乱神那方面想。可是【 凤姐刚举步走了不远, 只觉身后弗弗哧哧,似有闻嗅之声,不觉头发森然竖了起来。 由不得回头一看,只见黑油油一个东西在后面伸着鼻子闻他呢,那两只眼睛恰似灯光一般。 凤姐吓的魂不附体,不觉失声的咳了一声。却是一只大狗。那狗抽头回身,拖着一个扫帚尾巴, 一气跑上大土山上方站住了,回身犹向凤姐拱爪儿。 】

几年前有文友解读这一段,认为这只大狗是刘姥姥的亲家,因凤姐救济过刘姥姥也就是救济了她女婿王成一家子,王成的母亲阴魂伏在一只大狗身上,特来向凤姐拜谢。我那时就指出那文友把后四十回的文本和前八十回文本互为参照对应比较,这种解读方向是对的,但是他对应理解的推理过程是错误了。

因为凤姐对于刘姥姥一家子是有恩,这个回报是积阴骘在巧姐身上,用不到王成的母亲魂魄伏在大狗身上来见凤姐。再说,王成的母亲既然是要来感谢,就得让凤姐这个恩人觉得舒服愉快而不是让她恐惧的。

那么,这条狗是谁呢?我们回看《红楼梦》第十一回,为了给贾敬过生日,贾氏一族众人到宁国府吃寿宴,凤姐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在园子里凤姐独自欣赏美景的时候,就被突然窜出来的贾瑞吓了一跳。本回和十一回,凤姐虽行动的目的不同园子不同时节不同,但是笔法都是一致的,描写环境引出意外。第十一回贾瑞的孟浪,才生出后面凤姐被他惦记的是非。本回这条狗的出现,给了凤姐惊吓造成了她的士气低落才会紧接着遇到秦可卿的鬼魂,才会做落下了病根子。

《红楼梦》曾经有过一个名字叫《风月宝鉴》。不少红学家和红迷们,认为叫这个名字单薄了,好像风月宝鉴就是为了贾天祥(贾瑞)而设计的,他的故事完了那面镜子也就销声匿迹了。还有不少读者认为红楼梦这本书里,贾瑞的故事可有可无,于故事的主题和后面的情节一点也没关联。他们忽略了本回凤姐在园子里遇到的这条大狗,就是不写之写了贾瑞的因果报应。他正照风月宝鉴精尽人亡,坠入了畜牲道变成了一条大狗。这也就是大观园里怎么会无端的出现一条野狗的原因。再看这条狗,对她又闻又嗅的,和贾瑞不住的拿眼睛觑凤姐是殊途同归。凤姐一叫,这条大狗就逃了,难道是怕凤姐吗?当然不是了!它是贾瑞的化身,就是来找凤姐麻烦的,怎么会轻易的就放下凤姐逃走,到了附近土山上朝凤姐拱爪儿呢?曹翁笔锋一转,写到秦可卿突然出现在了凤姐面前。答案不言而喻,是秦可卿的魂魄儿比贾瑞的化身高级,她在暗中保护了凤姐没有受到“那条大狗”的伤害,所以,“那条大狗”没有报复得逞,只能在土山上冲着凤姐张牙舞爪了。

本来人鬼殊途,秦可卿的魂魄赶走了贾瑞的化身,就不会再出现了,只是一个影子一恍,可是凤姐心中疑惑,已经是哪一房的丫鬟了,连着问是谁?秦可卿生前就是极稳妥之人,也是最有远见卓识之人,她临终前就看透了物极必反光明的背后是黑暗,托梦嘱咐了凤姐要在家里兴旺时,想到将来家里落魄时,要凤姐早做打算,建学校和在祖坟那里置办祭祀田产。可是当时贾家确实是锦上添花,她哪里敢触霉头说出这么扫兴的话呢?在抄捡大观园后,贾府的经济捉襟见肘时,好不容易凤姐得了一次机会向贾母王夫人提出了秦可卿交代的两件事儿,可惜,当时贾母王夫人的心思在宝玉的婚事上,也就把凤姐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这次,凤姐连着追问是谁?秦可卿也就借这机会要再提醒凤姐一次,怎奈凤姐认出是她后,马上想起了她是个死人,啐了一口,方转回身,脚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 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虽然毛发悚然,心中却也明白,只见小红丰儿影影绰绰的来了 。这也就是凤姐的造化不够,没能听听秦可卿再给她个补救的建议,可见天意如此啊。

见到小红丰儿后,凤姐的表现用一句歇后语就是死鸭子嘴硬,她怕被人知道了落人口实就装着没事回去了,心里的不安并没有散去。连平儿都听出她一宿没睡好,可见她的心里压力山大。只能借着女儿睡毛了哭了,骂奶妈的机会,对平儿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 你那里知道,我是早已明白了。 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也算全了。所有世上有的也都有了。气也算赌尽了,强也算争足了,就是寿字儿上头缺一点儿,也罢了。 】

换作一般人,都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走向,身子骨又弱,就会直接躺平休息了,或者请神婆神棍们来做法趋吉避凶了。凤姐不行,她得继续保持荣国府当家二奶奶的形象,凡是亲力亲为,天亮以后去照看宝玉夫妻到王家去随礼做客。提起此时的王家,也是大势已去开始走下坡路了。家里最尊贵最高职位者,王子腾已经死了。王子腾死后,在做官期间的亏空,有人参本让他的弟弟王子胜和侄儿王仁来偿还。贾琏为这事一大早就起来,找主管部门负责人总理内庭都检点老裘帮忙给摆平了。可是,王家的爷两个却为了敛财,把二舅爷王子胜的生日都能不怕知情人笑话提前过了。贾琏这个人虽然好色,但是在对待亲情上还是很有担当的一个人,抱怨了一番还是看在自己老婆的面子上答应要为王家那爷两个出头露面求人帮忙。以前,凤姐是对贾琏炫耀,她们王家就是扫扫地缝儿也比贾家钱多,现在沦落到了她们王家为了还亏空得靠贾琏帮忙的地步了,可想而知凤姐的心情了。

夜里遇到鬼,又得知娘家人的不堪,自己的身子骨也不好,这几重压力下,使得凤姐在贾母处遇到散花寺的姑子大了时,听她说有位王太太夜里遇到了亡夫的鬼魂家里不干不净的,在寺里做法事,才开始产生了要去求支签的想法。有读者爱抬杠,到了这里就会拿出第十五回凤姐弄权铁槛寺时,对净虚老尼的话【你是知道我的,从来不信阴司地-狱的报应。】,来证明后四十回违背了前八十回的文本文字了。这些读者忽略掉了前八十回里,巧姐出疹子凤姐供奉痘神娘娘斋戒和贾琏分开睡,贾母和巧姐一同发烧生病,凤姐去园子里焚香烧纸去驱邪避秽的行动了。这说明,凤姐不是不mixin,只是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去主张mixin,也就和本回里的文字【 却说凤姐素日最厌恶这些事的,自从昨夜见鬼,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 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是大体相同的。

再细品,第十五回凤姐跟净虚老尼说的不信阴司地-狱报应是话赶话,为了在净虚面前逞能,不被净虚老尼背后说三道四,答应了帮张金哥父亲的忙。我们民间一直有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家婚之说,也就是说凤姐帮着张家退婚是件要遭报应的事儿。为了面子,凤姐才说的那句从来不信阴司地-狱的。而本回凤姐在大观园月夜感幽魂,被秦可卿的魂魄吓得毛发悚然,也不肯跟外人说怕被人褒贬。这个逞强好胜的个性,和第十五回凤姐的个性相府,由此可见只有一个作者才会始终保持书里人物的人设一致。

第五十四回,有女先儿说书《凤求鸾》,里面就有残唐时期的金陵公子和王熙凤重了名,当时我还想书里那么多人物,怎么偏偏和凤姐重名呢?原来是伏在本回,凤姐去了散花寺求签,得的签儿竟然也和凤姐重名【王熙凤衣锦还乡】。

众人都道是好签,连宝玉也同意这个说法,只有宝钗觉得其中有玄机有原故。那么到底是吉是凶?预言这类话,也有反话正说的,王熙凤衣锦还乡要是真的如宝钗所言有原故,那么金玉姻缘说到后来成为悲剧也就是再正常不过了。可见,作者承前启后运用的炉火纯青了。

到此为止我们来盘点一下:不管当年贾天祥正照风月宝鉴,在镜子里与凤姐春风一度再度直到精尽人亡,凤姐的被怪力乱神;到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醒了正好听见为秦可卿报丧的钟声她亲身经历的怪力乱神;又和宝玉一起被马道坡下咒被灵通宝玉治好;为巧姐出疹子供奉痘神娘娘,去园子里给贾母巧姐驱邪,还有这次的大观园子里月夜感幽魂,去散花寺求签,无疑凤姐是金陵十二钗里和怪力乱神最有瓜葛的人。

而这些瓜葛大多数出自前八十回,只不过是本回继承了前面的铺垫和伏笔,把凤姐的和怪力乱神有关的事儿再一次给了特写。所以,那些妄议本回是糟粕是宣传封建mixin,把红楼梦变成了鬼故事的读者,请切记——认真学习本仙子的这篇大作哈!

(完)

2022——7——2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闹剧的背后——《红楼梦》第一百另二回解读

原回目:第一百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祲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昨天登录天涯论坛发现多日不见的emou2021网友在关天版新发了个帖子《关于宝玉喊秦可卿小名的若干问题》,里面和槟榔叶在窗边网友讨论秦可卿的大名小名以及她和贾珍宝玉的关系。正好我也打算解读本回宁国府里尤氏贾珍贾蓉等轮流生病,也是绕不过秦可卿的。我们这,不知是不是同缘同境心灵感应?(题外话:小剪刀123 是这方面专家,交给他分析了。)

本回尤氏做为探春的堂嫂子,去给远嫁离家的小姑子送行,为了图方便傍晚走了角门进了大观园,结果回去就生病了。这病白天还可以到了晚上就加重,又经过毛半仙的占卜预测,坐实了是和鬼神有关了。贾蓉把这个信息告诉贾珍时,贾珍说到【你还记得你二婶娘到园里去,回来就病了。他虽没有见什么,后来那些丫头老婆们都说是山子上一个毛烘烘的东西,眼睛有灯笼大,还会说话,把他二奶奶赶了回来,唬出一场病来。” 】

我们都知道上回也就是一百零一回里,凤姐是先遇到大狗再遇到了秦可卿的魂魄。这事丫头婆子知道应该知道全过程,不可能知道一半——只知道毛烘烘的东西会说话,不知道秦可卿的魂魄。当贾蓉告诉他父亲,母亲是撞见了什么东西时,贾珍的话应该是故意岔开了秦可卿的魂魄这个话题。贾蓉也很识趣,他说些园子里有花神和晴雯死了也是做了花神,黛玉死时有音乐来顺应父亲。然后,就去园子里烧纸,尤氏还真就病愈了。

如果,尤氏的病没有因烧纸而好,大不了也就是贾珍父子骂几句毛半仙忽悠人也就完了。可是,烧纸病就好了,这就证实了是有某种神秘物存在的。贾珍贾蓉父子表面上欲盖弥彰,把凤姐在大观园里感幽灵绕过了秦可卿,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知道尤氏的病和凤姐的病一样,跟秦可卿的魂魄有关。这样一来,贾珍父子和尤氏心里就开始不安,也就开始轮流生病去烧纸的闹剧了。

为什么贾珍父子和尤氏会想到秦可卿的死就心不安呢?这里让我们回到第十三回,众人得知秦可卿死讯是【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可见秦可卿死得蹊跷?那么她是病死zisha被谋杀?作者并没有直接道破,只用了贾珍哭的泪人一般,要倾其所能为她办后事,瑞珠撞柱而亡宝珠出家来又进一步给秦可卿的死布满了疑云。而从秦可卿的魂魄在回太虚幻境前,去跟凤姐道别没有半点怨恨贾家的意思,还主动为贾家未来一旦没落出谋划策看,她不会是被谋杀。贾珍尤氏拿秦可卿当女儿看待,贾蓉也是和她没红过脸,她病了家里是积极的为她寻医问药的,就是身子没有痊愈也不会恶化到了突然死去的地步,从众人纳罕看也不是病死了。zisha是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子的,尤其是晚上,她zisha了,大家都睡着了,怎么也得天亮了才会被发现,这里面应该有个发现的过程时间,可实际上她一死宁国府就敲起了云板,也排除了zisha。

那么秦可卿到底是怎么死的?这里有什么隐情使贾珍父子尤氏不能言说,心里不安呢?

直到本回晴雯表嫂的死,给了读者答案。秦可卿也是吃错药而死的。秦可卿因为是长房嫡系媳妇有着开枝散叶的责任也就是生孩子,家里人也格外重视她的身子。她病了多日,并不痊愈,贾珍父子一定也是想了很多方法。这期间,贾敬炼丹药能长生不老也应该能包治百病,一般人贾敬是不可能给的,秦可卿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好繁衍后代),为了她的身体,贾敬是完全可以给丹药的。秦可卿也就是吃了这种丹药中毒而死。

贾珍父子或者贾蓉尤氏从给秦可卿丹药的出发点来看是好的,也就是秦可卿为什么死了也不恨贾家的人。但是,这事传出去会被报官做尸检并调查为什么会吃错了药秦业也会怀疑是不是女儿被谋杀?就算最后会影响不到贾敬和宁国府的安危,也会打麻烦。所以贾珍只能演戏哭得泪人一般,哪怕是被人误解他和儿媳妇有一腿,他也不在乎,目的是给父亲贾敬以及丹药做掩护。作者怕读者体会不到这里的关联,在本回晴雯表嫂之死后,也用了不着调的妖精吸干精气之说来提示读者,这和秦可卿死后会被埋汰作风不正是一样的,目的就是掩盖她是吃错药而死。

贾府里其他人可能不知道秦可卿是吃了丹药而死,她的贴身丫鬟瑞珠宝珠是清楚的,她们又不能把实情说出来,见贾珍父子也不说,以为是他们确实不对,怕自己知道真相日后遭到报应就一个zisha一个出家自保了。

晴雯表嫂的死是下午吃错了药,夜里死了。贾敬是申时吃丹药,戌时死了。秦可卿夜里死的,推断也是下午吃的丹药。本回为什么要给晴雯的表嫂这么个无关轻重的人物写个结局?就是要以她的死来暗示秦可卿的死和因此宁国府主人们不太平生病就是大观园烧纸的闹剧。也就是说只有红楼梦120回是全璧是一个作者,才会这般巧妙的安排。可惜,大多读者被宝黛爱情给吸引,光顾着看他们的爱情结局了,见女主角一死也就失去了兴趣,对后面的内容不重视了走马观花般阅读了,也就体会不到黛玉死后作者交代的事情的奥秘了。

也正是贾珍父子隐瞒了秦可卿死因,心里有愧,当年隆重发丧她就有弥补的成分,所以当他们知道凤姐尤氏是因为秦可卿的魂魄而病了,自然而然心里也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的是癔病(心病)。也就有了轮流生病,病了也不吃药只去大观园烧香烧纸的闹剧。而那些下人们也是木鱼脑袋,他们也不会想想看,大观园里真的有guiguai,有花神花妖黛玉晴雯等的鬼魂,要找也是找和它们关系比较近的荣国府里的人,怎么会舍近求远去祸祸宁国府里的人呢?贾赦也是不长大脑那一国的,不会仔细想想贾珍他们折腾闹剧背后有什么隐情,只有匹夫之勇为了大观园的名声,亲自去园子里巡视捉妖,结果又上演了一出闹剧:一个小子被突然飞出去的野鸡给吓得被树根拌倒了,他怕被贾赦责怪就撒谎说是真看见花妖了。贾赦居然也信,亲自出马捉鬼行动失败了,又请了法师到园中做法事驱妖。

其实,这闹剧背后就是贾府的人丁稀落和当家人没有头脑。

《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庙的小沙陀向贾雨村介绍金陵四大家族时,书里特地交代一下四个家族人口在京城有几房原籍有几房时,我还觉得多此一举。解读本回,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认知,原来一个家族的兴衰,是物质和人口两个方面。理解了这个,再看第二回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

在这段对话的时候,贾家还没修建大观园,已经是人少屋多有了人口衰败的前兆。元春之所以能封贤德妃应该不仅模样上乘智商情商也是高等的,所以当她省亲后,看到这么大的大观园,就怕没人居住导致败象,才让宝玉和众姐妹住了进去,果然大观园里人气爆棚众人互动聚会饮酒作诗谈笑风生热闹了几年。 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流逝,【贾妃薨后,也不修葺。到了宝玉娶亲,林黛玉一死,史湘云回去,宝琴在家住着,园中人少,况兼天气寒冷,李纨姊妹、探春、惜春等俱挪回旧所。到了花朝月夕,依旧相约顽耍。如今探春一去,宝玉病后不出屋门,益发没有高兴的人了。所以园中寂寞,只有几家看园的人住着】。这种情况,不管是凤姐还是尤氏,她们久不进园子偶尔进去,看到满目荒凉,心里肯定是有所感叹情绪低落的,心里不痛快,身体也就自然不舒服了。

可惜,此时贾氏家族荣宁两府的当家人,没一个有头脑的,被下人和术士愚弄,上演着闹剧,却不认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在大观园办学堂或者改善宗族里其他经济条件不好的人的居住环境让他们住着,哪怕不带头传谣信谣稳定人心,把下人继续留在园子里维持着也是好的。这正应了第二回里冷子兴的话【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

(完)

2022.8.1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九十五回原回目《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回的门道就是为了接下来的二宝成亲黛玉归天,这个全书的精华和高潮做铺垫——曹翁安排元春薨了。(宝玉要戴七七四十九天的孝,才小范围内晚上举行婚礼。这个不能算剧透哈。)

为了这个门道,本公主按下上回的门道宝玉的玉丢了,在这回里所引发的各方人士的行为举止的热闹,专门来说说元春薨了,兼回时髦先生。

红楼梦第一回里,曹翁就借空空道人的视角剧透了本书【《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

再次敲黑板画重点【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因毫不干涉时世, 】这两条,所以,元春的死并不可能是涉及到宫斗,她因圣恩隆重发福痰症而死,符合第一回里,空空道人所看到的《石头记》。

时髦先生给出了元春的年纪和八十六回的元春八字和九十五回里元春的死亡年份自相矛盾,这个我不否认。但是,他因此认定是高鄂续书,我并不认为。

按着时髦先生的推理,高鄂为了续书能和前八十回严丝合缝,都能注重到细节要薛姨妈说元春托梦给贾母,他会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元春的年纪和八字死亡年月吗?尤其是那个43岁,就是我这样的迷糊派续写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何况还有出版商程伟元也眼睛瞎了吗?程伟元高鄂都没有把这个最明显的不合理的细节给改过来,只有两个可能1、是原作者的文字,他们得到授权出书,答应了作者不随意修改作者的作品。2、是这里有隐写隐喻。故意写的年龄和天干地支有出入,提示读者这个人物有原型。

说完了,现实里的原因再从文本上说,就是e兄所言的皇上给她添了寿多写了年纪,只不过这在当时很普遍作者也没必要解释,造成后代人的不理解。文本上【榴花开处照宫闱】,石榴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而元春无子又是贵妃,这里是不是涉及到有某位皇子的母亲身份低微,被过继给了元春做儿子对她进行祭拜。这位过继的皇子年纪比较大,为此皇上要人把元春的年纪说老了些也不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元春薨了的明显的年龄不合理,证明了后四十回是原作者的手笔——这和前八十回里的人物年龄混乱是同脉相承的。

时髦先生还有一个观点,必须得给予纠正,就是过于纠结和歪曲第五回十二钗的判词。第五回的判词,类似于写作时的大纲。但是大纲只是个提前的预想,没有一个作者会在真正动笔时,在情节和细节上不做处理的,也就是成品出来后会于大纲有出入。那么,书里的判词和曲子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后面除了第一第二等几个重要主角外的人物的命运做个总结的,这个和第一回里,不具体介绍跟着绛珠仙子下凡来了结还泪公案的风流冤家的因果,是符合详略得当写作之道了。所以,并不需要每个判词每个字词都要迂腐的去啰啰嗦嗦的叙述。

还是拿元春判词和曲子为例,要是要详写,得从是如何进宫,在宫里待了几年,都有些什么经历才被封为贵妃?这个前八十回里,不是也没有详细叙述吗?那么,后四十回里,只要把她写死了,为了宝玉成亲新娘是宝钗黛玉归天这件事服务就行了。至于,贾政王夫人做没做梦,元春托没托梦给她父母,这个再写就和秦可卿托梦重复了在写作技巧上,因雷同失去了艺术价值。还有元春托梦劝父母早抽身和秦可卿的为贾家的后路着想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没必要为这事浪费笔墨。这里不写,读者也应该会想到女儿死了,做为父母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可能性了,至于梦里的情景肯定会有第五回曲子里的意图就够了。

大关节外,时髦先生还有一个推理就是元春被流放。这个更是曲解!【望家乡,路远山高。】是指元春死了,在阴间有望乡台,她在那里望家乡。再看下句【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就更证明了是她死后魂魄飘荡在阴间望乡台上时的口吻了。

没有开两个浏览器边写边参照时髦先生的原宝帖,先偷懒把两场麦子一场打了——解读九十五回和回复先生帖子,仅凭印象里先生帖子里的观点做反驳,难免有出入。欢迎时髦先生纠正,和老冒童鞋进来学习听讲哈!

(本回完)

2020.2.2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第九十六回——大喜前夕》

原回目【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佳节,本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之日,《红楼梦》里的这个节日,出现了四次,两次却是关乎人的运数不济和家族破败。

第一次: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是癞头和尚送给甄士隐的话,甄士隐没当回事儿。转年的元宵节夜里,女儿英莲被拐走了,不久他家里遭到了火灾家道中落了。

第二次: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家是在元宵节后走向衰败,贾家也当然不会幸免。后四十回在这一点上,如果不是一个人的手笔是不会呼应到和甄家一样的衰败时间节点——某个元宵节。

这一年贾政家里女儿死了儿子痴呆,自然是不能像过去那样兴高采烈过元宵节了,到了正月十七,有得到王子腾病逝的信儿,这三层打击王夫人也生了病。情况持续到了二月里,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让他做了江西的粮道定下了启程日期,这眼看着要离家,家里人口不宁,心里郁闷之时,贾母提出了要给宝玉办婚事冲喜。

冲喜的新娘人选,当然是早就商议好了的薛姑娘宝钗了。薛姨妈薛蟠那方面有贾母去说,宝玉要给姐姐元春带九个月的孝,婚事就订得先简单办以后再补办。贾政指出给宝玉新房,令贾琏负责收拾就行了。

样样安排妥当了,大喜前夕又出了一个难题。原来,贾政要看看宝玉的精神状态,使得袭人有机会陪着宝玉在贾母的里屋听到了主子们谈话,知道新娘是宝钗。

在前八十回里,晴雯芳官四儿被撵,宝玉怀疑过他的身边有内奸,不然这几个人私下里说的玩笑话,王夫人怎么会知道?这事由于宝玉的懦弱优柔寡断,袭人一哭一撒娇放赖,他就不了了之,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悬念。这一回,袭人听到新娘是宝钗后,她把王夫人叫到空屋子里,把宝玉当初在园子里跟黛玉互诉衷肠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王夫人。

这种写法的高明就是一点带面,通过这件事来揭露袭人的爱告密本性。那么,有“袭粉”会问,真是袭人告的密,作者在前面为什么不直说?《红楼梦》的开篇就说了要为女子立传,这种两面三刀行为是不得人心的,但是有这种能力并能耍好这种手段的人也是一种本事。作者的为女子立传外还有一句,所有女子的见识作为都在他之上,这里的见识作为不但是正能量,负能量做好了也是一种能耐。所以,凤姐的口蜜心剑李纨的守财黛玉的小性子妙玉的不合时宜等等缺点作者也通过细节情节刻画出来。只不过,作者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在袭人身上,前面的告密,导致了晴雯死亡芳官四儿被赶出了大观园,读者出于对晴雯等的同情,明写了会迁怒于袭人这个角色。作者采取了先隐写,再坐实了写一回,把袭人这个人物具有的这一特色给展现在读者眼前。

“袭粉”们还会坚持反问了,既然告密是贬义是不道德的,作者怎么会先隐写后直写呢?这不是前后两个作者才会出现的前后人物塑造不一致的证据吗?

“袭粉”们会有这种误区在于,他们忽略了前后袭人两次告密的性质。第一次,晴雯和袭人属于一个阶级又都有做宝玉姨娘的意愿,她们是竞争对手。一个人靠告密把竞争对手间接整死了,那就是缺德了,作者只能借宝玉之口,提出问题不解答。这一次告密,袭人的出发点是为了宝玉宝钗和黛玉好,是利人的好事,作者抓住这个机会把前一次怡红院告密似是而非给巧妙的解答了。只有同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做到这样的天衣无缝明褒暗贬,读者不仔细逻辑不清晰就会被作者给忽悠过去了。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323981930.jpg;;[imgend]

大喜前夕,袭人的忠心和善良,使得王夫人把以前心里害怕儿子和姐姐妹妹做出不才之事给证实了。原来,他们早就有私盟!这给支持金玉姻缘的贾母王夫人出了个难题!(这里会有人提出贾母和凤姐对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和前八十回态度矛盾,可以详见我的《从宝玉的婚事看120回是同一个作者》不再啰嗦。)

好在凤姐头脑灵活,她想出了一个计策来瞒天过海。可是,这件事鬼使神差被黛玉知道了。黛玉从因果宿命上,是天命安排要还泪,从感情上,不是思亲就是为自己的爱情,动不动就落泪叹孤苦伶仃无人给自己的婚姻做主,所以从进贾府起就是一个爱哭包。自从赏枯海棠开花,听李纨说是主宝玉的婚事动了,又听说老太太说要是亲戚又要在园子里找。她一听这话不是王夫人说的,是自己的外祖母说的,一思量:在园子里跟贾母关系最亲的外姓女子就是她这个外孙女了,哪有不向着外孙女向着别人的道理?她心中自然是以为十拿九稳是她自己了,面对着这个利好消息,黛玉心里高兴。她也开始捡好听的话讨贾母王夫人关心。也开始避嫌,连宝玉失玉病了,她也不好意思去看望了。这点和宝钗知道,她母亲跟贾家定下了她跟宝玉的婚事后,连贾政升官家里唱戏她也不到场是一样的,可见当时的女子规范的范儿。别人都盼着宝玉早点找到玉,她心里却是矛盾的,既希望宝玉的玉找到,又觉得玉丢了正好破了金玉姻缘之说,这失玉正是成全她这个没有金锁的人。可以说,这短短的一段时间,是黛玉一生中最欢喜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她憧憬着在她外祖母的在园子里找孙媳妇的主张下,等着如愿以偿的嫁给宝哥哥时,却听到傻大姐说宝玉的新娘子是薛宝钗。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雷一般,把一心只想在红尘万丈弱水三千里, 和宝哥哥厮守终生的黛玉从梦想的云端,拉到了绝望的谷底。

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的好感,而是明知没有结果了,还想要坚持下去的冲动。黛玉就是这样,她明知彻底没戏了,还是跌跌撞撞来到了宝玉那里,想要问个明白。可是见了面,却是两个人相互望着傻笑。宝玉傻笑,是他在病里对别人没有啥感觉,对心爱的林妹妹却是一往情深,和前文在得了失心疯的情况下,听说黛玉要回扬州也不答应的情节遥向呼应。凤姐的调包计,已经向他撒谎说了,他就要成亲了新娘就是林妹妹,他笑的心满意足。黛玉本来是来问个明白的,还要做最后一博的,真的见了面,一方面自尊自爱的理智占了上风,一方面对于自己深爱的人于心不忍说狠话了,一时酸甜苦辣咸心里五味俱全不知从何说起强打着精神的笑。在宝玉大喜的前夕,两个人有情人就这样一言不发互相望着傻笑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在二玉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见面,生离死别之际,他们的笑符合《枉凝眉》的意境那有那么多眼泪了流了?这笑比哭,更让人唏嘘煽情有悲剧性——此时无哭胜有哭——这不是前后一个作者谁会这么深刻的诠释了《枉凝眉》?

(完)

2022.3.1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钗黛谋略见分晓》

原回目【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

一、两种谋略同一个目的

那谁说的,谋略也就是人们对问题的计划和对事物策划。宝钗在对待自己的归宿(婚姻)上,谋略的要比黛玉早一步目标要高一些——只不过一开始她公开的目的是为了选秀女进京。这个秀女,书里并没有明确交代是陪公主郡主读书的,陪读说,只是钗粉们的脑洞和粉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嫔妃的秀女不是好秀女,道理是一样一样滴。虽然书里也没有交代,宝钗是如何落选秀女的,但是,在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起,宝钗和薛家不再提进宫选秀女了,而是借助黄莺儿的嘴,放出了金玉姻缘说。正是有了这个金玉姻缘说,才使的和宝玉有感情基础的黛玉生出了忐忑和惆怅——这就是《红楼梦》故事的一条主线。

黛玉一开始是母亲离世,外祖母要接过来抚养。那时别说黛玉,连她的父亲林如海和外祖母也压根儿就没到考虑到她的终身大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金玉姻缘的散播,黛玉这时才意识到了危机,因为她在潜移默化日久生情,爱上了表哥贾宝玉。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姑娘,这种心思怎么好意思开口去跟旁人说呢?哪怕是自己的外祖母!她只能自己暗自谋略。

黛玉的算盘是:拿下宝哥哥,让他出头露面跟他的父母祖母去说。那样,她不用背个思春不知羞耻的名声,好坐等贾宝玉方面来提亲。所以,在书里我们看到的她的谋略就是抓住了宝哥哥的心,做他的知己。在这个谋略过程中,难免和宝玉有某种亲密举动,比如某年的元宵节她让宝玉代她喝了一杯酒。我们现在的某些读者还能把这个事儿解读为是宝黛变相当众接吻了,可想而知当时的那些老封建们了!贾母做为黛玉的亲外婆,可以在物质上和亲情上惯着她,但是当黛玉有违反了当时的风化和价值观倾向时,她是会毫不客气的——那个驳斥女先儿讲书,反对一个女子见了自己的亲戚就生出了要考虑自己婚姻大事的心,成何体统论,就是为贾母在这一回里对待黛玉的态度做个铺垫。

宝钗看似风轻云淡,背地里听袭人说湘云给宝玉梳头怕他们大了生出不才之事,立刻觉得袭人可以利用。帮着袭人给宝玉绣肚兜,也能想入非非。尤其是抄捡大观园后,宝钗表面上搬出了大观园,实际上是加大了要做宝二奶奶的谋略。在77回里,王夫人撵晴雯四儿芳官她们之前,宝钗一直在王夫人那里,看王夫人给凤姐配药找不到好的人参,她又一次替王夫人解难送出人参来获得王夫人和凤姐的好感。这个举动,给本回凤姐站到金玉姻缘方和帮着谋略调包计是有投桃报李的因果关系的。金桂嫁入薛家,跟宝钗斗嘴,叫板看她能找个什么样的男人,这个也是宝钗坚定了要嫁给知根知底的宝玉的决心。为了这个目标,宝钗的谋略是走上层路线和贤良淑德表现,获得了王夫人贾母的认可外,还有一个方面,黛玉的谋略明显落于下风——就是玄学上。黛玉一进贾府,就说出了有个和尚要她去出家做尼姑,不然不要见外戚会一生眼泪不断。宝钗宣传的金锁必须配有玉的人,和自己有冷香丸,都是借世外高人的嘴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在那个讲究mixin的时代,谁不想趋吉避凶?这也是贾府的当权者放弃黛玉,选择宝钗的一个理由。

黛玉和宝钗,都是知道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黛玉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宝钗把希望寄托在长辈身上——两条路线两种谋略。宝玉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何况为了削弱宝玉在自己婚事上的强硬面,作者安排了失玉,让宝玉人变得痴呆了。这时,宝钗寄托希望的众人就一边倒的站在了她的这边,谋略上演了一场调包计的大戏。

二、当谋略已定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黛玉的这首题帕诗,是在34回宝玉挨打后,见黛玉两只眼睛苦肿了,为表示他的情意让晴雯送手帕给她时,她懂得了他的心,写下的一组诗之一。

那个时候,黛玉虽然和宝玉互诉衷肠,有了宝玉的承诺,还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满心的期待着能和宝哥哥喜结连理。可是她父母双亡,没人替她出头订亲,这也是黛玉时常忧虑烦恼的原因。

对于黛玉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寄居在自己家里吃闲饭的人,王夫人从对待龄官晴雯的态度上,影射出对她的不钟意。袭人的下舌:姐妹大了老居住在一起怕生出不才之事,要王夫人考虑宝玉早日搬出大观园。正好,借着绣春囊事件,王夫人命人抄捡大观园时,到了黛玉的屋子里,翻出了一些宝玉的东西,当时有凤姐打圆场说是他们两个从小就比别的姐妹亲近有这些东西不奇怪,把这件事给压下去了。宝玉的这些东西里,包没包括他赠送给黛玉的手帕?书里没有明确写出!重读这一回,我突然想到了几年前,红楼版的张黎明网友有个提问的帖子《凤姐为什么不识字》,在大家五花八门的回答中,应该落下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安排凤姐不识字,是为抄捡大观园时到了黛玉的屋子里,看到了翻出的手帕也不认识那上面字服务的。也是为这一回,黛玉为什么要在归天之前,焚烧处理掉自己的诗稿做了呼应和暗示。不识字的凤姐,题诗的手帕,翻出的旧物,都是在为本回做铺垫,这要不是一个人的手笔,会这么条理清晰吗?

回到本回,黛玉从傻大姐口中知道了自己落选了,和宝玉成亲的人是宝钗后,她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一下子就又病倒了。这次的病,贾母王夫人凤姐等都心知肚明,她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这个时候,黛玉和宝钗为争夺宝玉的谋略结果尘埃落定了。宝钗表现的格外遵守礼教,不言不语听从长辈们安排,大有俗语:老罕王做北京心满意足的派头了。

黛玉输了也没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找贾母大闹或者对着宝玉哭闹让他能清醒点,出来反对他和宝钗的婚事。这时的黛玉,自尊自爱隐藏了自己的感情,装着若无其事应酬着贾母王夫人等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把自己的文字连同自己的爱恋一同收拾停当,给自己曾经的谋略画上了句号。而那些人从巧记夸伶俐自以为谋略得逞的人,他们的结局又有什么看点?敬请关注本月桂仙子后面的解读!

(本回完)

2021.4.2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第九十八回——继续对比

原回目【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

一、

宝钗和宝玉举行婚礼仪式之时,爱恋了宝玉一世的林妹妹撒手人寰了。这种悲喜对比,曹翁并没有刻意去煽情描写,只采用了穿插叙述的手法,在本回补充交代了,黛玉死时贾府里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她在世上的血亲外婆舅舅们都在忙着张罗着二宝的婚事。要不是凤姐怕宝玉看出新娘不是黛玉发生状况调包计失败,让平儿去借黛玉的丫鬟也不会见她最后一面就匆匆离去,只有寡居不宜到喜事现场的李纨,好姐妹紫鹃探春守在黛玉身边的冷清悲凉场面。

这种穿插法,被后四十回读者认为是叙事混乱没有抓住主次,书里的女主角的死文字怎么能如此潦草了事?

的确死者为大,更何况是美才女林黛玉的死!可是为了宝玉的喜事和送贾政离家上任,没人告诉贾政黛玉过世的消息,贾母这个外婆也没有第一时间啼哭。等到宝钗回九了,在面对着痴癫的宝玉,宝钗以毒攻毒说出黛玉已死的消息时,贾母这才和王夫人张罗黛玉的丧事,这才陪同病好了的宝玉去吊唁黛玉,这才听紫鹃和探春说了黛玉死前的行为和遗愿回故乡。

这样的叙事,更显得以贾母为首的那些人对黛玉的冷淡和残忍。也是前八十回读者认为的贾母人设变了,不再对黛玉慈爱宠爱了变成了狼外婆。

这个,本人已经解读过,宠爱不等于溺爱任由你去破坏当时的礼教。那时,讲究女德,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和宝玉私定终身的事,本来贾母在前八十回里已经已掰谎记敲打过了黛玉,而黛玉不听话这让她老脸往哪里放?

就是黛玉暗自神伤,其他人装着不知道也就好说。偏偏的汇报献言,等于坐实了黛玉和宝玉的私情。宝玉是贾家的凤凰蛋又病着。贾母只能把这个责任,怪罪到黛玉头上。王宝善家的,被发现自己的外甥司棋作风不好,都羞愧难当,何况贾母这个诰命夫人?贾母要不是宠爱黛玉,早就直接开始教训她了,还用得到调包计?所以,有了王夫人凤姐袭人等人知道自己外甥女的这个看了个男亲戚就想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的事儿,贾母只能更加支持金玉姻缘来维护自己是遵守当时道德风范的。知道了贾母的诉求是面子大于亲情,也就不难理解,她在金玉良缘的结合中的表现,和能对着薛姨妈说,我那个外孙女不如宝姑娘,难怪她寿不长了。

还有一点,就是过去人mixin思想严重。当时凤姐提出宝钗和宝玉的婚事,用的就是金玉姻缘这个谶。贾母同意这门亲事,很大程度有被这个忽悠的成分。那么,当金玉姻缘实现了时,会不会是真的就大吉大利?黛玉的牺牲值不值?这个才是故事的后续进展!

曹翁在本回不拖泥带水,直接回答读者的这两个疑问,宝玉见新娘不是黛玉病得更重了,去薛家回九薛姨妈请了大夫也没有好转。这时,谁也没想到宝钗会是范进的老丈人角色,声色俱厉得告诉宝玉林黛玉已经死了!并且说出了要让宝玉好好活着的理由,为了老太太太太潜台词还有她自己。这个歪打正着,和胡屠户的两个耳光异曲同工竟然把宝玉的病彻底治好了。贾母王夫人等,能不对宝钗高看一眼吗?贾母这个亲外婆,也只是在仪式上哭一哭亲外孙女,在薛姨妈面前褒奖宝钗,贬低黛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从来就是只听新人笑,谁听旧人哭。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本回并不是前八十回读者口里的叙事混乱和贾母的人设变了,而是有条不紊推进故事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又通过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对宝钗和黛玉的关注度一个生一个死的继续对比,来衬托出黛玉的悲剧性和逐渐退出女主角位置。苦绛珠魂回了离恨天,病神瑛还得在红尘中苟且——这也是红楼梦不同于其他明清小说的套路,男女主角有一个有了结局,故事就结束了。

(完)

2022年5月2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第九十九回—— 贾政的不如意

原回目【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

钗黛合一,这个红学界的词条,我认为就是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和贾宝玉薛宝钗的婚姻,构成了神瑛侍者下凡的主要感情经历。

我倒不是主张人的感情要从一而终,但是像贾宝玉这样的一个心爱的女子死了,立刻就投入到另一个女子那里去的做派是真心地看不起,人又不是禽兽,爱人死了,或者因你而死了人,你总得有个悲痛过渡期吧?再看贾宝玉和他有干系死了的女子,他是怎么表现的?金钏是他先到了他妈屋子里,去撩拨人家,被王夫人发现打了金钏把她撵出去,金钏才跳井自尽的。面对一个因他而死的女子,他能照样风花雪月,只是看金钏的妹妹玉钏也长得标致水灵,把喜欢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妹妹身上。说什么一个人挣双份工钱?只是狼吃草驴心思而已!晴雯是被按了勾引他的狐狸精罪名被撵走死了的,他写了首《芙蓉女儿诔》正在祭奠时,遇到了黛玉就忘了悲伤,能和林妹妹探讨文章的用词遣句去了……

到了本回,宝玉的人设继承了前八十回里的这种君死又随别人去的德行,这一点就是最好证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出自一人之手的。雷同的情节,如何写的不同呢?作者巧得很,在本回他不直接写宝钗和宝玉的谈情说爱,借用凤姐的视角,通过她的嘴,以讲笑话的模式,把宝玉连黛玉七都没烧满,就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了,把他在屋子里哄宝钗的讨好巴结相写了出来。同时又推进了故事进程,贾母听宝玉夫妻琴瑟和谐,就让凤姐选了日子把宝玉和宝钗圆了房,也算替出外做江西粮道的贾政了啦心思。

京都里贾府暂时安宁了,出门在外的贾政却还是不能如意。先是他不合时宜,和手下人离心离德。这事说到底,还是因为贾政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只是皇上在他父亲死时,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额外赐了他一个主事,令其入部习学并做了官。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的弊端就是,使得贾政徒有虚表读了些死书,没有真本事。就拿这次做外官来说,先是要两袖清风秉公办理公事,结果手下的人没有油水可捞走的走罢工的罢工,最后只得容忍手下李十儿贪/污腐/败,很好的诠释了贾政就是假正!和他在家里时,放手不管家事,任由贾琏纵容贾芹等人徇私舞弊相对应,既符合贾政的没能力的个性又为后来贾家获罪埋下了伏笔。

本来官做的不顺利,意外的接到了镇守海南边疆的封疆大吏周琼来信给他儿子向探春提亲,好歹算是件喜事,马上又能被另一个文件给整惊慌了。原来是他在省公馆看到关于薛蟠案的刑部文件,文件上大致意思说是薛蟠打死了张三,刑部复查发现那个县令审理的有问题,口供尸检于事实不符。重新审理,薛蟠故意杀人罪成立。这时候,贾政不是哀叹薛蟠的性命不保了,而是担心他受薛姨妈之托,跟那个县令打过招呼,贾琏又给那个县令送过一千两银子的事儿,被那个县令给供出来。他想看看刑部文件的下半部关于那个县令的处置,能不能牵连到自己,偏又没了下文。还是李十儿懂得人情世故,他帮贾政分析说是,官官相护一涉及到贪/腐/受/贿,会牵连许多人,刑部也不会往死里查,那个县令也不会承认收了银子,就是糊涂判错了案子,大不了被罢官。经过李十儿一说,贾政的心稍微安稳了些,打气精神去见节度使。

这一回,通过贾政在外做官的事事不如意,他又无能为力。作者塑造的李十儿这个文化不高的苦逼下人,却能架空贾政,替他左右逢源收拿卡要贪/污/受/贿从中获利的小人物的小机灵小聪明,来讽刺贾政书都白读了整天的一副圣贤样儿,其实是个废物。

又把李十儿和前八十回里的穷途末路,只好舔着脸进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做对比。同样是两个穷苦的底层人,同样因为贾氏一族获利,最困难关头李十儿不如刘姥姥能出手救巧姐,紧扣本书的主题,为女子立传。

(本回解读完)

2022年6月1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主题

6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74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20: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弦外音儿——《红楼梦》第一百回解读

原回目【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

到底是母子连心,儿子再不济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薛姨妈得到信儿,薛蟠杀人罪名成立:她不是向贾政似的先考虑自己在薛蟠案里托过那个县令,能否被牵连影响了自己的前程;也不像薛蟠的大小老婆金桂宝蟾那样破罐子破摔打起小叔子薛蝌的主意。她心疼儿子日夜啼哭。

宝钗回家劝说,她先说是【哥哥本来没造化。承受了祖父这些家业,就该安安顿顿 的守着过日子。在南边已经闹的不像样,便是香菱那件事情就了不得,因为仗着亲 戚们的势力,花了些银钱,这算白打死了一个公子。哥哥就该改过,做起正经人来, 也该奉养母亲才是,不想进了京仍是这样。妈妈为他不知受了多少气,哭掉了多少 眼泪。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 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去。真正俗语说的,‘冤家路儿狭’,不多几天 就闹出人命来了!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 拜四的谋干。无奈命里应该,也算自作自受。大凡养儿女是为着老来有靠,便是小 户人家,还要挣一碗饭养活母亲,那里有将现成的闹光了,反害的老人家哭的死去 活来的?不是我说,哥哥的这样行为,不是儿子,竟是个冤家对头。 】

宝钗的这段话,单听句句是劝说母亲:哥哥不肖是天意,您老要明白他不是儿子是个冤家。其实是把《红楼梦》第四回里的漏洞给了交代。大家还记得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里,有个细节,就是黛玉都进了贾府,陪同她来的她的老师贾雨村都当上了应天府尹,而在一年前就进京的薛家母子母女还没到京城。当时,我读这个细节的时候想,这个幸亏是在前八十回,要是在后四十回还不知要遭到多少口水来攻击因是续书时间线混乱呢。

解读本回,读到宝钗的这几句话,使我茅塞顿开,原来薛蟠第一次打死人,也不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是仗着亲戚的势力摆平的。这个势力,当然就是王家和贾家尤其是贾家。贾政推荐贾雨村,那么多地方不去,偏偏去审理冯渊案的应天府,这不是明摆着要贾雨村徇私舞弊?在第四回里,没有那个门子给贾雨村提醒,贾雨村调查到了薛蟠的背景,因贾政的关系也得高抬贵手。原来,薛蟠早就要进京是不假,要不是没有遇到香菱打死了冯渊,他不会那么早进京。也就是说,薛家打死了人,以送妹妹宝钗进京选秀为名只是为了躲避官司面子上好看。但是,这件事要不找个可靠的人帮忙摆平,薛蟠就是进了京也是罪责难逃,所以,薛家一行人,就路上耽搁了一年多。直到黛玉都进了京进了贾府见到了宝玉了,薛家人还没敢进京。在贾雨村乱判了冯渊案,写信给了贾政报平安后,薛家人才正式进京,这也就造成了林妹妹比宝姐姐先接触到贾宝玉。听话不听弦外之音,也就不能把这一回和第四回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能体会到120回是全璧是一个作者了。

宝钗说完了哥哥的不是,又接着说【 我看见妈妈这 样,那里放得下心!他虽说是傻,也不肯叫我回去。前儿老爷打发人回来说,看见 京报,唬的了不得,所以才叫人来打点的。我想哥哥闹了事,担心的人也不少。幸 亏我还是在跟前的一样,若是离乡调远,听见了这个信,只怕我想妈妈也就想杀了。 我求妈妈暂且养养神,趁哥哥的活口现在,问问各处的帐目。人家该咱们的,咱们 该人家的,亦该请个旧伙计来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这段话的弦外之音就是,宝钗对嫁给宝玉是知足和乐意的。那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假,这个父母之命里,也包含着有开明或者宠爱孩子的父母也是能体察孩子的意愿来满足和成全子女的。网友时髦先生和江渚叟两个人,有一个争论就是宝钗的婚事到底是谁说了算?我同意江渚叟的观点,因薛家的父亲早逝薛蟠又不争气,宝钗心疼母亲参与到了家务事里,她在薛家是有一定话语权的,而且能左右得了薛姨妈。她有个母亲,能说说心里话,必要时候出来为自己做主,这点是黛玉求之不得的。所以,表面上看是薛姨妈和贾母王夫人订下了婚事,背地里母女没有这个默契,薛姨妈也是不轻易答应的,就是这样,薛姨妈还是要回家征求一下女儿的意见,别看宝钗嘴上埋怨母亲糊涂,这种事儿哪能由子女说的算,心里却是一百个乐意和高兴的。尤其那句【若是离乡调远】这几个字,不仅是宝钗揽镜自照为嫁给宝玉离家近,母女能互相关照的知足,更是衬托即将远嫁的探春的悲催。

说到探春的婚事,也是前八十回读者心中的刺。他们根据探春的判词,各种探轶安排探春的结局,本人不才,也写过一部十三万多字的小说《淡马锡的公主们》,就是把探春编排嫁到了今新加坡生了四个女儿,二十年后,这四位公主姚芳向芳党芳念芳(遥想当年效仿原应叹息)来天/朝访问所引出的一系列故事。本人是120回是全璧的忠实支持者,也有编排玩的兴趣,更何况是那些前八十回读者了。但是,探春的判词在那里摆着: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也就是指探春再聪明伶俐有才有干,遇到了贾家走下坡路也是没办法,逃脱不了远嫁千里之外的命运。有人会说,远嫁既然是件悲伤的事,后四十回怎么没写出悲剧效果?仅在第九十九回里,插叙了一嘴贾政收到了海疆大吏周琼的提亲信,接着本回就是贾母王夫人等接到贾政的书信,告知了给探春定了亲,并要求家里把探春送到江西贾政做官那里,再从那里去海南。

如果,听话不会听弦外之音,这两回关于探春的婚事确实写的潦草。甚至觉得这门亲事,只是为了突出宝玉的性格,重视女孩子,希望青春不老姐姐妹妹永不散场,和突出宝钗的在婚后对宝玉的规劝。可是,你要是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连在一起,当成一个全璧读,就会发现在迎春的婚事上,做为叔叔的贾政,已经很谨慎和负责,几次提醒贾赦,孙家不行,反对迎春嫁给孙绍祖。可以得出贾政连侄女的婚事都那么上心,轮到自己的爱女探春的婚事,他会那么草率和不重视吗?所以,书里提到周琼和他儿子一年多以前在京城里,就知道贾政有个女儿探春了,那时没有定下两个孩子的亲事,可见周家和周家的公子并没有入了贾政的眼,或者是周家够不上贾家。可是,到了如今周琼升为一方封疆大吏,家世背景提高了。而贾家最高地位者元春贵妃薨了,目前就是靠贾政这个江西粮道来给百年世家撑着面子。这就是说明,探春的婚事不仅是探春的悲哀,是整个贾家到了末世的悲哀——一个原本没有贾家背景显赫的人家,现在也觉得两家门当户对敢来提亲了。

刚开始,贾政对这门亲事的态度是在考虑要不要同意和告诉家里。可是,他当官当的很失败没有建树,放纵了手下李十儿贪/污腐/败,他的顶头上司是周琼家的亲戚。那个上司请贾政去家里,专门又提到了探春的婚事,这里的弦外之音再明显不过了——贾政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他和他手下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上司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贾政不得不把这门亲事写信告诉了家里。

家里,王夫人不是探春亲娘,她才不会去考虑探春远嫁后思不思乡和幸不幸福。贾母老了,就是疼爱孙女只是在嫁妆上重视,也没有能力去考察周家的家风和人品等了,只能信任儿子贾政了。赵姨娘倒是探春亲妈,可是母女俩个之间有隔阂,她巴不得探春离开家,不再“挤兑”她和贾环。

只有宝玉,真心的不舍这个妹妹!可是他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自主,又有什么能力去帮助探春呢?倒是探春反过来,告诉他关于林黛玉离世那天晚上的确实有非同寻常的音乐。这里的弦外之音本人先卖个关子,在日后探春回来探亲时再做说明。

本回薛家彻底破产,家里夏金桂宝蟾还设计勾引薛蝌被香菱给冲散了,也因此埋下了祸根。就是薛家这么衰败了,宝钗还以自己嫁的近能随时看到知道母亲的状况,来影射探春远嫁的不利。可见日边红杏倚云栽——这句探春的杏花花签,也不是称心如意。虽然周家的儿子,在贾政眼里也是英俊潇洒,虎父无犬子爹是英雄儿好汉,那公子日后也错不了,符合了杏花花签“得贵婿”的签意。偏远之地,就算日后周家公子能成为王爷,探春能成为王妃,都弥补不了此时贾府家道中落,她要远嫁的这份离别之情的哀愁。

(本回完)

2022.7.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赏析评论

赏析评论

订阅| 关注 (1)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0今日 1020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