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
一载铸成桃李缘,
百年难忘栽培恩。
甘霖汗血育苗木,
水有源泉树有根。
今天,是我爱妻去世两年的忌日。为此,我一直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与思念之中;但是,尤其使我无法忘怀的却是两年前陪伴亡妻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期间,恩师尹文武先生与同窗学友、兄弟姐妹对我们夫妻俩深情关怀和爱护的往事。
我老伴出生于一个糖尿病家族基因遗传家庭。这是一种目前世上尚无根治的特殊病。她上辈血脉中没有任何人活过七十岁。在她这辈中,兄弟姐妹五个就有姐、弟两人未满三十岁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老伴也是三十岁就出现了糖尿病的严重症状。
两年前的正月初八,老伴因病情突变、万分危急而被送到邵阳市中心医院重病监护室抢救。在监护室外的走廊座椅上,我一个人守望了一周,正火烧眉毛一样焦急地等待又忧愁无法交齐医疗保证押金的时侯,突然电话响起,我连忙接听。
“喂,您好。您谁?”
“喂,你是杜新育吗?”
我从第一句话的声音马上听出是恩师、原邵阳市委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尹文武老师的声音,于是马上恭敬地回答: “是的,您是尹老师?您好啊!”
“好、好。听说你爱人来邵阳住院了?”
“是啊。我爱人病情很危急,来邵阳住院几天了。”
“你老伴长期有病,这次住院一定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吗?”
“谢谢老师您关心。我没什么困难,只是她一直在重病监护室抢救,我守在门外很着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你在中心医院吧?请告诉我在哪科哪个病室?我想来看望一下”。
“老师: 谢谢您。目前正处于新冠大暴发期,这里是全市重要定点防治医院,非病人及家属严禁出入。您这么大年纪了,天气又这么冷,千万别来。”
“听说你老伴病情万分危险,我应该来看望她的。”
“老师:我领了您的心意。您千万别来医院。这里有很多新冠病患者及可疑人,很危险啊。”
“你告诉我是哪个病室,我一定要来!”
“老师,我老伴正在监护室,您来了也看不到人呢。”
“这肯定要花很多钱嘛,我送点钱来表示我的关心,你別推辞。”
“老师: 您太关心学生了。我不缺钱啊。您如果来送钱,我就要转院到湘雅去了。”
……
放下手机不到两个小时,我的微信钱包接连接到好几个红包(我在手机上下载了自动抢红包软件)。打开一看,原来是尹老师的妻侄女、我女儿的干妈发过来的,屏面上并说明是为她姑父尹老师转发过来的爱心。
接到红包,我好生感动,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想尹老师当年是我在双峰八中读初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事隔几十年了,他老人家还是如此热心关注着我的一切。我一遇困难,他竟马上就知道了情况,而且还说要在疫情猖獗村村、巷巷封关,出门就处处危险的重要关键时刻来医院看望;作为他的学生,我怎承当得起?当年,我在他教的双峰八中十四班读书。他非常喜欢我这个爱动脑筋、有点小聪明的学生,常常将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宣读,并张贴在墙壁上。这对我和同学们的读书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鞭策和鼓励作用,特别影响了我对文学艺术有强烈兴趣一辈子。我至今还记得的是他的“上头屋里三娘唧,下头屋里四婶唧...”的充满风趣、幽默的排比句子对我启发极大,使我在后来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发奋努力,业余创作了不少曲艺、歌词、剧本。这些作品,在学校排练演出,丰富了学校的教学生活。我(作词)与罗冠老师(作曲)合作的《我为人民修水库》被人们传唱,还在一文艺刋上发表,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当时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水利的斗志。以后,我因此而自然而然地被聘为邵阳地区的业余文学艺术创作会员、《湖南日报》业余通讯员。七七年恢复高考时,(我已超龄,并且离开文化、教育系统四年了),但因为我的作品而作为特殊人才被中央戏剧学院文学剧本专业初录(我作为在职工作人员能带工资就读,但单位以我不满五年工龄为由拒绝发介绍信而致无法赴京面试作罢)。本世纪2012年开始,我在微博、QQ,微信上先后创作诗词、诗评数百首。网上诗友、粉丝达两万多人。我曾被多家全国性诗会、诗社邀聘为编委、评委(都被我一一婉拒)。很多诗友及朋友劝我收集刋发成集(我无意于名利,都表示谢绝)。我虽未听劝付刋,但也觉得虽属业余之作,难免缺乏精华,却也感觉生平无憾无悔于恩师的谆谆教诲,使得我退休前后都一步有一个脚印。
尹老师当年使我刻骨铭心的言传身教,是我一生的学习、工作的示范和榜样,使我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从而到老也无憾无愧。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被作为人才引进央企工作,调入了邵阳市。我怕影响身为邵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的尹老师的正常工作,从没有去他办公室找过他,也很少去他家里拜访,但他因我在邵阳,便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却更是关注和爱护,甚至在我为了照顾多病缠身的妻子和独生女不得不提前内退之后,还来单位询问我的工作情况。甚至退休多年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和体贴我和我的家庭。这份师生之间的深情厚意,使我刻骨铭心,感恩不已。
在这仅几天时间里,尹老师对我夫妻的关爱,象春风吹来,传遍了坊间。我的初、高中同窗学友,亲朋戚友,一个个纷纷伸出温暖的友谊之手,向我汇入钱款。我怀着感恩之心,马上向医院交齐了早已催讨的医疗费保证金。我决心全力以赴陪伴妻子早痊愈早出院,以安恩师与诸亲友的关注。
东风常阻玉门关,人生坎坷多磨难。一周后,我老伴终于从重病监护室出来了。医师说,老伴的病属基因遗传所致,其抢救成功率仍然为零。我坚持请求他们继续抢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于是,医院每天为老伴下达的各种仪器设备检查不完不了。这种检查及血液透析,都需要从担架上下搬动转移。由于长时间没有睡眠,又在监护室外感受风寒,致我腰酸背痛、头昏脑涨、四肢无力、举步维艰,根本无法承受经常搬动的重体力劳动。我独生女是五级伤残,更且不堪承担。再则,女儿作为一个医师,在疫病猖狂期间根本不能离开岗位。这个节点上,又无论怎样的高价也请不到保姆和护工。这一情况,使我感觉到独立难支、孤掌难鸣、不知所以。
正当左右为难之时,尹老师又到处托熟人给医院打了招呼。于是每当需要移动的时候,科室医护人员纷纷主动出面帮忙,替我度过了无能为力的步步难关。为此,我常激情难忍,独自泗泪横流……
世事无常,天意难违。生命有限,客观规律总是与主观愿望背道而驰。老伴毕竟无药可救,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尽管我跪地不起,拜求医师再三以各种方法尽力抢救,老伴还是在两年前的今天早晨六时八分因油尽灯熄再无心跳与呼吸,安然闭目离世。此时,我悲伤已极,不停地拍胸顿足,翻滚号哭、泪洗衣衫,但再怎样千呼万唤也喊她不回了!……
老伴火化时,尹老师又和几十个同学及家人亲友汇来无数奠仪,使得亡妻的丧事顺利完成。
呜呼,老伴走了,一去不复回;哀哉,现实无法规避。
但是恩师的谆谆教诲,和恩师以及同窗学友、兄弟姐妹、诸位亲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深深的爱意,却永远也不会白废。我将会刻骨铭心,牢牢惦记;也会尽有生之年奋发努力,将这情与爱的种子散播于华夏大地,并且一代又一代向下传递!
时隔两年的今天,我情关难度;于是,回到老家堂屋,在亡妻的遗像灵位下,默默祈祷于天地:
一愿老伴来生再无病痛。
二愿活雷锋、恩师尹文武先生及具有大爱无疆之心的曾经在大灾大难之时给予我无私支持和援助的同窗学友、兄弟姐妹们身心健康,生活快乐、幸福。但愿恩师与亲人们再活五百年!
写于二0二二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
作者简介:杜新育,男,1950.11.26生于双峰三塘镇大马冲柳界堂(一个世代书馨门第),网名《落魄书生》、《剑胆琴心》;初中毕业于双峰八中十四班,高中毕业于双峰二中;退休前为优秀企业管理人,曾先后担任过两个工厂的厂长。
|
|